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13个地级市的市名由来

1、十堰

堰,意为拦河蓄水大坝。“十堰”作为地名,其得名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

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载有:“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

说法二:

始于清朝中叶。因居民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堰十处以便灌溉,十堰由此得名。

1967年,因建设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需要,成立十堰办事处。1969年,十堰办事处撤销,设置十堰市。1973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

2、襄樊

【水驾山而上为“襄”】

《方舆记》:“谏水亦名襄水,荆楚之间,水驾山而上者,皆呼为襄。襄,上也。犹《书》所谓怀山襄陵也。” 这里“驾”意为超出、(驾)在……上面;“上”意为漫上、冲上;“襄”为动词,意为逆流。“水驾山而上”意为水沿山麓从低处向较高处漫流逆行。 “陵”为名词,意为大阜、平丘、低台地;“怀山襄陵”,指浩大的洪水逆行漫滩、沿山麓荡涤逆行、决越低阜。《襄阳县志》曾描述襄水为“城西南诸山水所汇,每岁夏秋泛涨,民地万余亩辄为泽国,渠渐淤塞,遂致冲及城濠。”

这就是说,古襄阳城南、西南一线,古时候经常涨水,涨水时水沿山麓从低处向较高处漫流逆行。“水驾山而上者称之为襄”,故襄阳古城南、西南的水为“襄水”。“襄水”本来是泛称逆行而上的水,后来专指古襄阳城南的水。 襄水名称由此而来。

清同治《襄阳县志·山川》云:“襄水,则凡西南诸山所出之水,由长渠入汉者皆是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地名词典》“襄水”条:“襄水又名襄渠,今名南渠。”

补注:南渠,源于襄阳城南扁山(古称柳子山)西麓的泉水坑处(今尹集凤凰村太山庙,有数孔泉眼,俗称“活水窝子”,终年涌水不断),泉水沿宋家包北侧,经转子山、关路口北流,汇磨旗山东麓杨家岗流出的泉水,继续北流,经麒麟店汇孙家冲所流溪水,进入营盘,汇虎头山冲所流溪水,东流经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郑家山,绕岘首山向南流,于观音阁旁注入汉水。

【襄水之阳曰襄阳】

有了襄水,襄阳名称的来历迎刃而解。 中国古代以方位给城市命名的约定原则是:“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出自《尚书·禹贡》)。 按照“水北谓之阳”的原则,在襄水北面的城,理应叫“襄阳”。

《汉书·地理志》南郡“襄阳”条下颜师古注引东汉人应邵语:“在襄水之阳。”郦道元《水经注》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

襄阳之名由此而来。

3、随州

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据战国时史官撰写的《世本·作篇》记载:“随,作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宋衷注:“随,女蜗氏之臣。”由此可见,“随人”不仅是远古时代创制笙簧、酷爱歌舞的氏族,而且还是“女皇”女蜗氏的“臣子”、“诸侯”或后裔,为女娲氏、神农氏、烈山氏同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是时,“随人”先以“兕”为图腾(“兕”即“犀”之异名,“兕属雌,犀属雄”)后又演变为崇拜“豕”图腾,是生存、繁衍于南方大洪山的土著氏族,赖以渔猎为生计,后来扩展至桐柏山区。其中一支族“烈山氏之子曰柱”,“烈山泽而焚之”,开创了原始农业和饲养业,故又崇拜“牛”“豕”图腾,至今随州地区仍保留崇敬“独角兽”(即“兕”)“猪头插筷子”(即祭祀烈山之子柱)的习俗。

随氏族日渐发展壮大,其中一支族随为帝向北扩张。虞夏至商初,随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国。同时,从商代中期至战国末期,先后在随境有“厉”、“随”、“唐”三个诸候国建置都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随”、“唐”封建随境。

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北周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改郡为随州。仍为随州。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

197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原随县城关镇和北郊公社为基础,设立随州市,与随县并存。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164号文通知,撤销随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11月20日,县、市正式合署办公。1991年8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45号文决定,把随州市的发展列入全省统筹规划中,各项计划指标直接单列。1994年11月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152号文件通知,随州市由省直管县级市。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改名曾都区,隶属地级随州市;代管广水市。2009年,国务院批准随州市重新设立随县,即在原随州市曾都区(市政府所在地)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随州市管辖随县、曾都区,代管广水市。

4、宜昌

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曾是“楚之西塞”,一度为国之边陲,多“蛮夷”聚居,加之东晋夷陵县西陵峡黄牛岩至黑岩子一带是险峻地带,故祈求“宜于国运昌盛”之意,因而得名宜昌。
宜昌原名“彝陵”、“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长江到了这里就平缓了,山到了这里也变成丘陵了,当然是相对上游而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宜州。

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1912年,东湖县改为宜昌县。1949年,将宜昌县城及近郊分出,设置省辖宜昌市。1979年,宜昌市升为地级市。

5、荆门

荆门地处湖北省中部,汉江与漳水之间。唐置荆门县,以境内荆门山得名。据《荆门直隶州志》:“荆门山即虎牙关,唐尉迟恭筑。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

汉置当阳县。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置荆门县。宋建荆门军,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79年析荆门县城关镇及近郊置荆门市,属荆州地区。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

6、孝感

孝感的地名来历自然和孝分不开,历史上,这里的人因为孝子多而文明全国,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为此地“孝子昌盛”,朝廷将县名取为“孝昌”。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分安陆东境建孝昌县,因孝子董黯立名”。清康熙《孝感县志》载:句章(浙江慈溪县)董黯,亦尝流寓孝感,墓在邑北百二十里,唐吏部尚书徐浩题其碣曰:“汉孝子董黯之墓”;《湖北通志》亦载有“(董黯)后侨寓孝感,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

在将近500年后的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因为孝昌县的县名的“昌”字犯了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是根据汉朝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的名字为孝感县并沿用至今,这便是孝感的地名来历。

7、武汉

武汉名称的来历是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从此定名为“武汉”。武汉即为武昌、汉口、汉阳的统称,武昌、汉口、汉阳又被称为武汉三镇。

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8、鄂州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1914年改为鄂城县。1960年,鄂城县改为鄂城市,第二年撤市改县。1979年,成立县级鄂城市。属黄冈地区。1983年,鄂城县、鄂城市撤销,设立地级鄂州市。

9、黄冈

黄冈的地名,来自于黄岗山,相比于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黄冈作为地级市,还是很年轻的。历史上,这里真正的“老大”,她的名字叫做黄州。这里黄冈和黄州的关系,颇有后来者居上的感觉。

不论是黄州的黄还是黄冈的黄,她的起源都是一致的,并且非常久远的。历史上,在今天的黄冈市部分区域,这里曾经拥有一个国家,可以理解为袖珍国家,毕竟春秋时期这种小国家是又多又不起眼,这个小国的名字就叫黄国,我们现在称之为古黄国。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曾经一度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称为黄夷,是东夷的后代。黄国最早在史书中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也就是公元前704年。

到了公元前648年,黄国被南方大国楚国所灭,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无奈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以示不忘故国,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便是古黄国人的后裔。

隋朝开皇十八年改南安县为黄冈县,治所在今天的新洲县,为黄州治所。因黄冈山得名。《元和郡县志》黄冈县:“因县东黄冈为名。”后又改黄州为永安郡。唐朝时又改回了黄州。之后的宋元明清基本在没有改变,直到后来设市,黄冈代替了黄州,成为地级市。

10、黄石

黄石成为市名,跟两个镇有关——黄石港和石灰窑。

据《太平寰宇记》载,东汉末刘勋于黄石港筑黄石城(一名流圻垒),因有港西入严家湖(今花湖),故名。清《一统志》载:“黄石城在县(大冶县)东三十里,一名流圻垒。《江表传》孙策从兄贲、辅于彭泽破刘勋,走入楚江,闻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至流圻,筑垒自守。”

石灰窑因昔居民多以烧石灰为业,故名。明嘉靖年间(1540年)《大冶县志》载:“此处有石灰生产”。一说因境内瑶山而得名。清《一统志》谓:“瑶山,在县东四十里,俗名石灰窑山。”清乾隆八年《一统志》载:“大冶县设市镇七,保安镇、黄石港市、石灰窑市……”

1938年,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武汉。因黄石处于武汉前沿阵地敌两路进攻中间,又有日本垂涎的优质矿产资源,遭到日军攻打。随后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据《黄石市志》记载,当时日军先后动用舰艇160艘(次),由空军、陆军配合发动进攻。黄石军民与日军激战9昼夜,死伤无数。

沦陷后,黄石人民不畏强暴,为保护矿产资源和遏制日寇扩大侵略的阴谋,纷纷组织游击队抗击日军,一次又一次进行殊死斗争,破坏设备和车辆,多次迫使生产和运输中断。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

1946年,国民政府在黄石成立“资源委员会华中钢铁有限公司筹备处”(后为大冶钢厂),接收日军留下的战略物资。华钢筹备处首次提出了黄石设市的建议,在上报的《黄石市市政建筑纲要》中明确指出:“石灰窑临大江南岸,居武汉、九江之间,为汉冶萍公司之发祥地,西距著名产铁区铁山二十余公里,而附近产煤亦多,石灰石则随处可采,故又为水泥原料之出产地,西北五公里为黄石港,则大冶及其邻近各县之商货和农产品皆聚散于此,故商业亦颇繁盛。抗战胜利,过去列强所加于吾人之束缚,已无复存在……今后之石灰窑以至黄石港,将成为几个天然繁盛之工商业区,盖可断言者。惟石灰窑原有市区规模过小……故建设新市区,实已刻不容缓。经再三研讨,拟将黄石港、石灰窑连成一气,合称为'黄石市’……”

因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忙于内战,《黄石市市政建筑纲要》终成一纸空文。

黄石建市日为1950年8月21日,这个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市档案馆珍藏的几封泛黄的信笺记录了黄石建市日的由来。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四十三军在国民党起义部队的配合下,和平解放黄石港、石灰窑、铁山,是夜占领大冶县城。

“黄石解放后,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共湖北省委派专员接管,在石灰窑设立工业特区,组建了中共大冶工矿特区委员会,领导黄石地区厂矿、警卫、群众、地方工作;派军代表到华钢、水泥厂、电厂和源华、利华煤矿,发动产业工人和广大市民恢复生产,也就是所谓的军管。”市档案馆副馆长刘远芳介绍,当时,石灰窑、黄石港两镇的常住人口达4万余人(不含周边农村人口),在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都属较大规模,中央对黄石地区的生产恢复十分重视。

1950年4月,中共中央中南局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到大冶工矿特区视察。他听取了华钢(大冶钢厂)负责人有关恢复生产情况的详细汇报,并在冶钢工人俱乐部向全体干部就恢复生产、增产节约作了重要讲话。两个月后,李先念提出了将工矿特区改组为市的意见。

“主席的意见:'拟将大冶石灰窑特区改组为市,定名为石黄市,隶省直辖,希即撰办府稿,向上级请求核准为荷!’”1950年6月1日,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秘书长韩宁夫致信省民政厅,转达了省政府主席李先念意见。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南军政委员会(简称中南委)呈报了关于建立石黄市的专题请示,从资源、交通和土地人口资源说明了设市的三条理由,并附界线地图一份。

1950年7月8日,中南委开会研究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请示,决定改石灰窑工业特区为湖北省辖市,定名黄石市。并于12日将会议决定通知湖北省:“所请拟将石灰窑黄石港工矿区合并为省辖市,定名为石黄市一案,业经本会第十八次行政会议讨论,同意合并为省辖市,但定名为黄石市。除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备外,仰即遵照为要。”

“黄石市是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地级市,批准过程极其慎重。在此过程中,因名字是否用'黄石’,曾产生过多次讨论。”刘远芳介绍。

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电告中南委,所请将湖北省石灰窑、黄石港工矿区合并为省辖市(驻石灰窑)并定名为黄石市一节,准予备案。黄石市正式诞生。

1990年,黄石市政府将“1950年8月21日”定为黄石市建市时间。

11、恩施

东晋末,桓元子诞到此筑城,自称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年被废,以此置施州。元代在此实行土司制度,土司驻今宣恩县城,因土司驻地在施州南面,故名施南土司。明代在施州设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施县,次年改称恩施县,意即皇帝赐名于施县。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县、市分设)。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

12、荆州

据《禹贡》记载,荆州为大禹时的九州之一:“荆及衡阳惟荆州”,意思是北起湖北省南漳县一带的荆山,南到湖南省南岳衡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古代荆州的范围,也就是说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省。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因为古代满山生长荆条(灌木),故名)而得名。

1994年,荆州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荆沙市。1996年,荆沙市改名荆州市。

13、咸宁

“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中。《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合,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尚书·大禹谟》中也说:“野无遗贤,万帮咸宁。”意即普天之下全都安宁。咸宁地名的确立,经历了一番曲折的演变过程。

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赵匡胤永安陵讳,按《易·乾象》中“万国咸宁”与“永安”近义之意,改为咸宁县。自此,“咸宁”这方土地的域名正式确立。

1965年6月咸宁专区成立,辖咸宁、嘉鱼、蒲圻、通山、崇阳、通城、阳新、鄂城、武昌9县。1968年咸宁专区改称咸宁地区。1975年11月和1979年11月,武昌、鄂城分别划属武汉市、黄冈地区。

1983年8月,撤销咸宁县,设咸宁市。1998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地区和县级咸宁市,设立地级咸宁市。咸宁市设立咸安区,以原县级咸宁市的行政区域为咸安区的行政区域。12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原咸宁地区的赤壁市由咸宁市代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县级的大冶市有多强大,地级黄石市大部分都是从大冶县里分出来的
湖北东部的这些地级市为何“面对面”、“扎堆儿”,是如何形成的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个城市,其中2个在鄂东,是你的家乡吗?
建国后湖北曾仅辖七个地级单位,以襄阳为最大
湖北三县,不太服所在地级市管辖,有你家乡吗?
“鄂”行政区改革过程(1949—199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