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

【题记】

什么是荒谬?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却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荒谬。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细心的教师有没有注意到,最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623日)的16《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中,明确指出——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修订和实施监测机制,完善教材管理办法。省级教育部门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并建立审议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校本课程监管,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这段话里,特别提出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境外教材的管理,提出了“原则上”与两个“严禁”、一个“不得”,旗帜鲜明,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保持高度敏感,担当了监管责任。
特别是要细细琢磨一下:为什么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
我想,或许是各种纸质化的校本课程实在泛滥,或许是某些学校忙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包装以此充当门面……以至于各种做法已经十分影响或冲淡国家课程的实施,并引导高层的重视,所以这次才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来。
其实真有无知的所谓“教育人”呢,前不久,一则网上新闻就曝光了某省一所民营小学竟然以学校课程改革为由,擅自修改国家课程——让一、二年级学生不上数学课,胆子还真不小!还好此种做法已及时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强烈制止与责令整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早就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就不仅仅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主动对接丰富充实的过程。注意,“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
诚如《纲要》所说,“国家课程”三级课程中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必要强制执行的部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则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延伸。我们把学校对深刻地、本土化地理解国家课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的过程称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它的主体是国家课程。这一定义一方面是对课程实施的概念进行逻辑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而且也是对于长期以来的课程事实进行梳理后得出的结论。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指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开发的适合本校儿童实际课程,它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它只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但不能冲淡、抵消对“国家课程”的执行。
下面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是基于上述纲领性文件而展开的

哲学家奥修说过一句话最伟大的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如果用这一隐喻来说明课程如何实施”,我觉得是最恰当不过了。我们的课程实施不正是需要创设一个适合孩子学习(脚)的课程吗(鞋)吗?
课程的推进,掀起了教育界对课程中永恒问题的思索与不息的追求。然而,由课程专家研究出了众多的课程实施策略,为什么各个学校、各位老师在实施后的效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寻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操作点。
如果,我们的“鞋”(课程)非常适合孩子的“脚”(学生学习),这时的“脚”就会处于“忘我”的作状态。反之,如果我们的“鞋”(课程)不合“脚”(学生学习),“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如果削“足”适“履”,或“缠小脚”,我们就走得不好了,或不能走路了!
著名教育学者肖川教授在他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中这样说:关于教育的表达,基本上只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思想表达的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我们的思想接近我们眼中‘真实’ 的一种途径”。
因此,这里就这一隐喻作具体阐释,以“表达”自己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些思考──
 你在为谁准备一双鞋
当然是将要施教的学生。这样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课程究竟是什么呢?它应该是我们试图要带给学生和学生最后实际经历与体验到一切──这也许是今天我们对于课程最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课程不能外在于学生,更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它应该是学生整个身心的“卷入”。试想一个“家长”连为谁买鞋都没弄清楚,他能给孩子带来满足吗?同样的道理也可用在教师为学生进行的课程准备上。
 你需要一双怎样的鞋
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一般可以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多种策略来使“鞋”变得更加完美,为孩子们所喜爱。选择什么样的“鞋”(课程),与老师的个人爱好、理念、教育习惯有关,也是某个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关;当然,这双“鞋”也要追随时代特点,跟一些“时髦”(教育潮流)。一个穷人家的“父母”绝不会为了“赶时髦”花大价钱去买一个“不合时宜的鞋”让自己的孩子“穿”的(同样一所比较贫困地区的、一些条件并不具备的老师,也不能贪大求全,去设计一些不切学校及学生实际的“课程”)。
 你的鞋能穿几年
小时候,我们听到老人这样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穿三年。课程校本化实施之后也有一个传承的问题。
如果一个教师设计或创生了一个比较好校本化的“课程”,我们当然要理由后面的再教这个年级的这个内容的教师加以利用。这样资源共享,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有的“鞋”(课程)有些不太好了(有时课程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如果无妨大碍,我们就可以“缝缝补补”(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完善)再一两年,这样做不致就造成资源浪费;如果确实已经不合本校学生的时宜了,那么是扔掉呢,还是给比你更差一些的学校呢,你也可作出选择(我们大人有经验的,自己家孩子的鞋不能穿了,就留给农村家的一个亲戚,也许能用上!他们也许如获至宝呢!)。
还有,有的“鞋(课程设计)”,它真的是特别好,特别的“精致”,我们不妨把它放到自己的“箱底”(学校的校史或档案里),作为一个时期的“典型”,作为永久的回忆与珍藏!……
以上,只是我对课程校本化实施以“鞋是否合脚”作为隐喻,基于个人的感悟作出的一些诠释。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当鞋合脚时”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本文曾发表于《苏州教育》,再有所增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漂亮但不合脚的鞋和合脚的鞋,你会选哪个?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用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新发现三部校本教材
《农村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