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哲学家,就在我们自己的家里

💚孩子是个哲学家

至今为止,这是一本培育孩子让我拿起来放不下的书,经典的话语句句敲印在心里,让我沉思。如果我能和作者认识,我想我们肯定会属于同一个频道的人,同频共振。

首先,我们都愿意做到以孩子为师。而后,才能踏上这一发现之旅:

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中,学会活在当下;

从孩子的创造性中,学会摆脱命运的牢笼;

从孩子的情绪中,觉察自我的精神状态;

从孩子的纯真中,发现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

从与孩子的交锋中,增强自我意志的力量;

从孩子对死亡的最初思考中,体验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

在我看过的一些书中,有几位父亲让我印象很是深刻。《我的事业是父亲》的温州瑞安的蔡笑晚先生,因为成功的教子模式,六个子女五个博士,其中一个孩子还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人称蔡爸爸为“人才魔术师”;还有知名的华人作家、画家刘墉先生;著名的童话大师郑渊洁先生;以及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等。虽然他们的成就为我们所称颂,但是他们更是在教育子女方面,独特的理念与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在他们作为一个父亲形象时,我发现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陶醉做爸爸,沉醉于其中,活在当下,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而在这本《孩子是个哲学家》作者意大利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孩子教会大人的第一课就是:活在当下。这不只是“陪孩子玩时不看手机”那么简单,他要求我们全心全意地陪伴,而且是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尊重孩子的节奏。

当他三岁的孩子在做过上百次的跳跃时,当他又一次跳跃时,孩子还是把上百次后的这一次当成是最新的了,同样这位父亲和我们一样,能在孩子前三四次还能兴致勃勃,但是过了一会儿,就厌烦了,心不在焉了。但他和我们一样同样是爱着孩子,也曾暗下决心要当一个有耐心的父母。

但是当孩子不断的让你关注他每一次的跳跃,第一百次跳跃和第一次跳跃对孩子来说是同样的重要,都是不可思议的创造,是应该得到相同的关注,但是对大人来说这真的很难,孩子的每一次冒险和创新于我们而言不过是无聊的重复,于是我们开始走神,计划不久之后的午餐,顺便想起下周还要约见的那个秃顶客户。此刻你是巴不得能获得自由,得到片刻的安宁。

这时,孩子便开始像禅师一样教导我们了,他们用频繁的发问和歇斯底里地喊叫不断地把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拉回现实,告诉我们:这一刻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位父亲的伟大在于他的觉悟,他发现孩子是一位严格的老师,指出了我们的所有的弱点,告诉我们,活在此时此地的艺术——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当下比过去和未来更加美好。他写的《孩子是个哲学家》那么贴切,这是一部写给当代父母的精神启示录,以童心为镜,省察成人世界的缺失。

这本书是我在和孩子借书时,在少儿图书馆看到的。我最近发现借教育类的书往往在少儿图书馆能看到更合意更为精品的教育类的书籍,让我受益很多。少儿图书馆是可以借到20本,而其中的六七本让孩子归我借,这是近段时间我的收获。

《孩子是个哲学家》告诉我们父母,原来孩子才是哲学家,孩子带领无所不知的大人重新感悟人生,思考自省反思家长式作风的行为。这位父亲他并没有因为爱一个人的话,把这种关系视为理所当然。他在全新体验与孩子相处的最真实体会,活在和孩子相处时的每一个当下,体悟一个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是个焦虑迷茫的不知所措的父母,这是一本能让你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书,你会发现你与孩子的症结在哪里。在描述的那些生活场景——抓狂、绝望的父母和顽劣、不可理喻的“熊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常常会令为人父母者有似曾相识之感。作者在书中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更听话、如何改正他们身上所谓的“不好的东西”,以此让他们看起来更“正常”。而是将家长拉回到最初的原点,以孩子为参照,发现我们身上也曾经有过、但逐渐失去的关注、纯真、游戏、耐心、智慧、爱和意志等等,这才是真正的陪伴孩子长大,而不是拔苗助长般地过早地叫他们适应成人的世界。他不是以高高在上地以“生活导师”的姿态布道,而是作为一个生活的“失败者”记下自己的感悟。我们做父母很多时候让孩子渐渐变成了缩微版的自己。这让我想起童话大师郑渊洁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作者在书中所说:我们不能刻意成长,它是自然发生的,就像一朵花的盛开或一颗种子的萌芽,然而必须有合适的条件。

在我的那篇《我怎么可能会跟一个“小孩子”叛逆呢?》,有家长问我,你是如何做到孩子不跟你叛逆?具体怎么操作呢?那么我今天借此举几个例子吧,或许您从中会有所启发。

情景一:吃早饭中,孩子吃到最后吃不下了……

家长式作风版:你必须把饭吃干净,不许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懂不?今天你撑也得撑下去!

以孩子为师家长版:宝贝,你真的吃不下了?那也就剩了吧。还是我帮你最后这点吃完算了!饭是不好剩,我帮你把饭吃完,下次给你盛的少些,也怪我盛太多了。

情景二:周末的早上睡懒觉中……

家长式作风版:快起来,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床,早餐没个早餐的样子,三餐被你这懒觉搞得不像样。家没个家规!

以孩子为师家长版:睡吧!多睡,好不容易周末到了,就睡到自然醒吧,睡个懒觉才是最重要的呢能长个!又没上补习班,多睡!

情景三:某天家长在教育小孩……

家长式作风版:你居然还敢顶嘴,你顶嘴你知不知道不孝啊?真被你给气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今天就要治治你!

以孩子为师家长版:说吧!你也说说你的,只要说的在理都不是顶嘴。也可以跟我进行辩论。

情景四:关于补习培训班

家长式作风版:你不好好学,怎么对得起我,都花了不知多少钱,还比不过不上培训班的,成绩考得那么差,真被你气死。

以孩子为师家长版:孩子,我想跟你商量,这门功课你想不想补习培训?如不想,能不能说出不想学的理由,我都会尊重你自己的决定。我们不想给你太多的压力,只要你尽心努力了。

情景五:关于孩子天马行空的想像

家长式作风版:不要跟我尽讲这些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的东西,尽做些不切实际的梦,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才是王道。你看某某家的孩子,你怎么跟人家比?

以孩子为师家长版:哇,这个想法太有创意了,这个梦太美妙了,我要把这个伟大创想记录下来,等等,你再重复一遍你刚才说的,好开心,我有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创意那么伟大。

……

怎样做父母,首先我们愿意学习,同时我们得承认向孩子学习的必要性。最后以作者的这段话和你共勉:慢下来,不紧张,活在当下,享受自己。你有权利不带目的地生活!

孩子是个哲学家,我会弯腰向他请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妈妈们知道吗?“言传身教”错了,应该是“身教”+“言传”
凭什么让孩子实现你的人生理想!
为何要民主型教养?别再打着爱的旗号,干着伤害孩子的事
自私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
[家长课堂]有心而无痕的爱与陪伴
3岁是塑造性格关键期 孩子3岁前一定要改3毛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