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第61条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第61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来应该发汗的,先发汗而后下不为逆,如果先下则为逆;本来应该下的,先下而后发汗不为逆,如果先发汗则为逆也。第90条讲: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本条的下之后而复发汗是在表未解的情况下下了的。因为,这里的复发汗的复是又的意思。又发汗说明表未解,才又发汗了的。表未解当先解表,今表未解而下之本来就是错的,复发汗是错上加错,此为逆也。

《易经》讲:独阴不生,独阳不长。肾脏就是一个独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地方,故知肾脏有水火二脏。水脏主阴,火脏主阳。下之后,下药把寒邪引到下焦,下焦本来就是一个阴寒之地,寒邪入于阴寒之地就会与肾阴水脏相合;同气相求故,即打破了肾脏中的阴阳平衡了。阴盛则阳衰,复发汗,衰阳更衰就会汗出而阳越于外。

第53条讲,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为阴,卫为阳;阴主血,阳主气。昼日烦躁的昼是白天。由此可见,白天烦躁是太阳之气要入阴而不得入阴,是太阳之气协衰阳共争于阴而引起的烦躁。这个烦躁就是正邪交争的结果,是阳不能附着在阴的上面了或者说阴不抱阳。眠的本意是冥目,冥本来指的是黑暗,目是眼睛;冥目是把眼睛闭上以后进入黑暗中了,其引申义在这里是闭着眼睛。这里的烦躁不得眠是说烦躁的连眨眼的功夫都没有,即是特别的烦躁;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特别危险的病。

夜则安静的夜是晚上,晚上阳消阴长,弱阳本来已经无力跟盛阴抗争了,在加之晚上的阴气又协盛阴与弱阳抗争,弱阳在叶无力争于阴了,所以,其人安静。因为,烦躁与安静都是正邪交争的结果。由此可见,本条讲的昼日烦躁不得眠,是第53条的荣卫不和,即是气血不和也。夜则安静是阴盛于阳,即是第53条讲的荣气不与卫气共谐和故尔。第53条讲: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与荣气共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因为,本条已经发过汗了,而且这个病已经不在足太阳膀胱经的太阳之表了,所以,本条讲无表证,即不需要在用桂枝汤发汗了。不呕是无少阳病,因为,少阳病心烦喜呕。不渴是无阳明病,因为,阳明才会口渴。本条讲的无表证,不呕,不渴,讲的是无三阳证。

既然无三阳证,这里的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就是三阴证了。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里的昼日烦躁不得眠是肾阳脱于外,即是阴不抱阳。夜则安静是阴盛与阳,即是肾阴胜于肾阳。由此可见,这里的肾阳极度虚衰,肾阳的亏虚会导致六经中的阳气俱损,肾阴的过盛会导致六经中的阴气过盛;阴气过盛即是寒湿水饮过盛。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要略.水气篇》讲:脉沉主寒,当责有水。《辨脉法》讲:脉微主阳虚。故知本条的脉沉微是寒邪入于少阴肾经中的肾阴而导致的肾阳亏虚。从《少阴病全篇》不难看出,少阴病只可以温补而不可以泻、下或发汗,泻、下、发汗都是少阴病的大忌。

干姜附子汤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的一个基础方。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是针对中焦机枢不利的处方,这些处方中都牵涉到了肾阳亏虚,都用到了干姜附子汤,而且这里面的附子都是生附子。遍观《论》中,凡涉及到肾阳不足的用的是生附子,凡涉及到心阳不足的用的是炮附子。

从脉象上看,干姜附子汤的脉沉微,等同于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的脉象、都是刻不容缓是危证,故与干姜附子汤以解其危。干姜本来是一味暖中的药,在这里有温肾阳的作用。附子本来是一味入肾而兴阳的药。由此可见,干姜附子汤在这里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在用法上是顿服,顿服是一次性的服下。

干姜附子汤(药名即是方名)方:

干姜1两,附子(去皮、生用、破8片)1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必学条文背诵班【坚持打卡第10天】
《伤寒论》113方——干姜附子汤
【国医】经典背诵班《伤寒论》第十三天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干姜附子汤之我见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干姜附子汤证之第61条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70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