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39陈何芳,潘慧:应用心理研二女学硕S01有何实习体验

      在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访谈中,S01分享了她的经历。下文以本人自述的方式,呈现S01心目中实习的缘起、一次经历、二次经历、实习收获,以及实习感悟。

缘起:因就业出路过窄而放弃了读博想法

      我本科学的是地理专业,就是因为喜欢心理学,所以考研就决定跨考了。当时我想在心理学专业做一些研究,甚至有继续读博的想法。

  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准备读博了,觉得不能仅仅依靠兴趣来学习。我感觉研究生的学习更多地是注重偏向的学习,是分研究方向的,内容非常狭窄。它并不像本科的通识教育,可以在专业里面学很多东西,对人的发展都比较有用。所以,随着学习内容“越来越窄”,我慢慢失去了读研的初衷,已经找不到当时喜欢心理学的感觉了。

  不过读研也让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另一个东西,那就是做问卷。我们平常会做一些数据处理,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这个是我比较喜欢,也愿意去学习。

      放弃读博是个渐进的过程,也受外在因素的影响。研一寒假在家里,我思考了自己的未来,也和很多人进行了交流,觉得无论读博还是做调查,本身并不能直接让我有饭吃。所以当时我决定放弃读博的念头,想要尽早就业,给家里一些经济支持,而不是让父母继续供我读书,还承担就业越来越难的风险。

首次:猎头岗位负责简历筛选和电话洽谈

      放弃读博念头之后,我就开始谋划实习的事。我知道如果想要找到工作,之前最好是有实习经历或相关体验。所以在研一暑假,我就找了第一份实习工作,是门槛特别低的猎头岗位的实习,断断续续做了三个月,主要工作就是筛选简历,再打电话洽谈。

      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我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实践工作,身上的“学生气”很重,也没有考虑过自己会去公司,就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当时带我的领导也很好,待人特别亲切,给予我很多肯定。我每天做汇报的时候,他都会给我很及时很中肯的反馈,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所以整个实习的体验就是挺开心,虽然工作内容比较平淡。

      当初选猎头岗位是听了师姐的建议。她说如果未来想做人力资源管理,就需要从猎头做起。我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没办法找到直接对口的实习岗位,只能找类似人力资源这样的方向了。其实我也曾在一个高中上过一个学期的心理课,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去公司找一份实习,去见识一下新领域,体验一下新工作。

再次:地产公司负责签合同及做各种表格

      在研二下学期,学位论文开题之后,我找了第二份实习工作。我当时通过网络渠道投简历,由于开始得比较晚,找的没有那么顺利,心理也挺有挫败感。最后去了SN,是我并不是特别想去的一个公司。但它毕竟是互联网企业,发展趋势比较好,我想去了解一些做开发、做后台的岗位,看看具体需要做些什么,我能否胜任。

      在实习的前期都是打下手,当时我的热情还挺高的,想从这份实习中获得一些技能性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拥有一份能够写进简历里的实习经历。但是最终我在SN地产的实习内容,主要就是劳动关系管理,具体来讲就是签劳动合同、做签到、做考勤,还有做一些其他需要的表格。

      总体而言,这份实习的难度不算大,但对我的挑战其实在工作之外。就像我导师说的,我的性格不太适合在企业工作。一方面是我比较温吞,喜欢把一件事慢慢做好,但是在企业里,做事都要追求效率,不能慢慢做。另一方面是我不怎么喜欢跟人打交道,除了聊得来的熟人,其他的我基本上不说话。我记得实习的第一天,整个上午我动都没动,内心特别焦虑,第一个月我都是适应职场的社交,整个人都在进行调整。

收获:软性实力有提升且能忍耐时间消磨

      实习收获更多的是软实力的提升。因为我自身的性格并不是讨领导喜欢的那种类型,在实习中我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必须努力改变自己,尝试着多跟别人去沟通和交流。比如之前做工作的时候,我可能整个工作完成了,才去做一次总结汇报。但现在我学会了及时汇报,因为领导更希望看到你的进度,掌控你的节奏,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

      实习对我的交往观念也有提升意义。它让我认识到,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要与他人打交道。同时我也发现,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就是那种积极的、温暖人心的话,并不需要刻意的赞美,就能让自己开心,别人听了也开心。所以说,这份实习并不是没有意义,虽然我的工作技能并没有多大长进,但是这些软性能力还是有所提升的。

      实习也让我学会了忍耐。在实习了一段时间,新鲜劲儿过去之后,我也比较纠结,觉得自己碌碌无为,做不下去了,就跟师姐吐槽。但师姐说,别的工作也都是这样的,工作不像学习,学习就会有收获,而工作会有很多时间是被磨掉的,感觉没有收获就是一种常态。

感悟: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而忽略掉兴趣

      我既然放弃读博念头而选择就业,就要好好实习,积累经验值。找工作肯定是“专业相关”更有优势,但招聘市场上极少有“应用心理学硕士”的招聘信息,其他的岗位基本上只有销售类型的不限专业,而我恰恰并不适合做销售。所以未来求职中,我还是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多做尝试,以它为起点,后面再走一步看一步。父母其实一直都希望我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比如当老师。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他们应该也能接受,并且导师也是支持的。

      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尽早拥有成熟的思想。对于那些因为兴趣而跨专业考研的本科生,我想提醒他们要尽早弄清楚状况,想清楚后果。因为很多时候一心想把兴趣爱好变成读研的专业,很容易会丧失本来的喜爱,就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大学期间思想成熟又需要高中阶段做好启蒙。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开设。至少要让高中生知道,大学是要分专业学习的,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职业人,最终接受职场的挑战。说得再远一点,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向孩子灌输错误观念,比如上大学就轻松了、不用好好学习了,这些都会误导学生的发展。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资深猎头是如何进行背景调查的?
职场:你被背景调查了吗?
你爱的人不一定爱你,你爱的职业你能追上!
别天真了,找工作压根不用招聘软件!
五招提升面试精准度十倍
一个应届生的“校招困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