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184

第九章  天下、己任

184求学少年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以残忍嗜杀闻名,许多臣子因触怒龙颜而丢掉性命。然而,明代史料《朝野纪略》中却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州有个叫范文从的人,官至御史,因为违背了朱元璋的旨意而下狱论死。当朱元璋复核死刑档案时,注意到了范文从的姓名和籍贯。他连忙把范文从传到跟前,问道:“你不会是范文正公的后人吧?”范文从回答:“我正是范仲淹的第十二世子孙。”朱元璋听后沉默了一会儿,他命人取来锦帛,亲自在上面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十四个大字。写完后,朱元璋把字赐给了范文从,并下谕:“免除你五次死罪(免汝五次死)!”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尽管宋朝是个名臣辈出的时代,但能够同时获得以上三项光环的,也就两人而已。

太宗端拱二年(989),范仲淹出生在一个底层官员家庭。父亲范墉本是吴越国的一个小官,吴越归降后,他继续在宋朝当差,终其一生,只做了个从八品的节度掌书记。范墉有五个儿子,范仲淹是最小的一个。

在史书中,很多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都会经受一段艰苦的磨砺岁月,而范仲淹的早年经历,堪称苦学成才的典范。

就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范墉去世了,家里失去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后,生活条件顿时大不如前。范仲淹的母亲谢氏本是范家的小妾,没有什么家庭地位,范墉去世后,把持范家的是范墉的正室陈氏及其子女,母子二人在家中的处境更加困难。

淳化四年(993),谢氏再也无法在范家立足(贫苦无依),她带着五岁的范仲淹改嫁到了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姓为朱,名说。

来到朱家以后,范仲淹母子二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继父朱文翰只是一个小小知县,却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经济也不宽裕。

小范仲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只知道,自从记事开始,母亲就很少说话,只顾埋头操持家务,教育自己好好读书。他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自己,在家里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凡事必须学会宽容忍让。

八岁那年,范仲淹开始在一个道观里接受童蒙教育。他的读书故事不像寇准、张咏那般曲折,更没有发生因为贪玩而被母亲扔秤砣的经历。范仲淹从小乖巧懂事,学习非常自觉刻苦。用现在的眼光看,他绝对属于那种不需要父母老师担心的学生。所以说,因为辅导家庭作业母子反目成仇的桥段是不会发生在范仲淹身上的。

景德元年(1004),继父朱文翰任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县)知县,范仲淹和母亲也跟着来到了长山。此时,范仲淹已经十六岁。在那段时间里,他在附近的醴泉寺中勤学苦读。

有朋友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范仲淹为什么跑到寺庙里去学习呢?科举考试也不会考佛经嘛。其实,这种现象在当时一点都不奇怪。

从唐代开始,文士到寺庙中读书生活就很普遍,一来因为寺庙往往建在清净优雅之处,学习环境很不错;二来寺庙里的僧人也比较乐意接纳一些文人雅士。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对佛教的态度要比周世宗柴荣宽容得多,僧人和寺庙又逐渐繁盛起来。当时很多寺庙拥有自己的田产,经济来源稳定,甚至会对前来读书的学子提供一些简单的饭菜。有些学子后来出息了,还会拿出些田产回馈曾经为他提供过帮助的寺院,颇有点向母校捐款的意思。

如此一来,寺庙成了许多学子尤其是贫家子弟的首选学习场所。在醴泉寺苦读期间,范仲淹留下了著名的“划粥断齑”的故事。说是范仲淹的生活条件异常清苦,每天晚上他都会煮上两升米粥,等到第二天清早,米粥在锅里凉透凝固了,再拿出小刀把粥分成四块。早晨、傍晚各吃两块,一日两餐,即所谓的“划粥”。下饭的菜就更简单了,就是弄点腌菜,捣成碎末,拌上一点盐和醋,此所谓“断齑”。

到了大中祥符三年(1010),范仲淹已经二十二岁,那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前往应天书院求学。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又停下脚步,来了解下书院的情况。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唐朝时就已经兴起,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学校。书院也有官办和私立之分,甚至还有公私合营的。宋朝初年,官办书院很少,私人创设的书院却很繁荣。

当时的一些大书院非常讲究格调,它们一般由著名学者主持教学,一边辅导学生,一边还要研究发扬自己的学说,堪称教学科研两不误。书院的选址也不简单,往往依傍名山胜水,教学环境十分优雅。比如,著名的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等等。书院的执掌者也不称院长、校长,碰到人家,你得管他叫“山长、洞主、山主”,听起来非常玄乎。

当然,回到现实中,我们也得承认,大多数书院还是以应付科举考试为中心的。甭管你培养出了多少个大儒,人家只跟你谈科举成绩。嗯,今年三甲上线率多少?同比增长多少?考上一甲的有几人?比不过,你还是安心回你的洞里反省去吧。

范仲淹要去的应天府书院当时也很出名,它和前面提到的三个书院一起,被后人称为“北宋四大书院”。

范仲淹决意外出求学,除了想提高学问水平外,更因为受到了一次极大的精神刺激。

一直以来,范仲淹都近乎严苛地要求自己,恭敬待人,生活俭朴,勤奋好学,他十分自律地执行着儒家的道德标准,一刻都未曾放松。

然而,在一个大家庭里,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仲淹一样。继父朱文翰还有几个亲生儿子,他们就经常会干出点奢侈浪费的事(浪费不节)。范仲淹看见了,总要忍不住去劝阻一下(数劝止之)。

有一次,范仲淹又劝阻朱家兄弟,这回,朱氏子弟们不乐意了,他们不屑地看了范仲淹一眼,带着嘲弄的口气回怼到:“我们用的是朱家自己的钱,关你什么事?”

听到这句话,范仲淹顿时愣住了。其中的弦外之音他自然能感受到。就在那一瞬间,他明白了一切!

为什么母亲的总是隐忍、卑微?

为什么她总是心事重重,若有所思?

为什么她经常对我欲言又止?

为什么朱氏子弟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待我?

……

如今,这些都有了答案。

范仲淹从母亲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朱家子孙。原来,母子二人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但是,这种自卑的感觉并未在范仲淹心头停留太久,它立刻转化成了范仲淹心中不可遏止的责任感(感愤自立)。

人的一生,总会有遇到几次重大的变故,它让你在瞬间得到成长,它会唤醒你沉睡在心里的自尊,隐藏在胸中的梦想;它会让你醍醐灌顶,刹那间看清世间的纷繁复杂。

在遇到变故前,你可能懵懂无知,可能怯弱不自信,而此刻它会让你抛去了一切杂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范仲淹是一个低调的人,却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知晓身世,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人生变故。

从此,自强的雄心像烈火一样在他胸中燃起,光焰万丈,经久不息。

范仲淹决定通过科举之路来出人头地,为自己也为母亲赢得更好的生活。

出发前往应天府时,母亲谢氏心中不忍,几次想要挽留,范仲淹的意志却无比坚定,面对不舍的母亲,他只说了一句话:

 “十年之后,待我进士及第,再来迎接母亲!”

来到应天府书院后,范仲淹读起书来更加废寝忘食,每当读得感到倦意袭来时,他就用冷水洗面,擦干后继续读。读书,已然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内容。在书院的五年里,范仲淹的学问突飞猛进,不但学识广博,更练就了一手出色的文笔。

大中祥符七年(1014),也是范仲淹在书院中学习的最后一年。当时的皇帝赵恒还迷恋着装神弄鬼之类的把戏,这一年,他正巧来到应天府朝拜圣祖殿。

皇帝驾到,对地方上的平头百姓来说,那是天大的新闻。在没有电视电脑的古代,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知道皇帝长什么样,更不可能看到威风无比的皇家仪仗。

赵恒的到来,引得应天府万人空巷,满城的百姓都围在了銮驾经过的地方,争着一睹龙颜。就连应天府书院里的学生也不例外,纷纷丢下书本前去凑热闹。

热闹过后,意犹未尽的学生都回到学舍后,他们这才发现,那个范仲淹竟然从未起身过,一直在专心致志地看书,仿佛外面的喧嚣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人们很奇怪地问到,你为什么没出去看一眼呢?

范仲淹的回答,依然只有一句话:

“皇帝总是要见到的,但将来再见也不晚。”

当范仲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举做官”,在艰苦的求学经历中,他不仅从书本中汲取了智慧,更在心底里埋下了一生的理想。

他日,我必成天子辅弼,致治天下太平,惠泽百姓苍生!

范仲淹所不知道的是,他的信念和理想,正不自觉地把宋朝的文治精神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公求学(二)
范式风流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啥?死囚:姓范!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仲淹复姓 潘阆藏名
死都不愿葬在苏州的范仲淹
范仲淹:大宋第一狂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