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时期祭拜文化的特点及继承与改变
userphoto

2023.03.29 浙江

关注

     祭拜活动通常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对特定的对象来进行祭祀活动,在古代往往有天、地、神,从古代时期祭拜活动来看,本质来说是一种信仰活动,这是源自于对自然以及共生等文化理念的延申,古代时期人类最为原始的信仰往往有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这两个大的方向,而祭拜活动的开展往往也产生了各类祭祀活动,在今天,清明以及春节、端午、重阳、中元、冬至等在历史中以及现在都有祭拜相关的活动,而在祭拜文化活动中往往还会有各类祭礼和规范等。

历史中的祭拜文化
     我们来看历史 ,从早期来看,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而在历史中几乎每年的清明前后都会有对于黄帝的祭拜活动,而同为人文初祖的炎帝也是一样,可以说重视祭祀祖先,不但是民俗,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而古人也认为古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我们从古籍中去探索,《庄子》书记载,老子去世,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

    从对普通人而言,祭拜活动是人们体悟生命尊严,知恩报恩的自然情感流露,也折射出了人们对于生命的信仰,所以也具有很浓厚的民众基础和特色。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也许可以这样概括为:凡是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人或物,凡是有利于文明的保持和发展的人或物,都可以列入祭祀对象。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他说:“以豹所闻,此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是其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若夫保姓受祀,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现代的祭拜活动
   在现代来看,祭拜活动一直从未停歇,殡葬祭拜活动也是传统文化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这也是对于过世的逝者来说较好的归宿。在《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意思是说,祭祀“自中出生于心”,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认识、情感作基础,这正是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之义,也体现了孟子礼仪要“尽于人心”的意思。这些说明心祭重于行祭。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

祭拜活动的现代演变
   可以说我国丧葬习俗中祭拜文化由来已久,可以说祭拜习俗和殡葬文化是社会习俗和文化的一部分。在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类也在走向文明,殡葬祭礼以及祭拜活动可以说是人们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在祭拜文化和形式的发展上到了现在,除了可以在线下墓地进行祭扫活动之外,在随着绿色祭扫观念的普及以及文明祭扫开展的深入人心,不少祭拜活动也开始慢慢的向互联网发展,在现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的现代,不少在祭扫大日子需要出行祭扫而因为各类原因不能到达陵墓现场进行祭拜活动的人们,网上祭拜已经成为了一部分人们的一种祭拜选择方式,可以说祭奠习俗因时而异,进行网上祭奠,虽然未能到达墓地实地祭扫,但仍然能够在网上进行祭拜类的活动。可以说,网络祭奠人“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等传统美德在现代科学的展现进行方式,祭扫的本义不变,心意已达。原载:(祭拜网 www.jibai.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丧事岂能无葬“礼”
粤西殡葬风俗
传统殡葬文化影响下的墓园景观设计探究
天坛的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商周 上
天坛建筑与敬天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