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学,儒道释融合交汇,开启形成中华思想主流(二)

道教与道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信仰。东汉顺帝时,张陵(张道陵、张天师)创五斗米道,又名天师道,把老子奉为教主,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才标志着道教的初步形成。史学界认为张陵是道教的创始人。

佛教传入中原实现了本土化发展。佛教自东汉时期自西域地区传入中原,到魏晋时期逐步发展,主要是以翻译佛经为主,早期是以小乘佛教为主体,后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就与玄学相结合,以玄学的思想,黄老的观点解释佛经,以佛经进一步阐述玄学老庄思想,推动了佛学的本土,提升了玄学的哲学思想和观念,依赖玄学推动佛学,以佛学提升玄学。

佛学译经者及传道者依靠达官贵人和儒家士大夫,提高佛学的影响力,解决钱财和资费问题,与当时盛行的玄学相结合,扩大了佛学的基础和人群数量。推动了玄学与佛学的融合,加快了佛学的本土化进程,在教义哲理和教化方面得到了扩展和提高。

佛教自东汉初年正式传入中国。当时社会安定,佛教没有多大的发展余地。到了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民生活痛苦,精神上缺乏寄托,传统儒学灵魂被架空,佛教乘虚进入中国思想界。两晋南北朝的300年间,佛教大盛。

东晋南渡,佛学开始影响中国的学术界。佛僧与当时名士们辩论玄理,士族思想,也受到佛家影响。玄学家学佛,僧侣学玄学,实际上是玄学与佛学交融的过程。

南北朝时佛教益盛,南北都弥漫着佞佛之风,不少君王是佛门弟子,其中梁武帝为旷世希有。各地纷纷建筑寺院和石窟,中国三大石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兴建。当时也出现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佛之举,其损失直到隋朝时才得以恢复。南北朝时的佛教主要分为六宗,是佛学吸收了儒家、道家的内容观点思想实现了本土化的发展。

玄学实现了儒道释三大精神支柱的发展。玄学是儒道释的第一次结合,是在东汉末年,士大夫经学大儒豪门大族,受到党锢之祸迫害,远离朝廷,避居山林,儒家思想的统治基础动摇,开始又清议走向清淡,从谶纬之学到周易,到老庄,倾向于玄学,儒家思想的地位动摇,社会动乱增加,百姓生活疾苦,佛教乘虚而入占领思想阵地,并迅速受到士大夫的认可。

与玄学相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推进了佛学的本土化发展,扩大了民众基础。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盛行,不少的君王成为佛门弟子。玄学也因此衰落,分裂为道教、佛教,并独立发展形成派系。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成为国教,全民向佛,达到鼎盛。道教成为李世民的国教,老子是被称为李唐始祖。儒学、道教、佛教平行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到宋朝时期的理学以及明朝时期的心学,是形成了儒学为主体与佛教道教的再一次融合,发展成为宋明理学,使儒家思想再一次成为王朝的统治地位,是新时期的升华和飞跃,是儒家思想真正替代的道教、佛教,一统思想领域,吸收了更多的佛教、道教的道义、哲理,丰富了内涵和外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的指导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末三国各种思想的兴起和融合
佛_儒_道与玄学
经学家发起的玄学思潮,曲解了道家,成就了佛家,边缘化了儒家
浅谈佛学的流入,对中国思想的影响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讲座文稿)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通论(魏晋南北朝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