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说《论语》:先进篇(二十一)

01  

   原  文     

先进第十一

11.21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02

   释  解      

一天,老师在教导弟子君子的义所当为和道之应为时,子路问老师:“听了老师您刚刚的教导,我是否就要立即按您的教导去做呢?”老师告诉子路:“有父兄在,您怎么能听到就立即去做呢!你应该从为学阶段的笃实不懈中有所超越,从'闻而必行,唯恐又闻’的诚惶诚恐不安中转向于'尊德性’的修行实践,从父兄那里体察'仁之为人’的直道之本,把握义之当为和道之应为的随性自在啊。”不一会,冉有向老师问了同样的问题:“老师,您刚刚的教导,我要即刻去做吗?”老师说:“听到了义所当为的事,当然应该即刻去做才是啊!你应该从'道问学’的探源寻义、笃实求是中转向,转向于'尊德性’的直道随性的修行啊。” 一直在老师身旁的公西华听了老师的不同回答后,茫然不解地问老师:“刚才子路问'听了您的教导,是否要立即去做’,老师您说有父兄在;现在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您却说听到了就应该去做。对此,我感到迷惑糊涂,想请问个明白。”老师告诉尚在'道问学’修行阶段的公西华:“冉有啊,在听闻了道义之后,喜欢探源寻义、笃实求是,因而常常是行动迟缓,给人以犹豫不决退却的感觉,所以我要棒喝他,让他闻道即行,从道义直行的笃实中把握道义之本。而子路呢,在听闻了道义之后,喜欢闻之必行,勤勉而笃实,因而常常是行动迅捷,给人以激进越位兼人的感觉,所以我要棒喝他,让他闻道而思其本,从'仁之为人’的随性直道中把握道义笃厚的着力处。

03

   释  字      

退(𢓴

《说文》:𢓴:却也。一曰行迟也。从彳从日从夊。他内切。𢓇𢓴或从内。𨓤,古文从辵。

《释名》:退,坠也。

汉字“退”从彳从日从夊,会日日行迟以表示后退之意。或作𢓇,张舜徽认为,内为初文,𢓇则为后起字。内,自外而入,则退却之意而存焉。其作𢓴者,从古文之形稍变者也。太古淳朴,初民以为日乃常动之物,晨起见其自东而渐升,过中则向西而渐降,𢓴字从彳从日从夂,盖取象于日行于天。本义为后退,引申为退却、离去、返回、退还等义。

《说文》: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古甜切。

《玉篇》:兼:古甜切。并也,两也。《说文》云: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汉字“兼”,初文从又持两矢,徐中舒在《怎样研究中国古代文字》一文中说,《说文》把兼的原义讲错了。兼,金文戊父癸甗作矢形,非为禾形。越鼎及令鼎俱从二矢。诅楚文兼乃从矢之讹,是为《说文》篆字之所本。《说文》原义误,两矢同发,乃谓之兼。唐兰认为,从又持两禾和从又持两矢都是兼字。《礼仪·乡射礼》“兼诸弣”,注:“并矢於弣。”在渔猎社会里,弋射是生产方式之一,挟两矢以备射是常事。由于从两禾的兼和从两矢的兼,声义全同,字形也差不多,后世又不大明瞭兼挟两矢的意义,所以从两矢的兼字就被废止而专用从两禾的兼了。本义为两矢同发,同时并有二禾。引申指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泛指同时涉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行为或事物。又引申指吞并,合并。用作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并且。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笃诚”不同面向的辨析,教导弟子“善人之道”是君子“尊德性”的随性顺道,显现的是从容自在不逾矩的笃诚庄重;色庄者行事处世只能专注于礼仪的教条规范而缺少随性自在,呈现的是“道问学”阶段所特有的重学“令色”的外表容貌庄重。期望弟子在达成“道问学”格物穷理和博约境界后,自觉主动地转向于“尊德性”的存心养性,以达成随性顺道、从容自在不逾矩的笃诚庄重的君子境界。本章通过老师对子路和冉有之问的进和退不同回答,期望弟子能够从存心养性“尊德性”的随性顺道中体悟从道的“当为”和“不当为”,从而把握“从先进”仁德修行的进退之直道。

一天,老师在教导弟子君子的义所当为和道之应为时,子路问老师:“听了老师您刚刚的教导,我是否就要立即按您的教导去做呢?”老师告诉子路:“有父兄在,您怎么能听到就立即去做呢!你应该从为学阶段的笃实不懈中有所超越,从'闻而必行,唯恐又闻’的诚惶诚恐不安中转向于'尊德性’的修行实践,从父兄那里体察'仁之为人’的直道之本,把握义之当为和道之应为的随性自在啊。”不一会,冉有向老师问了同样的问题:“老师,您刚刚的教导,我要即刻去做吗?”老师说:“听到了义所当为的事,当然应该即刻去做才是啊!你应该从'道问学’的探源寻义、笃实求是中转向,转向于'尊德性’的直道随性的修行啊。” 一直在老师身旁的公西华听了老师的不同回答后,茫然不解地问老师:“刚才子路问'听了您的教导,是否要立即去做’,老师您说有父兄在;现在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您却说听到了就应该去做。对此,我感到迷惑糊涂,想请问个明白。”老师告诉尚在'道问学’修行阶段的公西华:“冉有啊,在听闻了道义之后,喜欢探源寻义、笃实求是,因而常常是行动迟缓,给人以犹豫不决退却的感觉,所以我要棒喝他,让他闻道即行,从道义直行的笃实中把握道义之本。而子路呢,在听闻了道义之后,喜欢闻之必行,勤勉而笃实,因而常常是行动迅捷,给人以激进越位兼人的感觉,所以我要棒喝他,让他闻道而思其本,从'仁之为人’的随性直道中把握道义笃厚的着力处。”

本章需要注意孔子所言“求也退,故进之”,不是说“冉有生性迂缀,遇事退缩,不肯向前”的性格,所以教他上进一些,而是指冉有为学“探源寻义、笃实求是”的修行方法,给人以行动迟缓,犹豫不决退却的感觉。孔子告知其“道问学”时的为学方法已经不适合于其“尊德性”的为道修行。同样,“由也兼人,故退之”不是说“子路遇事勇往直前,往往凭自己的勇气要一个人去做两个人的事体”的性格特点,所以教他做事要退一步,而是指子路为学的“闻而必行,唯恐又闻”的修行方式,给人以果敢急躁,忠义率直越位的感觉。孔子告知其“道问学”时的为学方法不适合于其“尊德性”的为道修行的转向。因此,孔子对公西华的言说教导,和对子路、冉有的言说教导是在不境界中的“坎陷”言说教导,即对子路、冉有的教导是在弟子已经达成“道问学”的笃诚境界之后的教诲,而对公西华的言说教导尚处在“道问学”的学问修行境界中。对本章的解读大多提到孔子的因材施教。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已经缺少了其境界、其“坎陷”的面向,从而丢失了孔子的圣人境界和三弟子境界的高下之别,丢掉了孔子教导时的“坎陷”之面向。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对本章的按语是:“本章文意直承前章,君子问道而必能行,行才是孔门学问。只是在行之前,需要有全面的考虑。”但是其同样未能解读出其中“进退”的境界和“坎陷”所展现出的修行之面向。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论语.先进》因人施教
《论语》先进篇(二十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二十二.亦要审时度势
先进:闻斯行诸
论语连载(289)《先进篇》第22章,“子路问,闻斯行诸”
朱东:教育应当以尊重被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