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用菌16

第十 六 讲

红平菇菌的人工栽培

食用真菌最新的优良品种--红平菇菌,(RO-1)它是我国刚从印度引进的新品种。红平菇菌色鲜味美,它的生长速度很快,下种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15-18天即可出菇采收。红平菇菌,它的原料来源很广泛,农村生产的各类稿秆均可栽培,尤以稻草,棉籽壳产量较高,一 般每100斤干料可收鲜菇100-180斤。笔者曾走访一些城市,关于此类鲜菇上市的销路很广,每斤鲜菇售价高达1.5-2元左右。就近城镇的农村均可大量生产鲜菇上市出售,一个农户种植数千上万斤稻草,投资仅数拾至数百元,而收入可高达数千元以上。(如图24)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

一、红平菇萄的生物学特性

红平菇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属。红平菇菌其子实体生长形态类似平菇、凤尾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最大直径可达10-15公分,菌盖初生时向内卷,成熟之后反向外卷,表面有绒毛,呈扇形态。菌褶薄片其形状与凤尾菇基本相同,初生的子实体呈粉红色状,鲜艳透人。红平菇的菌柄直径0.2-5厘米,红平菇菌的颜色可以随着营养,光照诸原因有所改变,在光源充足的地方,出菇颜色特别鲜艳,反之,在黑暗的条件下,它的色泽较淡雅。红平菇菌的孢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开始形成成熟后,它可自行弹射扩散飘扬,一经机遇到适宜的生长环境自然条件,它又可以重新萌发形成白色菌丝体。红平菇菌的菌丝体生长力很强,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可迅速葡匐生长,气生菌丝生长极为旺盛,它的爬壁力、穿透能力很强,在斜面培养基上5-7天即可发满试管。红平菇菌的菌丝体在一定的光照刺激下,可以迅速形成子实体原基,即使是在小小的试管内,红平菇菌也可以扭结出菇。这可是一项极为有趣的实验。

红平菇菌,由于它的生长力强,生长旺盛,所以它具有很强腐生能力,较易于推广栽培。在很粗放条件下,它也可以顽强生长出菇。红平菇菌的菌丝体对于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对于培养料的利用率较高,特别对 于 稻 草、棉籽壳这类原料极适宜红平菇菌的生长。它的生物学 利 用率很高,可达100%以上。红平菇菌还具有耐高温的 优 点,在炎热的初夏秋前均可以进行栽培。

二、红平菇菌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为了夺取栽培成功,我们要对红平菇菌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掌握它的全部生长规律,掌握它对各种生活条件的不同要求。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收成,达到比较满意的经济效果。现分述如下:

1、营养:红平菇菌属于腐生性真菌,它可以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可吸收养料中的有机氮,可分解吸收养料中的淀粉,糖份等,它还可吸收利用养料中的磷、钙 等 微 量元素。因此,我们在分离或大面积培养红平菇菌时,可以在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玉米粉、麸皮、米糠、豆粉、石膏、花生饼粉、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等。

柴2.温度,红平菇菌丝体在5*C-38°C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如果在低温条件下(10°C以下),它的 生 长力较慢,在高温的条件下生长极为迅 速,但 以25-30°C之间的生长环境较为适宜。红平菇菌属中温型食用真菌,但它极耐高温,是一株适应性广泛的优良菌株。红菇菌丝在温度高于30°C以上,较易于生长、老化,温度高于35°C菌 丝生长倒反缓慢,我们在栽培试验时应注意到它的这一特性。

红平菇菌,它的子实体形成发生的最适宜温度25-26°C,如温度高于28°C以上。子实体生长很快,但 朵形成 较小。而且它的颜色较淡,呈浅红色,如果温度低 于20°C以下,红平菇菌子实体生长缓慢,但它的朵形较大,它的颜色也较深,色泽呈水红色。高温与低温互相交潜变 化,即所说的“变温”能刺激子实体形成与分化。

3.温度:红平菇菌在生长过程中,不管是菌丝体阶段或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均需要特定的湿度环境。湿度对于红平菇菌的生长形成反应非常敏感。大面积培养的稻草等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5%左右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75%。红平菇菌的原基形成初期与子实体的形成期,它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90%-95%为宜。如果能够保持这个范围,菇柄生长粗壮、肉肥厚。但也不能过于潮湿,如相对空气湿度超过100%时,容易出现烂菇、畸形菇。

4.光线:红平菇菌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线的要求不严格,菌丝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漫射光线,一般室内明亮的光线即可适宜其生长开片,如保持一定的暗光,所形成的子实体颜色较深,但不会改变其食味。

5,空气:红平菇菌属于好气性真菌。它的菌体,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在菌瓶内,如料装过实过湿,通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出菇期室内通气性差,会影响子实体形成,有的甚至变小、菇柄长。因 此 在培养时,应加强通风换气管理。

6.酸碱度;红平菇菌喜欢在偏酸至中性的 环境中生长,PH5-6.5菌丝生长较好,PH7-8时菌丝也能正常生长,但如果PH超过10-12以上菌丝会停止生长。

三、红平菇菌母种与原种、生产种的培育

1.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综合培养基。

2.如没有琼脂,可用麸皮拌湿后直接装入试管内,用竹片压成斜面,洗瓶壁、口内外,再塞上棉花,即可装入锅内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冷却后,便可按无菌操作要求,在接种箱内进行母种接种工序。每支原母种可扩大20-30支母种。经接种之后,在 25-28°C条件下培养6-7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斜面。

3.原种培养基配方:

①稻草粉70%、麸皮28%、白糖1%、石膏1%,水适量。②木屑50%、米糠33%、花生饼粉5%、黄豆粉5%、玉米粉5%、石膏1%、糖1%、水适量。

③麦粒种培养基:称取小麦适量(每瓶用量4两),浸泡4小时,再加水煮熟,淌干水份后加入1%石膏、1%白糖,即可装瓶灭菌消毒。

以上配方任选一种均可,经拌料、装瓶、灭菌消毒,接种之后,在25-28°C的条件下培养7-16天,菌丝发满全瓶,即可使用接种于生产种,一般每支母种可接原种15-20瓶

4.生产种培养基配方:

①稻草:(切碎1-2寸)75%,预先浸足水份。米糠20%、糖1%、石膏1.5%、玉米粉1.5%。

②棉籽壳63%、麸皮25%、玉米秆10%、白糖1%、石膏1%、水适量。

③麦粒培养基:称取麦粒若干(每瓶4两)先浸水后煮熟,淌干水份,加1%石膏,即可装瓶消毒灭菌。

以上任选一种配方,经拌料、装瓶、消毒、灭菌之后,即可在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原种一-生产种的扩大接种,一般每瓶(支)原种可接20-50瓶生产种。

经接种的生产种,应及时搬入培养室内,在25°C-28°C条件下,经7-15天的恒温培养,菌丝即可发满全瓶。生长正常的菌种为洁白色、浓壮,具有菇类香味,反之,如料内变黑、绿、黄或其它颜色,则已受到其它杂菌的污染,应及时隔离处理。

四、红平菇菌的栽培技术

1.栽培原料:可用于大面积栽培红平菇菌的原料很广泛如:稻草、棉籽壳、玉米秆、花生秆、小麦秆、甘蔗渣、废纸、木屑、豆壳等

2.稻草栽培:先将金黄色无霉变的稻草(早、晚稻均可)切成段3-5寸长(不切亦可)在水泥池内,每100斤水加入石灰5斤,再将稻草浸入经14-24小时后捞出稻草,用清水冲洗石灰水,用广范试纸测定其酸碱度为8,再加入过磷酸钙2%、石膏2%,多菌灵0.1%(无也可)充分拌匀后,即可进行播种。栽培红平菇菌可用木箱、盘,筐袋子栽培,也可在水泥地板上栽培。操作方法是:先用塑料薄膜把箱底垫好,水泥地板不用底层垫亦可。然后把稻草填入箱内3 寸高后,挖出菌种,均匀撒在料面,再加填稻草至6寸高时,最后撒一层菌种,稍为压实培养料,再盖上塑料,四周封密,切勿将稻草漏出。经接种后,可以压重物在塑料上,以加快菌丝搭料生长,稻草的用量为,每平方市尺用干稻草3-4斤,每瓶菌种可种10斤稻草。

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1.接种人员的双手包括一切用具,如盛菌种块的盆、竹签、铁丝钩要用75%酒精 洗擦消毒。2.选择新鲜优质的菌种,如已老化出菇的菌瓶不能使用。3.稻草含水量要适度,切勿太湿或太干。4.下种要将稻草料压实,以利发菌。

下种至出菇前的管理方法:红平菇菌下种之后,在4-5天之内,不必作任何处理,只要保持室温在25-28°C之间菌丝便可开始蔓延生长。如果适逢天气冷,在没有升温设备条件下,也不必操之过急,让菌丝慢慢萌发生长。5-6天之后,打开塑料,可以看到菌丝开始迅速蔓延生长,如发现有其它杂菌污染,应及时将受害处挖掉,再重新盖上塑料,如表面积水过多,应用干棉球吸掉。在此期间可每天开窗通风2-3次,7-8天之后,可打开塑料每天通风1-2次,此间,可逐渐加大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每天喷雾水3-4次,经12-13天培养之后,红平菇菌原基开始形成,此时应打开塑料让其充分生长,当小菇成片生长形成时,喷水量也相应增加,如果缺水份的菇,食味较差。1c-20天红平菇子实体成熟后,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小心注意不能把小菇蕾一起拔起,以免影响产量。红平菇菌共可采收3-4次,每次采收完后,要整理料面与及时修整菇床,并暂停喷水2-3天。待再次即将出现小菇前,采用尿素等营养液进行追肥喷施可促使菇体增大。红平菇菌整个采收期约50天左右,采菇期结束之后,可及时将废料搬出,经清洗消毒菇床,然后再搬进新的稻草料,这样轮番栽培,可增加房间的利用率。

3.棉籽壳栽培:用此原料栽培红平菇菌产量较高,而且生长出菇迅速,它的处理方法与稻草基本相同,选用无变质霉烂的棉籽壳,经日光曝晒2-3天后,置于5%的石灰水中充分拌匀浸泡6-8小时捞起淌干水份,每百斤料加入石膏1-2斤,多菌灵1-2两,拌匀后,即可装入木箱或床架上,地面上,按稻草料下种培养方法进行各个接种与管理的工序进行。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床架及室内一切用具均经严格的消毒灭菌。方法是:在接种前一天使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擦各种器具。

采用棉籽壳栽培红平菇,每上料1寸,播一层菌种,整个料高3-4寸,料面要撒匀菌种以利充分发菌。下种之后的管理方法与稻草均相同,它的原料利用率为:每平方尺约用干棉籽壳3-3.5斤。每百斤棉籽壳约可收鲜菇100-180斤。

4.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

红平菇菌,由于它的生长力强、生长迅速,在培养过程中的要求比较粗放,但仍然会受到杂菌污染的危害,如稍为不注意,在培养母种原种生产时,一旦受到杂菌污染,则会使实习试验失败。因此,我们切勿掉以轻心,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培养基的消毒灭菌应达到无菌的要求。接种时动作要迅速,要坚持在酒精灯下进行,接种针均经严格的消毒,受潮湿的棉塞要一个不留地在接种箱内使用备用的灭菌干棉花换上。培养菌种的房间要保持干燥清洁,发现受杂菌污染的菌瓶要及时检调隔离处理。所使用的母种、原种保持一定的活力,过于老化的菌种应淘汰。

在培养出菇料面上,如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挖掉受害部份,并撒上石灰粉,过于潮湿的培养室易于发生杂菌,应及时加强通风管理,在大床栽培时,可加大菌种接种量,使菌丝迅速占领料面,达到控制杂菌的目的。特别在高温、高湿条件(28-35°C),木霉、青霉、毛霉等杂菌非常容易发生,要经常检查,以便及时处理,把受害面积尽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

红平菇菌在培养过程中,还会受到一些虫类、螨类、鼠类的危害。防治办法:彻底清除培养室周围的污染杂物,室内外涂刷石灰水,未下种前采用低浓度敌敌畏喷杀场地,下种后5天,再次喷杀,彻底消灭虫类,螨类的危害,还可用敌鼠钠盐防治老鼠,发现受害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补救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用菌栽培技术问答
平菇栽培技术,全套打包教给你,让你轻松学会种植
平菇实用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1
猴头菇栽培技术关键
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