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权威关键词:

    广东开平的碉楼是村落中修建的一种具有防卫功能的多层塔楼式建筑。这些雕楼与周围的乡村景观和谐共存,体现了中西建筑结构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绚丽的融合。

——世界遗产委员会

知识卡片:

◎名  称: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地  点:广东省江门市

◎始建时间:明代中后期

◎相关数据:现存1833座,收入遗产的为20座碉楼。

◎遗产类别:世界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2007628

坐落在广东省开平市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由多组用于防卫的多层塔楼式乡村民居而形成的村落。开平碉楼的建筑装饰巧妙地融合了复杂而灿烂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表现出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开平侨民在南亚国家、澳洲以及北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海外开平人与其故里的密切联系。

在广东开平地区“无碉楼不成村”,鼎盛时期开平碉楼可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数量多,建筑精,风格多,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罕见。收录进世界文化的遗产的是四组共计20座碉楼,是村落群中塔楼的代表,代表了近五个世纪塔楼建筑的颠峰,也展现了散居国外的华侨与故土之间仍然紧密的联系。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土楼)及石楼四种,其中以石楼最为少见,石楼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十分坚固耐用。按功能,开平碉楼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和更楼,以居楼为最多。由若干户人家共同兴建的众楼,为临时避难之用,众楼是出现最早的,现存473座;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的居楼,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现存1149座;以及出现时间最晚的更楼,为联防预警之用,现存221座。


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建筑上部最具表现力的造型,中外建筑元素被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欧式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元素与中式建筑的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等相碰撞形成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是千姿百态。


根据上部造型,开平碉楼可以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从不同的建筑造型可以看出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当地侨民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碉楼上。


开平碉楼的兴起是与地理环境和社会治安密切相关,碉楼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以避盗匪”和走避洪水。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的“四不管”之地,开平地区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纵横,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非此则牛猪谷米不能保存,妇人孺子不能安睡,故合数家或数十家建一楼”。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可以抵御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诸多细节都是围绕着“避盗匪”。


碉楼与周围的乡村景观和谐共生,见证了明代以来以防匪为目的的传统建筑最后的繁荣,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同时也是中国华侨文化的典型的实物代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
广东13|开平——开平碉楼与村落
江门开平1833座废弃的碉楼 走进《让子弹飞》黄四郎宅
开平篇之《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与村落【粤中寻古】
开平碉楼-散落东方的西式“城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