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了襄渝情之六——请在旬阳的山水间等我(简略版)

引子


听说旬阳很美,

从未去过,

不忍去。

别人眼里的浪漫,

我心里的悲伤。

知道蜀河镇,

据说是古蜀国的都城,

路过而没有进去,

因为不忍。

不过,铁四十七团的老兵们可以去看看,

很多老兵,修好了襄渝线,

却没有机会去看看古老的蜀河镇。

铁十师医院的老兵们可以去看看,

第一个烈士墓是你们给安葬的,

据说那儿新的烈士陵园非常壮观。

旬阳,有悠久的历史,

多只红军部队在那里征战。

旬阳,有光荣的历史,

为了襄渝线,

旬阳儿女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去看看,去看看吧,

看看今日美丽的新城。


因为看了一个视频《我在旬阳等你》,介绍了旬阳县和蜀河镇美丽的风光,触景生情写了这首小诗发到朋友圈里。却不料, 这首小诗被47团的上海籍老兵们看到后,他们倡议,去旬阳看看,邀请我一起同去。真是好感动!我一直想知道大哥牺牲的确切地点,他们的连队,他们打过的隧道,都是我想亲临现场看一看的。实际上是这些老兵读懂了我的心,特意陪我走一趟!


老兵们都是年近七旬的人了,心脏病,高血压各种疾病缠身,或有孙辈要照顾。但是啥困难都挡不住老兵们再次集结的激动心情!


说去就去,当过兵的人办事就是利索,上海七位老兵分分钟就把火车票买好了。

2018年10月14日下午,我们一行12人分别从北京,上海,成都,宝鸡到达了中国天然太极城旬阳。


旬阳县沙沟小学的李启兴校长在旬阳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稍作休息,立即赶往旬阳最佳观景台,俯瞰旬阳全景。


果然,一条洵河弯弯曲曲将旬阳绕成了一副太极八卦图,然后与汉江汇合,浩荡东去!


面对我们的这座半岛后方的高山上,隐约可以看到一座纪念碑,那里就是旬阳烈士陵园!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李校长就带领我们乘坐太极之星旅行社的汽车上山了。


去往烈士陵园的山路比较窄,弯道多,角度小,对司机的驾驶水平真是一个考验!


旬阳县民政局优抚股的张南山股长,早早就在烈士陵园门口等待着我们了!


此前,上海的七位47团一营的战友,宝鸡的女学兵夫妇,沙沟小学的李校长以及旬阳民政局的张股长,我们都是从未见过面,这次是第一次见面认识,就受到这样热情的接待非常非常感动!


旬阳县民政局的张股长在给我们讲解。

午饭后,我们分乘两车到达了蜀河镇。


越过这个牌坊就进入蜀河古镇了。


第四次去襄渝线曾经在这个牌坊下买过香烛,但是没有进到镇里。


过去陕南山区没有公路,全靠汉江航运,蜀河镇被称为“小汉口”,是汉江上的商贾重镇。


襄渝线建设的时候,铁道兵的部队,学兵连队,民兵连队都要到这里买粮食和生活用品,当年曾经盛况空前。


47团卫生队就在这里。我的大哥最后送到这里抢救,这里是见证他生命最后的地方!

多数老兵都没有来过蜀河镇,他们熟悉的就是自己的连队和工地附近。即便老兵张洪礼来过这里,也就是在岸边的小街上买点儿东西,连队有纪律不能走远了。


据老兵回忆,当年靠蜀河的岸边都是河滩地。如今这里建设成了仿古风格的商业街。


新街道后面的小街生意红火。

即便当年来过蜀河镇的老兵也没有机会深入过小镇,不知道原来这里还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

杨泗庙,相当于船工行业会馆。杨泗,相当于船神。同时这里又有相当于船务的税务所和船业保险公司的功能!😄

杨泗庙的外面,就是蜀河入汉江的入水口。过去这里滩多水险,行船至此,常有险情,所以兴建了杨泗庙。


站在杨泗庙门前眺望蜀河对岸,那栋红色的楼房所处的位置——据说就是原47团卫生队。嗨,那个让我不忍的地方!

下了杨泗庙的高台阶,出了这个城门,就是汉江边。

这是过去的老码头,对岸的铁道兵就是从这个码头上岸。喔!我多么不忍,也要继续讲下去!

站在老码头陡峭的岸边,向对岸看!


以我为坐标,我的头前面有一丛树。那里就是原铁47团五连驻地,向我身后的方向是学兵连和民兵连。


过去对岸是荒山,铁道兵来了以后,盖了一溜儿的营房,很是热闹了几年。铁道兵走后又归于平静。这些年富裕起来的百姓盖起来了那么多的楼房!


五连驻地下面的河滩,就是当年对岸的码头。我的脚下就是蜀河镇的码头。


1970年11月的那一日,战友们抱起我身负重伤的大哥,用担架抬着,从对岸的码头过渡到蜀河镇我脚下的码头。


我在追寻着大哥生命最后的轨迹!非常痛心,他还没有机会看看近在咫尺的,历史悠久的,美丽的蜀河镇,就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再回望一眼汉江吧!替大哥看一眼吧!如果他活到今天,如果他能够和我们一起同行,该是多么高兴!

过了汉江的渡口,他们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卫生队,还得抬着担架继续前进。


下面这个停车场,现在许多大妈在跳广场舞,当年这里是一片河滩。


战友们还要抬着担架,走过这一大片河滩,才能到达蜀河边。

第二天一大早,蜀河小镇静悄悄。我趁早来到河边,这里就是蜀河入汉江的入河口。蜀河对岸才是卫生队。

战友们抬着担架涉水过河。走到河中间的时候,战友们听到了大哥的一声呻吟,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呻吟!


还有比这更痛心的呻吟吗?还有比这更痛心的河水吗?

这是沙沟烈士陵园早期照片。


沙沟小学的小朋友们给烈士扫墓,解放军叔叔正在讲解。


时间大约在1974年,可以看出当时烈士陵园还没有完全建好,边坡还没有修好,有的烈士墓碑是水泥的有的烈士墓碑是木头的,公路便道还没有修通,还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羊肠小道。


参加扫墓的胡正强同学当时还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今已经是沙沟小学高年资教师了。

到了沙沟烈士陵园。


1974年,铁47团以及所配属的西安、宝鸡的学兵连队和平利县民兵团的烈士们从各个散落的临时安葬地统一迁葬到了沙沟烈士陵园和蜀河烈士陵园。大约十年后,旬阳县民政局优抚股的张股长(也是一位退伍军人)亲自设计了沙沟烈士陵园新的纪念碑,就是照片中的这个。以后旬阳县的各个烈士陵园都采用了这样的新的纪念碑。碑后面的碑文是原部队的碑文,落款换成了旬阳县民政局。这样,就表示旬阳县民政局正式接管了各个烈士陵园!


在此,我们要向旬阳县民政局,向张南山同志表示感谢!

纪念碑后面的碑文。


碑文如下:


“一九七零年三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八四七部队奉命挺进陕西山区与我省人民组成的万余民兵、学兵一道,光荣地参加了襄渝铁路的修建。襄渝沿线,高山深谷,急流多滩,地形险峻,地质复杂。英雄的筑路大军,顶寒冒暑,夜以继日,凿山劈岭,越谷跨沟,在改天换地的宏伟战斗中,涌现出英雄万千。以王民宇等四十九名同志怀着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紧急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挺身而出,光荣献身。他们的业绩永世记载,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发扬革命烈士忘我牺牲精神,教育人民为保卫祖国和建设英勇奋斗,旬阳县民政局于二零零六年八月修碑撰文以示永念

旬阳县民政局

二零零六年八月一日”


碑文中提到的王民宇烈士就是我的大哥。

战友们凝神仰望。

2013年,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将全国范围内的散在的烈士墓地统一归集管理的文件要求,旬阳县将境内的各个烈士陵园归集到了旬阳。


沙沟烈士陵园的烈士们已经迁往旬阳烈士陵园,沙沟小学的胡正强老师和何道彩老师带领着沙沟百姓把大哥的墓碑又立起来了!


大哥墓前的这棵柏树,是1986年六月初我来扫墓时,特意请沙沟一个小旅店的女老板带来两个民工帮助我种下的。一晃32年过去,长大了。

喔!到了羊子沟,老兵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当年难得的一小块平地,是一营放电影的地方,盖起了两栋民居楼房。


穿过两栋楼间陡峭的阶梯,后面就是三连的营地了。


余宝根老兵回忆:那些年我们革命加拼命,为祖国三线建设贡献着力量。1969年入伍的我们这些从上海学校走来的新兵也是挺拼命的,遇上隧道塌方大家都扛着大圆木,左右手各夹着100斤重的水泥直往洞里钻,那顾得上死活!为的是要支撑起塌方的隧道,阻止继续塌方,当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

但我们在紧张的战斗中也有轻松活泼的时候。在这里,就是原来的一连操场上(现在老百姓已经盖起了房子),当年是个蓝球场。我是个蓝球爱好者,记得当时每一二天都要进行连队间的友谊比赛,看比赛的战士还真不少,真热闹。


现在沙沟小学的操场也是我们当年看电影,开营部大会的地方。每个连大家拉歌,好不热闹。


我对音乐没天斌,不好意思说我初中毕业时音乐还不及格呢。当时刘副连长要我教三连战士唱革命样板戏,连歌都不会唱的我怎能做老师呢?唉!怎么说部队是锻练人的地方呢?我硬着头皮真的人生第一次当上了教唱样板戏的小老师,几个月下来大家学会了好几个段子。想不到还挺好听的!


听了余老兵的故事,是不是能够体会到部队就是一所大学校,真能把大城市的没有吃过苦的学生锻炼成为能文能武的战士!

脚下这些陡峭的石阶,都是1970年6月第一批从西安步行七天进入羊子沟的老兵们从石板沟背来的石头一级一级砌成的。


所有从汉江边一直到山顶的石阶都是他们非常辛苦的从山上采石,背回,砌就!多少辛苦,多少劳累!董学忠老兵最有感触。为了把石板背回来,还有战友牺牲的!

这样一小块平地上,就是三连一排的帐篷。我的大哥生前就住在这里。


1973年暑假,我和母亲第一次来到连队,大哥已经牺牲两年多了。是刘副连长接待了我们,领着我们进到一排的帐篷,里面是两排大通铺。刘副连长给我们介绍了大哥的铺位。大哥的同班战友覃坤友也在旁边,他多年后还能记起我。

这条公路前几年已经硬化,过去是沙石路。


当年大哥他们进来的时候,没有公路,于是先要修筑公路便道,就是这条公路。


现在还能看到相当险峻,怪石嶙峋,还有石缝形成,随时可能塌方。


1970年10月的一天,张洪礼的哥哥张洪根正在这附近低着头挖一个大炮眼。忽然有战友发现,山上的羊踩落了一块石头正往下落,急忙大喊:快让开!石头落下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张洪根闻声刚一抬头,那块石头落了下来,砸在颈动脉上,鲜血喷涌而出!刘副连长抱着张洪根,急忙用手堵住伤口,止不住,无法止住!嗨!

当年刘副连长领着我们,向大哥牺牲的地点走去。路过了这里。我指着这个洞好奇的问:这是什么?


刘副连长说:这是横导坑。


横导坑?我很诧异:唉?导坑怎么是横的呢?


刘副连长解释说:要打平行导坑就先要打横道坑,然后再打主导坑。还有什么上导坑,下导坑。听得我云里雾里。


过了横导坑不远,就是大哥牺牲的地方了。刘副连长介绍了牺牲时候的情况。


多年以后,董学忠老兵才告诉我,你大哥不是第一个牺牲的,第一个牺牲的是张洪根。


张洪根烈士的妈妈到部队看完牺牲的大儿子之后,又于次年,1972年把年仅15岁的小儿子张洪礼也送到三连当兵,扛起了张洪根的同一支枪。

从大哥牺牲的地点继续向东。转过几个弯就来到一个熟悉的坡地,如今这里坡地已经取平,盖起了两栋楼房。


我觉得这就是大哥牺牲后的临时安葬地。1973年暑假,刘副连长领着我和妈妈来到一个陡峭的坡地,这里散落着一些坟墓,其中就有大哥的坟墓。


是一个比较小的土丘,前面立着一个不大的木头牌子,上面写着大哥王民宇的名字。木头牌子已经从中裂成了两半!刘副连长解释说:这里是一个滑坡,正在缓慢滑动,所以木牌裂了。这是一个临时墓地,以后会建成新的烈士陵园,会把烈士墓全部迁移过去。


我观察其他的烈士墓,一般战士的墓都是一个小土丘,一个木头牌子。有一些砌得很好很大的水泥墓,水泥板的墓碑,都是学兵的。当时感觉学兵们很团结,彼此之间感情很深厚。


董学忠老兵和我一起上了这个坡地,一起回忆,也认为这里就是当年大哥的临时安葬地。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沙沟烈士陵园建成,大哥以及其他烈士一共49人的墓迁到了沙沟,是他们的第一次搬家。


那么,这里是什么地名呢?询问楼房的主人,说这里就是石板沟。


石板沟?大名鼎鼎的石板沟,当年战士们历经艰险在这里采石,背回连队盖屋顶,砌石梯的石板沟就在这里!


石板沟实在太陡,无法拍到高处,只能拍到眼前陡峭弯曲的山路。

第二天,10月16日,重阳节。我们从汉江对岸,从远处就能够看见石板沟的全貌了。


沟口有两栋楼房的地方,当年是坡地,如今已经取平盖楼了,好像两个把门将军把住了石板沟的大门。那两栋楼所处的位置,就是当年烈士们的临时安葬地,他们在那里最长的住了四年!

这是沙沟铁47团团部的部分住址。

这是47团二营学兵二十六连的驻地,二营七连,八连,营部就在附近,营房地势都差不多。我1973年去一营三连的时候,还是住的帐篷。

过去部队的老房子。石板屋顶。


胡正强老师回忆:


没有襄渝铁路之前,沙沟百姓很穷的。孩子们的衣服补丁摞补丁,都不穿鞋,光着脚丫子。红薯、柿子是主粮,白面馍馍是奢侈品!


铁道兵来了以后,沙沟里都是部队,一开始来没有地方住,就住在百姓家里。他家还住过解放军。解放军每天给扫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由于施工,体力消耗大,粮食不够吃,战士们饿着肚子。


于是胡正强小朋友的妈妈就用四斤红薯给战士换一斤白面馍馍(馒头)。这种互通有无,即解决了一个妈妈要给孩子们吃上奢侈的白面馍馍的愿望,战士们又用一斤白面馒头换来了四斤红薯,撑饱了肚子。


一个有些心酸的故事!

团部的老房子,如今已被废弃。


1974年,襄渝铁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铁47团的官兵就奔赴青海高原修建青藏铁路。


后续的配套收尾工程移交给了铁一师05团。


5团团部也住在原47团的地址,又盖了许多房,团卫生队也进了沙沟。于是深山里的百姓都出来在团卫生队看病,老百姓来看病都不要钱!


有一次胡正强小朋友的腿摔坏了,他姐姐领着他到卫生队。一照光,医生说:断了!断了!腿骨折了。就在团卫生队给打了石膏。


那时他和姐姐觉得好奇怪啊!怎么一照就知道断了!断了!所以他姐姐后来学医就学的是放射科,就是想知道怎么一照就知道断了断了的神奇!😄


有一次,他的小同学是部队一个连队的孩子,刚到沙沟很新奇。老乡很喜欢他,给他柿子吃。他一下子吃了很多的柿子,结果坏了,肚子疼得不得了!到卫生队一照光:胃结石!好吓人!马上就在卫生队做了手术,把结石取出来了。有惊无险!


那时候沙沟小学有不少部队的孩子,他们常常跟随父亲住大山沟,上的是山区小学,常常上个一学期,两学期,最多一年,两年,就随部队转移了。所以,那时候铁道兵的孩子学业是受到很大影响,由于缺乏连续性,到新的学校成绩跟不上,只好留级。

沙沟小学早早的就挂起了欢迎的横幅:“欢迎三线铁道兵学兵及烈士军属莅临我校指导”。

和孩子们见了面,好激动!

老兵董学忠杵着拐杖,把从上海带来的文具分发给孩子们。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老兵周月明心情激动,赋诗一首:

蜀河安康故地游,

四方战友喜相逢,

四十五年景尤在,

往事历历在眼前,

如今虽然近古稀,

不忘当年军民情。

1975年元月13日,47团正式向旬阳县民政局移交了所有烈士陵园资料。


那时候,我正在南疆铁路调往青藏铁路的途中。

那时候,我的父亲王文波担任襄渝铁路移交小组组长。他们向沿线地方政府移交了这条铁路,同时移交了所有的烈士,包括他最爱的大儿子!


半年以后,他以58岁的近花甲之年,带领铁十师最后的留守部队进入青海高原!


这些宝贵的资料在旬阳县民政局完好保存了43年,近半个世纪!


旬阳县民政局的张南山同志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2013年旬阳县境内的烈士墓归集就是他和另一位同志马主任主持完成的。404座烈士墓要从各个山头迁移,一个不能出错,要和历史资料一一对应,这个工作是繁重又要非常细心的。


在此,向旬阳县民政局和优抚股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旬阳的山水很美!美丽的山水孕育了淳朴善良的旬阳人民。


多年来淳朴善良的旬阳人民保护着所有的烈士墓。


如今,他们在美丽的山水间等待着我们,热情的帮助我们。


谢谢,旬阳的山水!谢谢!旬阳的人民!

后记


一个月之后,2018年11月11日,是中国空军节,还是中国人特有的双11购物节,半夜零点,我在京东网上抢购了一台3匹的立柜式圆柱形空调,代表我的儿子王益和另一个年轻人屈飞龙赠送给了沙沟小学。

沙沟小学的老师们写来的感谢信。


李校长微信:


王老师,您好!我们今天开会时,老师们对你们的捐赠表示谢谢,你们这种默默奉献,情系山村教育的精神感染着我们,大家将一起努力工作,不负期望。


我们彼此感谢,我要感谢沙沟小学这群爱岗敬业的老师们。是他们长期坚守山沟教书育人,把三线建设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了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宗魁 || 永载史册的宝鸡“学兵” ——纪念宝鸡学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四十八周年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烈士陵园
秦始皇终生苦求的长生不老药终现人间,久服轻身不老
魂 归 / 刘新中
出身苦,底子薄,安康的未来在哪里?
旬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