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书有益)吴用:生逢乱世,我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

往期精彩,想看的,请毛起点下面链接

(启书有益)林冲:生于体制,死于江湖,这人间,不值得

(启书有益)水浒传:打老虎是个技术活

(启书有益)不给你面子,丹书铁券就是一坨废铁

(启书有益)潘金莲:回不去的青春,得不到的幸福,这人间,不值得

(启书有益)西门庆是怎样炼成的

(启书有益)戴宗、燕青:对不起,我们其实是间谍

(启书有益)杨志:其实,我是一个倒霉蛋

(启书有益)孙二娘: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启书有益)卢俊义:啥都不说了,我郁闷得很

(启书有益)段景住:作为梁山泊全班倒数第一名,我压力很大

(启书有益)鲁智深:我的幽默,你不懂

(启书有益)时迁:大哥,我感觉自己有点冤

宋大哥死了,是被朝廷中那几个明目张胆表现的烂贼给害死的。

吴用悲痛欲绝。

报仇是不行的,对方力量太强大。躲避是不行的,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处。难道上梁山重操旧业?也是不行的,老窝遭端了,实力已经削弱归零,再拉山头造反,要遭杀头。

人间已经严重不值得。思来想去,唯有以死明志。

吴用约了花荣,各自找了三尺白绫,在宋江和李逵的坟前,长叹一声“大哥,兄弟来陪你喝酒打麻将了!”然后从容自尽。

在勒住脖子的那一瞬间,吴用竟然没有感觉到一点痛苦,反而有一丝快感,生平的一切,如同放电影一般,闪过眼前。

他想到了自己读过的万卷书,走过的万里路,还想到了那几乎不轻易展示的绝杀武器,两条铜链。

他想到了自己曾经为天王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搞定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他想到了当年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自己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

他想到了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自己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他想到了在破连环马时,派鼓上蚤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他想到大哥宋江在闹华州时,自己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

他想到了自己和大哥宋江一起被朝廷招安,还被授予武胜军承宣使。

……

有钱又如何?有功名又如何?有利禄如何?

无兄弟,终归是,梦一场。

人间不值得。吴用闭上了眼睛。


当年,晁盖先投奔梁山,继而混成梁山老大,既有林冲的帮助,又有吴用的支持。二缺一,晁盖的人生都会改变。

吴用的才能,在刚出场就显露了出来。虽然不是自带背景音乐。

智取生辰纲,从人员安排、分工到如何实施,基本上都是吴用的主意。

“赤发鬼”刘唐给晁盖汇报生辰纲的重要线索后,吴用就对晁盖说:“这个是好事情,但是人多了搞不成,人少了也搞不成。你宅上空有那么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你、刘唐、我,严重差人。就算是你们牛逼完了,本事上天,要摆不平,至少要有七八个人,才能搞事情。多了也要不得。”

显然,吴用比晁盖要想得多。

单单是“指漏眼”,显然不是一个军事的优秀作风,吴用还提出了人事安排意见:“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并对晁盖说:“他们是一般请不动的。兄弟我亲自去,凭三寸不烂之舌,搞定他们入伙。”

吴用赶到三兄弟居住的村上,一阵闲聊,气氛搞融洽了后,逐渐引入正题:“目今朝内蔡太师六月十五过生。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了十万贯金珠宝贝。反正是贪污所得,不义之财,给谁用都是用,我们也可以用,大家有啥意见?”

“这能有啥意见,干就完了。”阮家三兄弟更加耿直。

“七星聚义”商议此事时,晁盖说:“吴老弟,我们是来硬的还是来软的?”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随便操,软硬都行。来,我给你们讲下方案,那啥那啥那啥……”听得晁盖颠着脚道:“好妙计,厉害了兄弟,还真是智多星,我佩服!”

事实证明,吴用之计是高明的。

施先生在《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详细讲解了吴用一伙假装商人,用药酒迷昏送生辰纲的物流保安公司,成功转账支付的故事。


晁天王高兴时,表扬吴用说,“谋略敢欺诸葛亮”,其实有些吹牛的成分。

从见识上看,诸葛亮卧居隆中时,就绘制出了“西川五十四州”图,提出了以西蜀为根据地的方针,预见到了三分鼎力之势。吴用基本没有提出什么纲领,缺乏远见性。“替天行道”这一政治纲领,倒是宋江上山后提出来的。

这样看来,吴用应该进入不了政治家、军事家之列。

从兵法上看,诸葛亮精通兵法,使用计谋得心应手,很少折损大将。吴用用兵用计却较为单一,如打祝家庄、打曾头市、取大名府,直到征方腊,用的多是先派人做内应,从里面闹起来,再举兵里应外合而取胜,不像诸葛亮那样熟知用兵之道,随机应变,机智多谋。

从学识上看,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学多才,而且奇门道甲之类也颇有研究。这一点,吴用更是无法相比的。

另外,在口才、气度等方面,其实吴用也根本到不了诸葛亮那个档次。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武夫莽汉一大群的梁山上,吴用还是发挥了不少智囊作用的。他对梁山的贡献,不可抹杀。

梁山泊林冲火并王伦,吴用的作用不容忽视。

施先生在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中,进行了精彩描述。

天王晁盖依吴用之计,劫取了生辰纲,惊动了官府。上边发布通缉令,要缉捕晁盖、吴用等七人。多亏宋江快马报信,晁盖等人才得以潜逃。打退了官兵后,投奔梁山入伙,躲避官府的再次追捕。

时任梁山舵把子王伦晓得晁盖这一群人犯的是弥天大罪,又将何观察带得的官兵杀得落花流水。晁盖诸人之智勇,都让王伦暗吸了一口冷气,骇得不敢发言。

王伦当夜安排晁盖等人“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伏待”。对王伦的安排,“晁盖心中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

吴用到底是吴用,在智力上要超过晁盖及“三阮”一大截。

他通过察言观色,看出了王伦的真实心理,估摸出了林冲的态度。这是吴用较之于晁盖的高明之处。

因此,对晁盖的那一番话,“吴用只是冷笑”。对吴用的冷笑,晁盖显然懂不起,问吴用:“兄弟你几个意思?”,吴用解释道:“大哥太耿直,你觉得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

在晁盖认真懵圈之际,吴用进一步道出想法:“哥,你看他和你吃饭的时候,乐呵呵的,然后听说我们杀了不少官兵,惹了祸,脸上就挂不住了。虽是口中应答,但心里好生不然。他如果想收留我们,就应该解决我们的编制和职位,你看那杜迁、宋万这两个,粗鲁得遭不住,只有那个林冲,感觉还靠谱。我感觉林冲对王伦不爽很久了,给我个机会,我让他们搞内部斗争。”


这就是吴用的聪明之处。

被“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上山,到山寨“大吹大捕摆宴席”招待,直到“饮酒中间”每个人的表情神态,吴用都留意观察,并且观察得细致入微。

他通过对每个人不同神态进行分析,据此对各人的内心世界做出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认识,进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一点很重要,也很关键。

吴用看出了林冲的不爽,这才在第二天林冲来访时,欲擒故纵激怒林冲火并了王伦。

如果说林冲本来就有火并王伦的想法,那么,吴用的“妙策良谋”无疑对林冲的心中之火浇了一把油,加快了林冲行动的步伐。

跟操社会的混,不耿直,根本混不下去,要出人命的。

大家要以为林冲要做大做强,其实不然。林冲砍了王伦后,推晁盖坐上了头把交椅,吴用为军师“执掌兵权,调用将校”,坐了第二位。

这个时候的梁山,共有十一位头领,七八百名士卒。可谓“交情深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

王伦,造孽死了。

王伦外号白衣秀士,虽然读过书,却只有书本知识,缺少谋略和独立的思维能力,更不会知人善用,最后落个可悲的下场。山寨被人夺了,连命都丢了,岂不可悲?

其实,对于晁盖几人投奔梁山,王伦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办法,即下手杀了他们。这样,既消除了他们对自己的威胁,又能吃个“二馍”,把晁盖他们劫取的生辰纲据为已有,充山寨之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随便换一个脑筋不秀逗的人,都能想出摆平晁盖的办法。

晁盖等人在梁山,无论如何都没有优势,他们六人上山,吴用以外仅五人能打,而王伦在自己的地盘上,又有林冲、杜迁、宋万等高手,要搞定晁盖等人,算不上什么难事。明的不行,怕自己人受伤害的话,可以下暗手,或在酒里下药,毒死他们。或在周围暗伏刀斧手,请他们入席,乘其不备先下手为强,除掉他们。这些,都是办法。

然而,天真王伦没有这么做,甚至想都没想。

他的意思,只想送晁盖等人下山罢了。可王伦忽略了两点:第一,晁盖、吴用他们其实已无处藏身,被迫无奈才投奔他的。如若不留,他们势必会运用武力雀占鸠巢。第二,他也曾在林冲上山时为难过林冲,再用同样的办法对待晁盖等人,却没有考虑心里本来就不舒服的林冲会怎么想,怎么做,毕竟人家都是练武的,“英雄爱好汉”嘛!

在林冲眼里,王伦算个叉叉。

王伦死在了书生气上。从古而今,许多书生成不了大器,成就不了大事业,根本原因就是书生气太重了。书生气重了,自然便不知道某些显性的、隐性的规则,更不知道遵守这些规则,并以规则来行事。

王伦的悲剧,实则也是书生的悲剧。

晁盖是一个保正(村主任),虽然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他终究乃一介武夫而已,既缺乏精神上的感召力,又没有过人的谋略。

可以说,晁盖等人从劫取生辰纲,到上梁山遭难,再到晁盖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仅凭几个有拳脚功夫的好汉根本不行。

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避难上梁山,是吴用的主意;王伦的态度,是吴用看出来的;林冲火并王伦,也是具用的心机。

没有吴用的出谋划策,一切都可能会成为另一番模样。


梁山的基业是晁盖开创的,但梁山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直至最终成为大宋王朝的心腹大患,却离不开宋江的努力。

宋江上梁山,经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宋江却积聚了很大的人力资源。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流亡江湖,结交了柴进、武松、花荣、王英等好汉;白龙庙小聚义时,又增加了李逵、戴宗、李俊、张顺、张横等人。上了梁山后,宋江自然威望甚高。

那个时候,水泊梁山共有四十位头领。而这四十位头领中多数要么是宋江旧识,要么是追随宋江上山,与宋江关系最为直接。

宋江上山后,晁盖便要请宋江坐头把交椅。

施先生在《水浒》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写了这一段:到了聚义厅上,“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宋江那里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进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坐?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晁盖道:'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

晁盖属于爽直的人,感恩于宋江当初的救命之思,也许是一片诚心。但宋江心思却比晁盖复杂得多。他想坐,只是不能坐。

虽然当时在梁山上宋江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晁盖,但刚刚上山就坐了第一把交椅,难免引起众人非议,也不足以让人完全心服。除了拒绝,宋江别无选择。

随着宋江上山,梁山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到吴用身上来。宋江上了梁山,吴用的心思发生了变化。

吴用清楚地看到了此梁山已非彼梁山,晁盖和宋江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发生新的矛盾。“一山不容二虎”,而这两虎之间谁更适合为主,吴用自然做了一番比较。

晁盖虽为山寨之主,但仅有豪杰之义和匹夫之勇,宋江则做过公务员,既具有管理水平,又不乏组织才能。比起晁盖,宋江各方面均要强出许多。

吴用是个读书人,他清楚自己的情况:成就事业,不依靠一个有远见、有威望、有雄才的人是不行的。在晁、宋之间,他必须作出一个选择。

可以说,宋江和晁盖相比,宋江的胜利正在于吴用的这一选择。吴用此举,对宋江相当重要。


还有一个人物需要注意。那就是和晁盖一起上梁山的公孙胜。

和吴用一样,公孙胜也是梁山好汉中比较聪明的人。

宋江上了梁山,公孙胜便看到了晁、宋之间暗藏的、难以久融的关系。公孙胜和吴用不同,“一山二虎”他谁也不想倾斜,于是借口离开了梁山。

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写道:“公孙胜思忆老母,对众头领说:……一向不曾还乡看视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暂别众头领,三五个月再回来相见,以满小道愿,免致老母挂念悬望。’”

不久,公孙胜“别了众人,过金沙谁便行,望真州去了”。

公孙胜这一去,便隐姓埋名,再也不与梁山来往。

公孙胜的离开,名为探视母亲,实际上是想避开梁山早晚要发生的政治斗争。按当时的情形,作为出家人,公孙胜的选择有他站得住脚的理由。

晁盖攻打曾头市中箭身亡,在谁为梁山泊之主的问题上,吴用是立主宋江的。尽管晁盖留有遗言,但为使宋江继承主位,吴用的确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晁盖死后,吴用便邀起林冲对宋江说:“大哥,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晁头领是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来日吉日良辰,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拱听号令。”

他又说:“若哥哥不坐时,谁人敢当此位?……哥哥权且尊临此位坐一坐,待日后别有计较。”

就这样,吴用先拥宋江“权居主位”,做了代理寨主。

后来卢俊义上了梁山,抓住史文恭后,按照晁盖遗言,卢俊义当为山寨之主。在卢俊义坚辞、宋江推让之时,吴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他说:“兄长为尊,卢员外次之,皆人能伏。兄长若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的心。”又用目光暗示众头领,让他们表态。这才有了李、武松、刘唐等人的闹腾。

为谁坐头把交椅,宋江和卢俊义分兵打东平、东昌两府时,吴用本来在卢俊义这边。开战之后,吴用反而跑过去帮了宋江一把。吴用的帮助,无疑为宋江先打下东平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宋江当上梁山老大后,吴用更是忠心耿耿,尽心辅佐,扮演好“助手”这一角色。

吴用和宋江始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譬如最敏感的招安的问题,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都竭力反对。在这个问题上,吴用尽管顺从宋江的思想,但却要比宋江看得远,因而他表现得不像宋江那么急躁。

吴用有自己的主张。

施先生在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微宗》中,宋江与众人道:“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今日方成正果!”

对宋江的乐观,吴用不以为然,他笑着对宋江道:“按照我的想法,这次招安肯定搞不成,即便是搞成了,他们也瞧不起我们。我们不如和他们干一架,让他们流点血、死点人,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都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

在迎接陈大尉等朝廷来人时,吴用传令:“你们尽依我行,不如此,行不得。”

正是吴用的主意,这才有了阮小七倒船偷御酒,李逵扯诏请徽宗的事。

送走陈太尉一行人,回到忠义堂上,吴用对宋江说:“大哥,你不要执迷不悟了。招安需要时间的,兄弟们发火是有理由的,朝廷现在根本不待见我们,尽说些扯淡话。我们把队伍安排好,他们早晚带人过来干架,我们给认真他上一课,再商量。”

吴用的安排及想法,看似破坏了宋江的招安计划,实际上他是比宋江沉稳,认为梁山接受招安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担心此时入朝,会不被朝廷重视。

吴用的忧虑,实质是在替梁山考虑,替梁山弟兄的命运考虑。

不管怎么说,这个考虑都是基于梁山接受招安这个前提。这也是吴用忠于宋江的一种表现。

假如吴用站在梁山的立场,为了梁山的前途,他可以不赞同招安,因为朝廷的形势吴用不是不知道。依吴用的聪明,完全能够预见到受招安后的命运。

纵使不征辽、不剿方腊,梁山诸将留在京城,或部分官至别处,命运都不容乐观。

这个道理很简单。想想看,梁山泊败童贯,打高俅,搞得他们很没面子。即使皇上会善待他们,高俅、童贯这些人会答应,会善罢甘休吗?肯定不会。

梁山英雄归顺以后,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最后还不是被高俅、童贯们一一陷害了吗?

然而,吴用终是吴用,他是唯宋江之命是从的。

如果吴用站在宋江反面,林冲、武松、李逵这些好汉必然会站在他这一边。这样,即使宋江力主招安,也未必能够如愿。

在第七十五回中的招安,不就是由于吴用的计策,事先安排好了阮小七、李逵给搅黄了吗?

从接受招安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宋江眼里,水泊梁山不过是他捞取资本的工具而已。宋江其人未必真对梁山有感情。

吴用则不同,从前到后,吴用的所作所为,表明了他对梁山还是具有较为深厚的感情的。

吴用的悲剧,正在于他忠诚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项事业。

如果说,吴用看重并忠诚的是梁山大计,在招安之后至少在征方腊回朝之际,像武松等人那样“脱离组织”,也许命运,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可惜,命运不能假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侃侃晁盖,宋江和吴用的关系
​《水浒传》:寄托着古代文人的快意恩仇
聚义厅排座次,公孙胜看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再无兄弟
晁盖:孤独的天王
如今山寨里好生兴旺——吴用的心机(之二)
宋江喝下毒酒前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山泊真正的老大,并不是他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