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十六宜”有哪些内容?

“养生十六宜”有哪些内容?

“养生十六宜”是一套以气功为主的养生方法,明代已有流传,并早载入我国养生经典中。实践证明,若持之以恒地进行操练,必定会收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这份“以动养生”的珍贵文献虽源出中国,却是在日本发迹。日本扎幌某地一位百岁老寿星献出祖传数代的“秘方”--《养生十六宜》:“发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舔颚,齿宜数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提,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发宜常梳:十指微屈,以指代梳,从额前到枕后,从颞颥到头顶进行“梳头”,每次梳百余下,动作要轻柔,而且以晨起梳头为好。古人称为“栉发”,有醒目、止痛、降压作用。

面宜多擦:先搓热双手,轻作遮面状并以中指从鼻旁“迎香穴”开始,自下而上擦至额部向两侧分开,拂两颊而下,约20~30次,一般以睡起时做为宜。古人称为“浴面”(包括浴鼻、浴眼),有醒脑、降压、减少颜面皱纹的作用。

目宜常运:双目从左转至右14次,再从右转到左14次,转目时要慢,然后紧闭一下,再骤然圆睁二目。古人称为“运睛”,有去内障外翳,纠治屈光不正等作用。

耳宜常弹:两手掌心分别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头后枕部或以食指压在中指上,然后用食指滑弹后脑部共24次,听到咚咚响声。古人称为“击探天鼓”或“ 掩 耳 弹枕”。有防治头晕、耳鸣、醒脑、增进记忆、强化听力、预防耳疾等作用,尤以早起或疲劳后弹效果称著。

齿宜数叩:口轻闭,上下牙齿相互轻叩,先叩大牙24次,再叩前牙24次。古人称为“叩齿”,有增强牙齿、防龋、防脱之效。

舌宜舔颚:将舌尖轻抵或舔动上颚,古人称为“舌抵上颚”。此乃沟通任、督两脉;使阴阳交汇,大益人体。同时将注意力也集中舌下,自觉有口水潮涌之感。

津宜数咽:在舌舔上颚后会产生大量口水,祖国医学把口水叫做“津液”、“脾液”,视为“金浆玉醴”,人身之宝,若将口水徐徐咽下,便可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所以待“津液”满口时鼓腮含漱36次,然后分数口咽下,并以意念送至下丹田。古人称为“咽津”或“胎食”。

浊宜常呵:屏住气,鼓动胸腹,待感到胸腹部气满时,稍稍抬头慢慢张口,呵出浊气,反复5~7次。古人称为“鼓呵”,有消积去满,开胸顺气,止痛止喘的作用。

腹宜常摩:先搓热双手,然后相叠(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于腹部,用掌心绕脐沿顺时钟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周,再反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古人称为“摩脐腹”或“摩生门”,有增加胃肠蠕动、顺气消滞、增进消化吸收功能和治疗胃肠疾病等作用。

谷道宜常提:谷道即指肛门。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提起并缩紧肛门连同会阴上升,且停顿一下再放松并呼气,反复做5~7次。古人称为“撮提谷道”,俗称“提肛”,有升提阳气,防脱肛、疗痔疮等作用。

肢节宜常摇:双手握固,连同双肩向前先左后右如同风车状,轮流转动各24次;平坐,先提左脚向前缓伸,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再换右脚做,各脚做5次。有舒展四肢关节,防止关节发炎,通经活络,增强膂力和步行能力等作用。

足心宜常擦:在临睡前,洗脚后,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分别擦两脚底前1/3处的“涌泉穴”。擦吋应缓缓圆转50~100次。古人称为“擦涌泉”能固肾暖足,交通心肾,增进睡眠,以及导虚火,降浊气,舒肝明目的作用。

皮肤宜常干:一般是从头顶“百会穴”开始>颜面>左右肩臂一>胸->腹->两肋->两腰->左、右腿。用搓热的手掌逐次抚摩、檫揉,古人称为“干浴”(即干洗澡之意),有促进气血流畅,润泽肢节毛发,光莹肌肤的作用。

背宜常嗳、胸宜常护、大小便宜禁口勿言等三宜: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体中有两条重要经络运行,其一,循背而行于身后者谓之“督脉”,乃阳脉之海;其二,循胸腹而行于身前者称为“任脉”,乃阴脉之海,因此保持好胸、背关系到任督二脉正常运行的大事。至于大小便时紧闭口齿,双目上视,是为了不使精气随二便外泄的缘故,这好比“留住精华,去掉糟粕”之意。

最后要强调练功时应心静神宁,思想集中;动作匀缓,掌握呼吸;由少到多,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功到渠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十六宜
舌抵上腭 | 小动作大养生
西医说它抗癌中医用它美容!这4大真相你必须知道!
气功与养生
[转载]14   舌抵上颚的作用
为什么要确认正确的舌抵上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