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月书事: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应该给你写信

关于读过的书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起初我的原则是很简单的:留着,留给孩子们。不管以后是否还有纸质书,人们是否还需要纸质书,统统留着。我总觉得,一本妈妈读过的书,留给下一代,是很温暖的。想到有一天这本书还会成为“祖母读过的书”,就更加心生感动,忍不住要自动脑补一个温馨的画面。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开始有了自己的阅读选择,比如一卷一卷买变形金刚漫画之类,我那些书,似乎一时半会儿还入不了他的法眼;孩子他爹也跟着起哄,常常抗议我买回来的书都是“文艺青年专属读物”,不适合他们男人读。看着家里逐渐成规模的书,我想,或许可以分享一部分给需要的人,把书架腾出一点空间,放他们爷俩自己选择的书。

断舍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舍弃一本自己读过的书,尤其像我还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的到处留情,每一本书都承载了一点点回忆,就更加难以割舍。

我失眠到半夜12:28分,终于把这个问题想通:断舍离吧,书是用来读的。

5月刚刚度过第一周,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家分享这一周的阅读心情啦。

1.《中国教育史》

读这本书完全是个意外。

本来我刚入手一本胡适的《四十自述》——唉,读这本书容易暴露年龄哇~~话说一般哪个年龄段的人会想起读这本书呢?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了解胡适,所以这本书拿到手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仔细读读“胡适简介”,一读不得了,简介中说胡适在20岁时考取了“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生,很好奇这个“庚子赔款”和“赴美留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顺藤摸瓜,我又读了《中国教育史》。通过这本书,有了一点意外的收获。算是对中国今日之思想现状、教育现状的根源有了一点大概的了解。

中国孩子系统性的出国学习应该始于19世纪晚期。根据《中国教育史》这本书的讲述,1872年出发的名留美学生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赴美留学生,他们的成行,得益于中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一等之大学的容闳的推动——算是有一个大师兄替他们引路。虽然是政府行为,但这些留学海外的学生没有给国人丢面儿,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他们以勤奋好学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赞誉,耶鲁大学长朴德等联名致函总理衙门,评价学生“人人能善用其光阴、道德优美高尚”。

遗憾的是,这些学生并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学业,让这一切中断的原因在今天看来竟是有些可笑且不可理解的。

随团负责管理的中方人员发现有的学生改穿西装、同美国家庭教师一起祈祷、参加体育运动等现象,保守派认为这是悖逆朝廷的,且学生学习“跳掷驰骋、不复安行矩步”,有损于中国传统儒生的斯文形象……保守派甚至断言:此等学生,他日总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

就这样,九年后,首批120名学生在1881年全数撤回。

对于这一段历史,书中总结道:对于平均十二三岁,正处在人格形成期的学生,要求他们在美国这样典型的资本主义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15年,只接受其科技文化的熏陶而拒绝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近乎天方夜谭。距离这段历史百年后,21世纪的中国仍然有不少孩子是“少小离家奔海外”,媒体也多次报道过海外留学低龄化现象,我想家长们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多少应看看这段历史,不能重蹈覆辙。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健康的人格才是真正能够伴随他们一生的财富。

进入20世纪后,近代留学生教育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便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的兴起。关于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转化为留学基金,书中有一句话让人特别不寒而栗,细思极恐。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提醒美国政府,“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1906年,美国刚刚建国130年。不知道是否有史学家、社会学家曾经严肃、深入的讨论过庚子赔款对彼时中国以及此后100年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查令街84号》

看这本书和正在上映的电影《不二情书》一点关系也没有,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当当网当时搞特价,为了凑单才买的。买之前我也完全不知道这本书竟然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

遇见这本书,完全是误打误撞。

好像爱情啊,很多爱情都是误打误撞。直到结婚的那一刻你都在想:天呐,为什么我会遇到这个人呢?

由于汤唯女神和吴秀波男神的电影,这本书终于又火了一把。延续一贯的腹黑作风,让我继续另辟蹊径,讲一讲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货有哪些。

一是坚持写信很重要。或者说有个笔友很重要,或者说攒东西这个习惯很重要。如果他们没有写信,如果海莲·汉芙在搬家的过程中把这些书信当做垃圾丢掉了,或者他们干脆打电话解决淘书这件事儿,那么,今天可以被誉为是“爱书人圣经”的会是哪一本书?

二是那个年代的跨国邮寄系统真挺给力的。海莲在纽约,马科斯在伦敦,从1949年开始,他们书信往来,期间,互相邮寄的东西除了信件之外,还有海莲既往伦敦的整箱鸡蛋以及大块大块的火腿。我很想知道从纽约寄往伦敦一整箱50个鸡蛋的邮费大概是多少?

三是外国人真是在商言商。在写信的第一年里,海莲竟然从来没有提出过可以优惠打折的要求,尽管她自己是个穷困的女作家。换做是我,肯定得撒娇式的问一句:喂,总在你这儿买书,就不能便宜点儿吗?

写了20年的信,尽管从未谋面,但我们乐于相信男女主人公之间一定是有爱情的。你知道,书信对于爱情,真的有种奇妙的魔力。大学时代一个同学对我说: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那么,每天打电话根本算不上什么,他应该给你写信。

3.《哲学史演讲录》

五一假期陪孩子逛书店,他在动漫区看得不亦乐乎,我找了个角落哈欠连天,就快呼呼大睡。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准备结账买回第六卷变形金刚漫画书的时候,我也赶紧给自己买了这本《哲学史演讲录》。

同事看到这本书之后问我:你们读大学的时候不学哲学吗?

我说:学啊,那时候我们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只是听说过。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写了第六期戏说哲学家:黑格尔这个家伙。且不说他的理论我是否弄明白了,单从这本书来看,黑格尔是不大瞧得起咱们中国文化的,很奇怪的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却在中国生根发芽,长势喜人,总有人在我耳边叨叨要辩证的看世界。

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孔子的思想里是没有一点思辨哲学的,有的只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与西塞罗的道德教训书籍比起来,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看到这句话,我深深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惹哲学家!

4.《城门开》

读北岛的这本书,让人与北京这座城市,又多了一层亲戚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天学会引导孩子过好这一生
柳诒徵与教育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相恋七年,只见一面,千帆历尽,他表白妻子:你仍是我想要的唯一
《学记》的教育思想
今日头条 沈从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