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少阳复杂病情-《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129

风寒感冒使用汗法,接着又使用下法,结果导致了复杂的少阳半表半里的病情,治疗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最为合适。

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原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现用:

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6克     瓜蒌根12克    黄芩9克     炙甘草6克   牡蛎6克。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五六日”已经行经一个周期,此期间“已发汗而复下之”,感冒有表证用发汗的办法思路没有错,应该是发汗药方没用准,结果感冒症状没解除,而使用下法则是错误的,这时候病邪已经进入少阳半表半里,无法由少阳之枢外出,出现“胸胁满”,这是由于胸胁内有“微结”,虽然不像结胸证那样的大结,但也使气不得下行,而导致“小便不利”,即小便难,小便少;“渴而不呕”,口渴是津液耗伤的结果,不呕说明少阳的热邪没有犯胃,“但头汗出”是由于热结在上而不在下,故别处无汗而仅仅头汗被蒸而出,“往来寒热”是邪在少阳经,正邪相争,互有进退,导致寒热互见。“心烦”是胆热循经上扰心神,同样体现了少阳受邪,经腑同病的临床表现。可见“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最为合适。

柴胡桂枝干姜汤不像柴胡桂枝汤那样,由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剂而成,不过也含有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精髓。其中柴胡、黄芩是小柴胡汤的两个最主要的药物,清解少阳、解经邪、清腑热、畅气机、清郁火,针对了少阳病的两大主要特征。第二组是干姜、甘草,就是甘草干姜汤,作用是温补脾阳,和解少阳,温补脾阳。桂枝用来通阳化气,调畅、畅达三焦。用天花粉来生津止渴;用了牡蛎散胸胁微结。

陈修园说,此汤达表、转枢、解结、止渴、理中,各丝丝入扣。

郝万山认为,现代临床应用的时候只要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抓肝胆有湿热,肝胆有气郁。象胁痛,要抓症状的话就抓胁痛,胸胁胀满。第二个抓脾阳不足、脾气虚。那就是有便溏,大便溏薄。第三个就抓津液不足的口渴,有口干,口渴。抓这三个就可以用这张方子。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斌伤寒论
【天天送药方】28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 柴芩 瓜牡 桂)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47
学不会《伤寒论》者,皆是伪中医
《伤寒论》经方使用口诀和辩证总结图表
胡希恕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学术思想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