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养生·小寒丨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编辑/三木)


2018年

1月5日

冬月十九    小寒(二九第6天)

丁酉[鸡]年  癸丑月  丁酉日   周五  第1周

节气养生

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民谚:“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充分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干冷的日子里,宜挑选不刮风、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适当户外运动,如慢跑、跳绳、踢毽等(但不宜晨练)。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节气饮食


冬季养生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羊肉味甘、性温,冬吃羊肉有补益壮阳、御寒生热、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等功效,也难怪冬日里那么多人喜欢吃羊肉,但要注意外感或内有宿热者忌用。而羊肉最经典的保健食法则是当归生姜羊肉汤,这碗羊肉汤的来头可不小,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产后腹中㽲痛,腹中寒疝,虚劳不足。方歌“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蓐劳匡。亦有加入参芪者,千金四物甘桂姜。功能补养精血,散寒止痛。方中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


时食:金桔、糯米、卷心菜、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进补的好时节。但进补并非大鱼大肉,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来滋补,进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补阴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补阳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风俗食物——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现在到了小寒,老南京也还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寒为阴邪,一般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肺散寒的功效。广州的传统,则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六成糯米四成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健康预防

小寒后天气愈加寒冷,不管是身体健康还是原来患有疾病的人群,都需要格外注意疾病的预防。


需要注意的3类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受天气影响最大。小寒节气以后天气越发寒冷,此时可能出现的寒潮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因素。小寒时节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适应环境,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适当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风口。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时治疗或不注意采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后会诱发支气管炎。所以,在低温天气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应适当调整户外活动时间。


2.肠胃病:此时肠胃病的预防,首先要适时增添衣被防寒保暖,不能要风度不要温度,避免胃肠受寒,不吃生、冷、硬、炸食物,不喝冷饮,不要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其次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温热清淡的食物,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调。整生活起居,按时休息,不要熬夜,适当运动,以便促进新陈代谢,总是待着不动,容易影响到消化系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肠胃病发生。


3.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更高。小寒时节是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间段,这个时候人们需要严密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如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要注意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但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比如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还有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进行。


最后要切记心态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大雪:养生5步走,将“防寒”贯彻到位
小寒节气,到底应该如何养生呢?
??小寒撞上腊八,全家应该这么做!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大雪节气适合喝什么汤, 大雪节气七款防寒保暖养生汤推荐
​小寒始,严寒至,养生正当时
冬季食疗因人而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