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戈为武

见少林寺常出外表演的武僧,一起吃饭,闲聊。听其对少林武术的理解,受益甚多!

民间有句俗语,说是“穷学文,富学武”,我的理解是学文可以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跨越,学武却可以修身养性,提高生活质量。《论语》里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人,要想提高自身修养,首先要学习文化知识,因为学“诗”,可以“兴观群怨”,从经典书籍里学到很多人文素养;然后,就要学“礼”,懂得规矩,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真正做个幸福而自由的人,需要学“乐”,真正的舒展身心,很好地表达自己。传统的“武术”也可理解为“乐”,一种身心自由的表达,这也是一个人很高的境界。

虽然出身农村,从小家里也不富裕,但干农活并不很多。读书,上学,参加工作,经常与书本为伴,没有学问,读书也不算多,却常常浸染书本,活动少,身体也不健壮。到了不惑之年,锻炼身体的方式也只有闲来走路了。所以,我很羡慕那些经常运动的人,感觉那些常运动的人,不但身体好,也阳光、积极、乐观,那些搞体育出身的人,相对于读书人,情商也高,很容易与人沟通。那些乐于运动的人,因为身体好,能吃苦,懂得合作,在他们做事时也善于决断,相对于文弱的书生而言,倒是常常心怀忧戚,优柔寡断。作为教育人,我非常希望把学校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功课列入中小学课表中,体育不仅能促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能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果敢的决断力,是一个成长中较为重要的核心素养。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登封武校是全国的一个亮点。

我不习武,但对武术较感兴趣,也很羡慕和饮佩那些精于习武之人,对于那些走南闯北传播少林功夫的武僧,很想了解一下他们对于武术的了解。

三位武僧,一位来登封已近二十年了,他说,当年来登封时,满大街都是三轮车,一元钱就可以给你拉到目的地;另两位都还小,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但也都是习武十年以上了,有一个还在英国留学,两人都曾接受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少林功夫自然了得。这三位武僧,是真正懂得少林功夫者。

他们听到我对武术的赞誉,也很高兴,说:在古时候,武术是“国术”,是人们修养身心的必备功课。他们喜欢把少林武术称为少林功夫,因为武术好像只重视表演,而功夫强调的是修为,重视的是过程。他们认为,少林功夫只是禅宗的表现形式,真正习武之人,不是莽撞的武夫,而是懂得身心和谐的人,他们常常动身不动心,通过习武让自身更为安静。

在他们去国外传播少林功夫的过程中,也经常受到过诘问,都把武术看作是争强好胜的一门技艺。他说,“武”字从古字造字看来,是由“止”和“戈”组成的,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止戈为武,武术不是用来争斗的,而是用来和平的。我对他们的理解伸出了大拇指,他们把武术提高到这种境界,真的了不起!他们接着说,说武术为了和平,并不是一味求和平,但有“戈”,有和平的资本和资格,对于一个国家,但注重国家经济社会和国防的建设,能让别人信服你,你说话才有力量。对于个人来说,得有本事和本领。但这本事和本领是用来和谐的,而不是用来争斗的,这话说得多好!

把“武术”的“武”看作止戈为武,真是了不起的认知。

懂得止戈为武,就把武术看作为一种和谐的艺术。这种和谐,用于国与国的交往,就是构建和平相处的国际新秩序。用于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应该有礼有节。用于自身,就是处理好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就如《道德经》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一个人,能够做到身心合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是我们心里想得多,行动跟不上,或者身心不一,嘴里说一套,手上做一套。习武,也是动中取静,让自己习武中感受自己在什么地方,要到哪里去,从而知行合一,身心兼修。

懂得止戈为武,就把武术当作了一种修持,一种功夫,一种表达,其最根本的东西是“禅”,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说成是“道”。我们经常所看到的一招一式,甚至于武术的修身健体功能,打恶除暴的厉害之处,都是武术的“术”的部分,是形而下的东西。真正的“功夫”在于内心的修为,是做人的品行,是通过外有的一招一式,舞台上的表演,人世间的运用来达到内心的坚定,这才是“道”的境界。真正的懂功夫的“大师”应该有一身有本领,但是只有一身好本领,而不注重内心修持的人也只能“跑江湖”,是配不上“大师”的称号的。

懂得止戈为武,才会尊重武术,敬仰武术。因为心中的道,再练起武术来,才会由内向外用力,才会很轻松快捷地掌握武术的技法与技巧。这也才算是习武的最佳途径。所以,真正的习武之人,并不是逞强好胜之辈,相反,他们比我们常人更懂得对身体的敬畏,更懂得保护自己,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英雄梦,特别是男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飞檐走壁,有一身好功夫,做一个好侠客。也因此,小小登封县城,竟有上百家习武场所,有近十万习武学生。可是,他们是否能够从习武术的一招一式中懂得武术的精髓,明白武术之道,还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这就如我们常常挂在口头的教育,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到素质教育,如何从考分到育人,如何从拳法到功夫,都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只有真正懂得止戈为武,化招式为功夫,才算真正得到了武林秘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僧不到10岁就会金钟罩铁布衫 能光头断木棍
揭秘少林寺商业帝国 产出惊人!
登封打造“世界功夫之都”
什么是“武术禅”?|微刊
释永信“绯闻”,有背景无答案(3)
中国武僧参加加拿大武术大会,外国友人直呼开挂 #少林功夫 #功夫 #少林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