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道的规则:有以为利,无以为用,道动为反,道用为弱
userphoto

2022.06.01 辽宁

关注

道德经分篇第二之:总结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是造物主,自本自根,不被创造,永恒不变。

道生化出“无”,可以被我们认知为:“无形的力量”;

“无”又生出“有”,被我们认知为“有形的实体”;

万物依托“有”,在“无形的力量”加持下,产生、变化、发展。

“有”和“无”只是为了方便认知,而勉强区分的,实际上,道与万物混而为一。

“有”和“无”可以相互生成、转化。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形的实体是事物得以形成的依据和条件。

而无形的价值才是事物根本的功用所在。

空间、能力、力量、功用、价值、意识等都是事物“无形”的一面;

与之相对的是:围合空间的实物、产生能力的知识、拥有力量的实物,任何实际的器物,任何事情的本身,生物肉体等等。

有和无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可自行分析。

反者道之动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必经四个过程:出生,茁壮,衰老,死亡。循环往复。

正反相依:永远相对出现,而且必然出现。没有善,就没有恶。

正反互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反可彰正: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以反求正: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人趋利避害,趋害避利者,反己之道,而顺众人之道,所以为众人之首,反得其利。

天道就是如此神奇。大智若愚。

弱者道之用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非不有,不恃,不宰,乃用实有似无之“无有之柔弱”牵引,实现有、恃、宰。

画地为牢,而人不能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是而已。勿想太多,做好眼下事,即是修道。天道虽无亲,但常与善人。

天下莫柔弱于水,以其无以易之。
无法改变他,就无法消灭他。
强易折,易于改变,就易于消灭。
所以,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人之柔弱,在于能包容人所不能忍,以其无以易之,让人无法对付。
内以刚强,而外居柔弱更佳。以绵柔之力,渗透无间之坚。
人际关系中柔弱的功用,亦来自于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第四十章读书笔记
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最短的一章,却蕴含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无限信息
《易 传上》译文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