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章)

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建树的不可动摇,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如果子孙能遵循这个原则,则世世代代的祭祀就不会断绝。把这个原则贯彻到个人,他的“德”就会纯真;贯彻到一家,他的“德”就可以有馀;贯彻到一乡,他的“德”就能受到尊崇;贯彻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厚;贯彻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普遍。所以,要以个人的观点认识个人,以家的观点认识家,以乡的观点认识乡,以国的观点认识国,以天下的观点认识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

五 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盈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深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也不搏击他。尽管他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他的喉咙却不沙哑,这是因为元气淳和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过分的强壮就容易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必然很快死亡。

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智者慎言而不对人们妄加说教,不慎言而对人们妄加说教就不是智者。塞住欲念的孔穴,关闭欲念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蓄敛光耀,混同尘世,这就叫做“玄同”。达到“玄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所以为天下人所尊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建者不拔”,《道德经》第54章原文和译文。
《道德经》与股市--炒股先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第43章:无为之有益 原文、译文
《道德经》第68章原文、译文---不争之德
《格言联璧》节选(十一)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