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跟空城计没关系

提到空城计,人们自然会想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听众将劝阻启用马谡镇守街亭,后因马谡失误丢了街亭,诸葛亮迫不得已,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以一出空城计吓退了魏司马懿。

这里有几个疏漏必须要澄清一下,一是司马懿不可能到街亭来对阵诸葛亮,当时司马懿正在与孟达交战,不可能出现在祁山战场,事实上与诸葛亮刀兵相见的是张郃的部队;二是历史上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立即撤军回汉中,也并未施展空城计的高超手段。空城计不但是虚构的,更不是诸葛亮的首创,这不过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抄袭了古人的创意而已,中国历史上使用空城计的战例出现过很多次,最早使用空城计的,也不是诸葛亮。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率兵攻打郑国。后者兵弱,势同累卵。上卿叔詹一边请齐国派兵援救,一边施展了绝妙的空城计。他命令士兵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店铺百姓则照常经营劳作,一切与往日不得有异,更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公子元兵临城下,见对方视已为无物,甚是奇怪,再到高处眺望,隐隐见城中屋内房上埋伏着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未敢贸然攻城,而是先派细作进城打探。就在公子元犹豫不决之际,齐国已经联合了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得知三国兵到,楚军已错失攻城的良机,于是立即下令全线撤退,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命令所有营寨都保持原样,锅灶也并不收走,连军旗也一杆不动。

叔詹次日上城,发现虽然对方军营无异,但却飞鸟盘旋,认定已是空营,“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我给他们用了空城计,他们也用空城计骗了我。”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记载的使用空城计的战例,而且是敌我双方在一场战役中同时使用,并且都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西汉时,飞将军李广一次带着卫队巡查,忽然发现有千余名匈奴骑兵迎面而来,想躲避时已来不及了,手下人非常惊慌。李广说:“我们只有百余人,且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现在如果我们转身逃跑,匈奴肯会从后面追杀。如果我们安然静坐,敌人会疑心我们只是疑兵,后面定有大部队跟随,他们就不敢轻易进攻。”

他命令部下在距敌人数箭之地卸下马鞍,横躺竖卧地在草地上休息。匈奴队伍见状果然没敢轻举妄动,只是派出一名军官来试探。李广见状立即纵马上前,一箭将这名军官射死,再回归本队,若无其事地继续休息。匈奴人于是料定李广的这只部队是诱敌之军,双方对峙到天色将晚,匈奴人生怕夜幕降临后遭到伏击,慌乱撤退,李广等人得以安然返回。

安禄山的义父张守珪是唐时名将,曾有一次敌人来攻,而他手下仅有老弱病残数百人。于是他命令全体将士卸下甲胄坐在城头大吃大喝,对来范之敌视而不见,敌人怀疑城中有备,最终退兵。

三国演义中其实曾有多次使用空城计的战例,但是主角都不是诸葛亮。

赵云与曹操战于汉水。“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文聘对孙权也使过空城计。孙权围文聘于石阳,文聘无险可守,“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此外,西晋刘琨、宋元时期的萧承之、南北朝时的祖珽、北宋马知节等人,都曾经成功地运用空城计退敌。

做为中国军事典籍的瑰宝之一,《三十六计》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军事家,空城计这一万般无奈之下的奇思妙想,虽然有“竹竿打狼,两头害怕”的嫌疑,但是做为脑洞大开的补救之法,却不失为军事计谋中的巅峰之作。历史上空城计曾无数次上演,且效果都很理想,只是便宜了诸葛亮,以一出不曾用过的空城计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军事家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城计》教案
诸葛亮与司马懿斗了半辈子,但一开始就是错的
《三十六计》感悟《三十六计》25——空城计
三国时的五场“空城计”,次次都是经典但都不是诸葛亮用的
司马懿早已看透空城计,只因计中还暗藏一计,为保小命只能退兵!
股市中的诱术(2)空城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