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孩子,你知道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有多重要吗?

今日话题:家长如何参与家校共建

很多家长都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如何教好学生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其实,在教育过程中,孩子、老师和家长三者都是“主角”。本文是作者在最近一次中学部年级家长大会上作为家长代表的发言。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通力配合,无论学校教育多么重要,父母毕竟是孩子的监护人,是他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行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特别在良好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家长不能以自己工作忙或文化水平低为借口,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或是不管不问,或是一不满意,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因家庭原因造成孩子在学校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往往能感受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失败及父母的无奈与无力。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家长最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最清楚。家长与老师多些沟通,就可随时掌握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更多具体情况,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及时引导孩子修正不良表现。

上课不专心

是很多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表现之一,有的孩子某些科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或是本来基础不好,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上老师稍为少看几眼,就容易分散注意力,老师讲了什么都听不进去,这可以从孩子是否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提问就知道。

不及时认真完成作业

孩子老是无法按时按质完成校内外作业,一般都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不会做作业,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相信孩子也不愿意出现这样情况。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上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鼓励孩子,只要勇于面对困难,端正学习态度,没有学不会、学不好科目,告诉孩子,中学阶段里的所科目都是基础科,没有偏科的理由和必要,否则,任何一科成绩考不好,都可以影响升学问题。

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

家长与老师沟通、交流,不仅是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最直接途径,也是老师进一步掌握孩子个性、综合表现方式之一。

沟通的范围不仅限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的内容,也要知道孩子有那些特长或短板,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树立孩子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或强项,我的女儿喜欢画画,是班里的画画代表,深得画画老师的宠爱,私下与画画老师有比较多沟通和交流,画画使女儿获得了自信。

阅读的课外书多了,既拓展了女儿的视野,也丰富了女儿的想象力,尽管现在写作文仍然还是有不少错误字,总的还是语言通顺、内容丰富。写作对女儿来说并非难事。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

很多家长每次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分青红皂白,先是责怪孩子,让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报告学习情况,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实,作为家长,除了平时要多些关心孩子的作业情况,特别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外,不妨有意识多些与孩子交流下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多加注意,找到根本原因,逐一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告诉孩子只要学习方法得当,认真听课,是没有困难不可克服的,只要孩子取得了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甚至可以适当的给予物质奖励。

通过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知道,每个孩子都可以把学习搞好的,老师和家长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暂时学习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

为什么有些同学成绩那么优秀,肯定是付出了一定代价和努力,必然有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地方,让孩子多些向身边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学习,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努力了,有进步了,就有希望。

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生活计划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光靠学校、老师管理孩子是不够的,有必要通过规则来约束和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的自觉性,生活的自律性。

不妨与孩子一道,共同商量制定一个作息守则,周一至周五,周六至周日,从每天早上起床、吃早餐、午休、晚休、看书、娱乐等详细内容,都有章可循,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让孩子按守则去执行,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执行力。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评分,优秀可奖励,违规可适当处罚。

自从上初中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提醒女儿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希望女儿能够明白其中道理,形成自觉、自律、自主的良好习惯,认真对待、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面对女儿不是很理想的成绩单,说实在的,我曾不是那么淡定,也想责备女儿为什么不再努力点呢。但看到女儿一放假回来,就自告奋勇报告考试成绩问题,强调比上次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作为家长,除了“呵呵”,也不必要为难她啦!只要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和肯定。

不管是中考或高考,每一次升学考试,都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竞赛,将有部分同学被无情淘汰,也意味着命运可能就此被改变。也许很多孩子还不认识到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家长,有必要、有责任告诉我们的孩子,并与老师多些交流、沟通,积极参与“家校共建”。

作者简介:

李文杰(杰哥),资深媒体人,先后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任职,时事评论员,写过多篇教育观点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添加微信交流(xcgslwj),或搜索微信公号“邻点冲动”,可阅读作者的部分教育观点文章。如《看下你的孩子是怎样写作文的》、《一个青春叛逆期女孩的控诉与被控诉》、《 高考状元≠未来才俊》、《为什么越来越多农村孩子不愿读书?》、《为什么越来越多大学生“不想长大”?》、《 成绩算个屁,女儿这样鼓励自己》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我与家长交流的成功案例
我的家庭教育实践
有效沟通,搭建孩子通往成功的桥梁
我前面4人后面6人,一共几人?孩子回答11人,被老师判“错号”
孩子上高一成绩越来越差,如何与班主任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