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数学思维?

经常有家长跟我说,我孩子数学思维不好,老师帮帮我的孩子加强一下数学思维的培养,我有时候会在心里反问他们,什么是数学思维呢?我认为数学思维应该包含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分类的思维。所谓分类的思维,就是要将分析对象进行分类分组,具体的说就是对数学题要进行分类。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下场景,你去问老师一道数学题,老师回答你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这种行程问题(或者××问题)你一直做不好啊”,你看,老师在做题的时候首先就是把题目分类,然后就是按照不同类别题目的经典做法对应解题。如何训练孩子的分类思维呢,其实有一类题目就是专门为训练孩子分类思维而设计的,可惜的是实际教学中这类题目往往成为老师的秀场,展示的是老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各种公式,而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这类题就是数图形个数问题。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线段:

很多老师会教孩子在每个小线段间隔上填写数字1、2、3...然后相加即可,殊不知这样做虽然答案正确,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图形变化了这样做还是对的吗?运用分类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从“小”线段开始数。我们看相邻的两个点构成的线段是最小的线段,然后在数相隔一个点的两点构成的线段,以此类推,这样,一共有AB,BC,CD,DE,AC,BD,CE,AD,BE,AE10条线段。

②从左向右数。固定住一个点,依次向右数,一共有AB,AC,AD,AE,BC,BD,BE,CD,CE,DE10条线段。

二、归纳的思维。数学讲究归纳法解题,从前几步的表述中总结规律,形成对问题的深入的认识,进而解出复杂的问题。我们常常说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在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都是从有限的已知走向广阔的未知,比如题目中给出几个条件,让学生来求出一些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归纳的思维。那么如何训练归纳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发掘题目的深层次含义,进而提升归纳思维的能力。

根据前面图形里数的排列规律,在空缺处填入合适的数。

观察前面两幅图我们发现,每幅图中的对角线上两个数字之和是相等的,即5+14=9+10,7+16=11+12,因此,空格中应当填的数字是13+14-9=18

三、抽象的思维。抽象思维是数学最重要的思维之一,只有把特殊向一般转化,将已知向未知拓展,才能充分发挥数学的功效。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要十分重视抽象思维的培养,那么怎么培养抽象思维呢?实际上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等量替换,设未知数列方程等很多方法都是培养抽象思维的好的训练方式。比如我们在做浓度问题时,往往是向一瓶溶液中加盐,使得含盐率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抓住水量不变,只是盐的量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设水量为单位1,从而轻松解出此类问题。

总之,最重要的数学思维主要就是上述三种,希望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握住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建立完善数学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数学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从事十几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博士吐血推荐
聊聊三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借画图促抽象
对比完“奥数九色花”,没想到学某思竟然完败?
小学数学想逆袭,这套方案能帮你
数学 | 解决压轴题障碍,才是高分的节奏
资深数学老师解惑家长最常见的11个困惑 | 无忧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