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90梁木凡:学校道德情感教育如何增效

  学校情感教育具有其德育意义,反过来说,如果情感教育缺位,可能会造成道德冷漠、恶性竞争等不良道德现象,也会造成学生的情感缺失,对个人与班级建设均有不利。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确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目标。根据朱小蔓教授的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理论,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恰切回应,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每个环节,获得每个阶段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感品质。下文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教师教育”和“校风营造”四个方面,阐释学校道德情感教育如何增强实效。

润物无声:学科课程培养对于学科的情感

      “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1]”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寻自身和学生的情感共鸣点,并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其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在对情感教育进行开展时,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特色,师生共同构筑本节课的情感价值。[2]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教师个人性情、教学风格如何迥异,教师对其学科、对专业的是否挚爱,都会被每一个敏感的学生感知,教师个人要在教学过程中传达对这门学科的情感,借以增进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情感。

浑然一体:德育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情感化

  方晓波教授将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属性定位为“认知主导型、情感驱动性、行为外显化”。从“道德情感驱动”角度遵循道德情感教育原则,必须坚持德育课程生活化与活动型的教学模式;坚持综合化与认知型的教学,进一步充实和强化法治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提升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水平;坚持情感化与整体型教学,发挥道德情感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将道德认识付诸主体行动。情感是联结法治与道德的桥梁,道德与法治课一定要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建构真实的言语需求。同时要提醒学生,在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还要运用法治思维,判断我们的言行是否尊重了他人的权利,是否是法治行为,而不是盲目地表达道德情感[3]。

教师垂范:在职前职后阶段提升情感素养

  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缺失,也是导致学校道德情感教育缺位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师范生教育与教师职后培训都需要对教师的情感维度予以重视,培训课程需要起到“帮助教师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发育特点、表达与理解方式等有基本的认知”、“使教师了解情绪情感对于儿童学习、儿童价值观形成,以及人格个性形成的深刻关系”,“培养自己与学生建立积极情感交往的愿望及能力”的三方面作用。另一方面,于教师自身,教师需要形成提升情感素养的意识,提高情感表达能力。首先是一个上位目标——注重情感品质的提升,消除育人过程中的消极情绪;其次是实现情感素养提升与情感表达的实际措施——在教师的团队合作中提升对学科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对学生的认知,进而深化对学科的感情,自我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提高对学生情感需求的敏感度;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体验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帮助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情感调适和应对的策略[4];在学校管理和文化环境中,通过对文化素养的提升,间接助力情感素养与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氛围营造:班级和校园加强情感文明建设

  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展和提升,人的情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学校与班级中的情感教育就是要为个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情感文化氛围,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将孩子的交往、信念、尊敬、同情、悲哀、快乐、爱和互助等情绪情感汇合在一起,便会促成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美丽,也就是形成一种“情感文明”[5]。小到一个班级,大到整个学校,形成的情感氛围会影响场所中所有学生的情感状态,而良好的情感氛围又依托于学校与班级积极情感文明的建设。这不仅对教师的情感文明素养提出了新标准,也给予了学校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德育实践以新要求——学校要积极创设丰富的条件和活动以促成情感文明的建设[5]。毕竟道德情感教育讲求一个“体验”,也就必然有了对情境创设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与科尔伯格认知性道德发展理论中“虚拟的”道德两难情境相比,道德情感的培育所需的情境更偏重于实际的,可进行道德行动,可具身体验的。学生们在这些真切的情境中可以释放、转化和发展自身的抽象情感。在说完道德情感自身的要求后,从道德认知的角度来说,学校教育也要重视个体的脑培育。通过帮助学生分析、认知理性的情绪情感来促进大脑皮层的发展,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增进个体情感的沟通和感性思维的培养[5]。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在学校情感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在学校建立的情感文明环境下,学生能够切实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动的共同发展。

  德育的魅力在于,它不仅具备理性冷静的道德知识,还应有道德情感予以调温,这样形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才是有人性的,有“温度”的。把情感培养作为德育核心追求目标,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6.

[2]毛新华.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文学教育(下), 2022, (1): 182-184.

[3]方晓波. 道德情感教育原则述略——基于德育课程的视角[J]. 中小学德育, 2018, (4): 58-60.

[4]张弛.教师情感素养的价值缺失及本真回归[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9):20-22.

[5]张聪. 情感教育视阈下的班集体建设:一种教育人学的思考向度[J]. 中小学班主任, 2021, (1): 17-20.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思考
迎园教育集团理事长、迎园中学校长祝郁:回归教育本原 提升德育品质
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感 王慧
让孩子的童年看见风景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纲要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