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与海:不是“不能输”,而是“不服输”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最著名的一部中篇小说,是1951年在古巴写的,出版后,相继获得了1953年的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举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01小说的启示:不服输

这部小说写的是古巴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民,生活贫困,无依无靠,只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会和他聊天,帮他收拾渔具。圣地亚哥已经一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但他并未放弃,在第85天再次出海,并花了几乎三天三夜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当他返航时,遇到了逐血而来的鲨鱼群的“抢劫”,经过艰苦的拼搏,他平安回家了,但大马林鱼已只剩下一副骨架。

我们都知道,《老人与海》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已经成为人类不屈拼搏的精神的象征。

但是,我在读《老人与海》时,还是产生了一个疑问:人为什么就不能被打败呢?难道在一个设定了胜败规则的情况下,就只能有“胜”的选项吗?难道就能“不认输”吗?照我们中国有些名言说的“胜固欣然败亦喜”、“胜败乃兵家常事”,难道是中西文化不同吗?

再一想,我明白了,其实并非中西文化不同,并不是“不能败”,而是不能以“认败”作为终结;也就是说,可以输,但是,仍要争取机会里求胜。就像老渔民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按照他对捕鱼是与鱼的战斗的理解,那么可以说这期间他完全是失败者。但关键是,他在第85天出海了;我们也知道这一次他在跟鲨鱼的战斗中失败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再过几天,他仍将出海,去向大海和鱼证明他是坚强有力的战士。

这样就清楚了,海明威是要告诉我们:可以输,但不能“输不起”,而要“不服输”

02“不服输”的三个要素

不服输不是说说而已,是需要几个要素的。

一是始终充满希望。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的结尾写道: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就是说面对任何境遇,都要保持乐观,充满希望。《老人与海》里圣地亚哥这个老人,“除了一双眼睛,他浑身上下都很苍老。那双眼睛乐观而且永不言败,色彩跟大海一样。”他的眼睛是年青的,是跟大海一样清澈又无限的。他出海捕鱼,因为是孤身一人,所以常常自己对自己说话,在与鱼(先是大马林鱼,后是鲨鱼)的搏斗中,他反复提醒和告诉自己:

我能坚持住,你必须得坚持住,这是不用说的了。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我会再试一次。

我太老了,没法用棍子把鲨鱼打死,但是只要我还有桨,还有短棍,还有舵柄,我就要试一试。

“坚持住”,“再试一次”,因为转机很可能就在下一秒出现;但如果不坚持、不再试,那么转机永远不可能出现。

而当这一次失败已经不可避免时,也要努力让自己不要堕入或悔恨或懊丧或绝望的境地,我们看圣地亚哥在大马林鱼被鲨鱼们掠夺走后,是怎样调适自己的心情:

“想些开心的事,老头。”他说,“现在你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些,少了40磅,船行驶起来就更轻松了。”

现在他只注意到,没有了船边的重物,小船行驶起来那么轻巧,那么顺畅。

虽然宝贵之物得而复失不免令人心生沮意,但是有时候宝贵之物如果遇到强大的觊觎者则会变成自己的负担,这时失去未必全是坏事;这次得而复失,也意味着下次仍有失而复得的希望。

二是始终充满勇气。圣地亚哥“只梦见眼前的地方,以及沙滩上的狮子。”当他拖着被鲨鱼吃完了肉的大马林鱼的骨架回家,在睡梦里,他“正梦见狮子”——他向往、崇尚的是那种“力”。他把鱼看作是可敬的对手,在与大马林鱼的周旋中,他对鱼说,“我会誓死奉陪到底”;他告诉自己要杀死鱼,“不管它有多么伟大和荣耀”,“我要让它看看一个男子汉有多大能耐,有多少耐力。”并且关键是,“他已经证明了上千次,但这并不说明什么,现在他正在再次证明,每一次都是新的一次,而每次证明的时候,从不回想过去。”他的心里,只有“现在”,因为只想现在,他永远不会患得患失,永远鼓足了勇气。

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他也曾“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但是他马上又告诉自己,“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他决定,“同它们斗,我会一直斗到死”。

三是始终做好准备。他也跟我们大家一样,有时寄希望于运气,但是他值得我们钦佩的是,他不是被动等“运气”,而是主动争取来的:运气是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出现的,谁能认出它来呢?不过我愿意买一些,不管以什么形式,不管要多少钱。他告诉自己说:

每一天都是个崭新的日子,走运固然不错,不过我宁可保持精确,那样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每个日子都是崭新的,也就是充满希望的,都是可以有“好运气”的,但是“瞎猫碰着死耗子”式的或者“守株待兔”式的运气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只能归之偶然,而我们显然不能靠偶然生活;有的,只能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争取百分之一的机会。唯其如此,当这个百分之一的机会失去时,我们仍可能在其他百分之一的机会出来时成功捕取。

03“不服输”的典型例子:中国女排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谈起一次失败的经历,在曾经输掉一次半决赛后,主教练郎平说不能奏国歌了,但也要把国旗升起来。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名也要努力争取。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时才有,而是一直存在。有时候明知得不到冠军也竭尽全力。这是我们的女排精神,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朱婷说出了我们中国女排精神的实质。

去年在日本举办的排球世锦赛上,中国女排气势如虹,以十一场全胜拿下冠军,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女排精神”又一次冲上热搜,成为热词。几乎可以说,女排已经是“常胜将军”的代名词。但其实,女排从80年代在世界大赛勇夺五连冠开始到现在,中间也有过不少波折,甚至有连续十多年没有重量级冠军。但是中国女排似乎从来没有受到过质疑,“女排精神”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的烙印。这是为什么?因为女排精神的精髓,不是常胜,而是不服输。我们看得到女排胜利,我们也看得到女排的失利,我们更看得到,女排一直在为胜利而拼尽全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常胜。

即便运动的赛场上常胜,人生的赛场上也做不到常胜,面对最后必然的“输”而不服,拼尽力量去求胜,仿佛人生与命运碰撞出火花,这才是意义。

想要不服输,必须有精神支撑。中国女排的精神支撑是“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中国女排代表的是中国的,女排精神其实就是中国精神。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撑。朋友你怎么看呢?

我是@陈想书语,如果你喜欢这篇文字,敬请点赞,谢谢你的鼓励!如果你也有所感触,欢迎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读书,享受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与海》:值得流传一万年的好书
名著书评求一本书评,要求1.书中有关于多部文学著作的评论,评论的著作越多越好;2.每篇文章要有著作评...
书写勇气与尊严
教材解读︱麦家解读《老人与海》: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节选)
重读《老人与海》:善良或是多变?硬汉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
海明威,所谓英雄就是永不屈服和永不言败的信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