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336《社会心理学纲要》——戴维·迈尔斯(2)

第二编 社会思维

模块3 自我概念:我是谁

1、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式。我们的自我图式也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比如身强力壮的、超重的、聪明的,等等,它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这会影响我们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它可以帮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2、聚光灯效应: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3、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产生一种透明度错觉,即他人能一目了然我们的情绪。同样,我们也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我们的自我意识程度越强,就会越信奉这种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4、独立的自我承认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但互相依赖的自我会更深入地融入他人。

模块4 自我服务偏见

1、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2、我们的偏见会让我们无视自己的偏见。人们常说自己避免了自我服务偏见,但却认为别人持有这一偏见。在冲突中,“偏见盲点”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3、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自身失败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都是自我服务偏见的表现。

模块5 积极思维的力量

1、习得性无助。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时,他们习得了无助和被动。

2、安全型自尊的-不是因为外在(例如成绩、长相、金钱和其他的赞美),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特质而感觉良好的人-一直处于健康的状态

3、与自尊建立在内部因素(如个人品质)上的人相比,自尊主要依赖外部因素的人的自我价值感更脆弱,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吸毒、酗酒以及饮食障碍。

模块6 基本归因错误

1、聪明的人和社交能力强的人更容易犯归因错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拥有社会权力的人通常发起并控制谈话,而这通常会导致人们高估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

2、归因和反应。我们对他人消极行为的解释决定了我们对这种消极行为的感受。

模块7 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1、许多习惯化的认知功能是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自动且无目的地发生的。我们的心理机能很像一个大公司,首席执行官-受控制的意识-处理着最重要或者是最新异的事件,而将日常事情分配给各个子系统处理。这种资源分配方式使我们能够对许多情况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2、对过去知识进行的判断中存在一种“智力自负”现象(我早就知道了),这种自负会影响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对未来行为的预测。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对于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

3、要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即便当人们看起来十分确信自己正确的时候,他们也可能是错的。自信和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必然一致的关系。

4、有两种技巧可以成功地降低过度自信。一种是即时反馈,另一种是让人们去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迫使他们去考虑无法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

模块8 非理性的原因

1、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指导我们如何知觉和解释信息。通过信念的有色眼镜去观察和解释世界。

2、易得性启发式判断: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的过程则是非常迅速的

3、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我们的影响

4、当事情处于最低谷时,我们会尝试任何行为,而无论我们尝试什么,都更可能带来改善而非进一步恶化。有时我们会认识到事情不会持续停留在某一个极好或极坏的点上

模块9 行为与信念

1、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当存在两种思想和信念(“认知”)时,我们会感到紧张(“失调”),这种感觉是一种心理上的不一致。

2、认知失调理论假设,我们需要维持一致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这会促使我们采取一种能让我们的行为合理化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认为,假设这种动机不存在,当我们摇摆不定或态度不明确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并推测自己的态度。

模块11 临床治疗:社会认知的作用

1、抑郁现实主义(depressive realism),又被称为“悲观而明智效应”(sadder-but-wiser effect)。

2、孤独感是感到被某一群体排斥、不被周围的人喜欢、不能和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像个异类一样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3、暂时的抑郁、孤独和羞怯是对严重的悲伤事件非常适当的反应。只是当这样的情绪长期存在且没有任何明确的原因时,它才需要去关注,并在必要之时去改变这些恶性循环式的思维和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三个水平的思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思维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美-(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社会信念和判断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防止抑郁卷土重来丨《这样活 不抑郁》微课实操案例(下)
31思维模型:刻板印象一强化认知还是推翻认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