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社会信念和判断

社会知觉和信念的构建程度是通过如下要素进行的:
1、通过我们的假设过滤后,对事件进行感知和回忆;
2、依靠我们的直觉、内隐规则以及心情对事件进行判断,其中内隐规则引导我们进行快速的判断;
3、解释事件时有时归因于环境,有时归因于个人;
4、期望某些事件的发生,有时会使这些事件更有可能发生。

一:社会世界的感知
我们的感知,解释和回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假设和预先判断的影响。
启动效应:我们的记忆系统是一相互联结的网络,启动就是唤醒或者激活其中的某些特定联结。启动一个念头会影响个体的另一个念头,甚至行为,哪怕是无意识的。即使刺激信息是阈下呈现的,刺激呈现时间极短使得意识无法捕捉也会诱发启动效应。
具身认知:指的是身体的感觉都会启动我们的社会判断,反之亦然。比如拿着温暖的水会更热情。
我们通过自己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来看待我们的世界。事前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和解释,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记忆。
信念固着: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信念固着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然会存活下来。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建构。误导信息效应: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我们的记忆系统并不是一个可以储藏过去的事实的地方。我们的记忆,事实上是在我们进行回忆时重构的,它受到所持态度的严重影响,并通过当前情感进行检索。

二:社会世界的判断
直觉判断:直觉判断指的是绝大部分人其日常生活并不取决于清醒的意图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它通过加工环境特征而起作用,并且不受意识和指导的控制。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
受控制加工化加工的(反应性、深思熟虑和有意识)还有一部分是自动化加工(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
比如:图式、即刻的情绪反应、积累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后凭直觉解答问题等。
我们对一些事物事实名字和过去经验的记忆是外显的,而对其他一些事物(技能和条件特征)的记忆是内隐的。
过度自信现象:能力不足的人更容易过度自信。比如规划谬误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形成错误信念后,我们不是去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直觉不成立,而是试图寻找支持性的例证。也就是我们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我们更愿意证实它)
启发式判断:这是一种心理捷径,分为代表性启发式判断和易得性启发式判断两种。
代表性启发式判断指的是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接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易得性启发式判断指的是我们运用常见的认知规则进行判断,即能经常回忆起的,我们就认为他是真的。因为人们从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
反事实思维:指的是易于想象的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败和宽慰的体验,其是构成我们幸运感的基础,但是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就越大。比如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幸福。
错觉思维:指的是在没有相关的地方看到相关很容易,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的联系时我们很容易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知觉到一种错觉相关。这种称之为控制错觉。还有趋均数回归,指的是当事情处于最低谷时,我们尝试任何行为,而无论我们尝试什么都会改善而非更一步恶化,也就是事情不会持续停留在某一个极好或极坏的点上。
情绪影响判断。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三:社会世界的解释
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
归因因果指的是我们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错误归因指的是将某一行为的发生归结于错误的方面。尤其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多地归结于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他们很明显。所以要在具体情境下具体分析具体解释。
归因理论描述了我们怎样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主要分为性格归因和情境性归因。我们在解释行为时,会利用一致性、区别性和共同反应。
我们为什么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呢?因为我们通常忽略情境所起的作用。一个是
视角和情境意识:当我们作为行动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变得相对模糊。我们从自己关注的对方寻找原因。
另一个是文化差异。比如西方更关注个人本身而非环境,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更少从个人的人格倾向来归因。
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在于我们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错觉通常是我们将复杂信息简化策略后的副作用。其次在于出于人道主义我们不应该总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被责备;最后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种思维偏见,也意识不到了解这种偏见后对自己的好处。比如认识到自我服务偏差。

四:社会期望的影响
自我实现预言:当观念引导我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即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
通常我们对别人的信念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但是对研究者偏见和教师期望的研究显示,认为某些人的能力超常(或能力不足)的错误信念会引导研究者和老师给予特别的关注,而这看起来似乎会确证一个实际上错误的假定。
与此类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获得对自己期望的确证。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我们就在优秀的路上前行。

五: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结论
1、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确有很高的适应性和效率,但是却难以避免可预测性的错误和误判。
2、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各有优缺点,理性也是有限理性。
3、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心理学(4)
错误判断是这样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思维
0336《社会心理学纲要》——戴维·迈尔斯(2)
《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笔记
《思维是平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