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草学园 | 麻子仁丸合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便秘医案一则
userphoto

2022.12.20 浙江

关注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陈浩彬

患者,女,45岁,因“反复排便困难1月余”于2021-02-22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4-5日/次,伴腹胀,胃口欠佳,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等不适,当时未予特殊诊治。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就诊。刻见:排便困难,大便干结,4-5日/次,腹胀,口苦,头晕,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言语欠流利,自汗出,胃口欠佳,无恶心呕吐,无怕风怕冷,无口干,无颈腰不适,无心慌胸闷等不适,小便调,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舌暗苔白腻,脉沉弱。既往史: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具体诊治不详。查体:腹部膨隆,腹部稍压痛,无反跳痛,无腹壁紧张。

中医诊断:便秘—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西医诊断:1.便秘 2.脑梗死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治法治则:润肠通便,泻热行气,益气祛湿。

方选:麻子仁丸合桂枝加黄芪汤化裁。拟方如下:

火麻仁15g 当归10g 牛膝15g 杏仁10g

白术15g 茯苓15g 麸炒枳实12g 姜厚朴12g

熟大黄6g 桃仁10g 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炒鸡内金30g 麦芽3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二诊(2021-02-24):患者自诉服用第一剂后已解大便,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减前改善,每日1次/日,口苦减轻,但仍有腹胀。考虑患者已能正常排便,予在前方基础上去熟大黄,加入川芎10g行气活血,2剂。
 

三诊(2021-02-26):患者已正常排便,1次/日,已无大便干结,腹胀稍减轻,口苦,腰痛,舌淡红苔白厚腻微黄,脉沉。予外台茯苓饮合苓桂术甘汤化裁。拟方如下:
 

党参15g 茯苓20g 白术20g 炙甘草10g

姜半夏6g 陈皮15g 麸炒枳壳15g 麦芽30g

炒鸡内金30g 桂枝15g 浙贝母15g 巴戟天15g

牛膝15g 紫苏梗10g 桑寄生30g。

2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四诊(2021-02-28):患者排便困难、腹胀已经明显改善,继续予前方14剂巩固治疗。
 

【按】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出自于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该方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临床上使用本方多以大便干结为主症,常兼小便频数。本医案中,该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干结,4-5日/次,腹胀不适,口苦,全由胃肠燥热,脾津不足,无以濡养大肠所致,故以润肠通便、泻热行气为治法。方选麻子仁丸加减。但患者又兼肢体麻木乏力,言语欠流利,自汗出,胃口欠佳,脉沉弱无力,可知营卫不调,脾胃气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若中焦脾胃虚弱,脾胃运化无力,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肌肉无以濡养,故肢体乏力,言语不利,纳食不佳;气虚不固,津液外泄,故自汗出。因此,在前方基础上可合桂枝加黄芪汤化裁。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该方具有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敛汗,温经通痹等功效。同时患者舌暗苔白腻,有痰湿内阻之象,故需兼以健脾化湿之品。两方合用化裁,方中以火麻仁为君润肠通便,辅以杏仁、桃仁、当归、白芍加强君药润肠之效;方用小承气汤(麸炒枳实、姜厚朴、熟大黄)泻热行气通便,当中熟大黄无需后下,以达缓泻之功,防止泻下太过耗伤正气;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化湿;炒鸡内金、麦芽健胃消食,加强中焦运化之力;牛膝引药下行,促进排便;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此外,针对患者肢体麻木乏力的表现,桂枝配伍黄芪能益气、温经、通血痹,寓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生姜辛散温通行气;大枣补益脾胃之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诊便秘好转,予去熟大黄泻热通便,加用川芎以活血行气;三诊患者已无便秘,能每日正常排便,但仍有腹胀,同时兼有口苦,腰痛,舌淡红苔白厚腻微黄,脉沉,可知脾肾亏虚,痰湿中阻,气郁化热,治以补益脾肾、化痰燥湿、行气清热。方用外台茯苓饮合苓桂术甘汤化裁。方中用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茯苓、姜半夏化痰燥湿;陈皮、麸炒枳壳燥湿行气;紫苏梗行气和胃;炒鸡内金、麦芽健脾消食,加强中焦运化以助化痰湿;巴戟温补肾阳;牛膝、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浙贝母清热化痰;桂枝通阳行气;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益脾肾、化痰燥湿、行气清热之功。四诊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守方加减巩固治疗。方证相应,用药丝丝入扣,故疗效显著!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怎样治疗便秘?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糖尿病方
脾胃系病证——1.便秘
丢掉泻药开塞露!多位名医案例,一起和便秘说88!
常用经方方证概括
(8)常用经方方证的关键词及抓手(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