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第277条
3、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见《论》.第277条)。
作者:蒋远东
三阴病都会出现下列,严格的说厥阴病的下利是上热下寒引起的;少阴病的下利是因为少阴之脏是水火之脏,邪从水化寒引起的;本太阴下利是脾脏有寒引起的;实际上三阴下利都是下焦有寒引起的,而且,下利的原因都是中焦的气受到下焦寒湿的影响了,源头都在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脾经转气下趋少腹引起的。因为,足太阴脾经的脾脏在中焦,右手寸关尺中的关脉指的就是中焦的脾胃。中焦一旦受寒,脾气就会受少阴水脏的影响顺势而下,手三阴的气跟着下行而下利。这就是第358条讲的:“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为欲自利也”;伤寒四五日是病邪传太阴的时间,下焦有寒,中焦的气跟着下行,三阴必定会下利。唯有太阴下利是一个不自觉的下利;象少阴下利,厥阴下利都是被动性的下利,所以,本条把太阴下利叫自利。
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的角度讲,自利不渴属太阴是太阴脾经中的脾脏受寒了,如果热传到胃了就不渴;从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的角度讲,寒作用在脾脏上面了就不渴,如果是热传到肺上了就会渴。可见,本条文是针对足太阴脾经讲的,不牵扯其他经络,所以,本条讲: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但是,太阴经与其他的经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太阴病也与其他的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少阴下利是自利而渴;厥阴下利是消渴,消渴是消耗水液而渴。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是脾脏受寒了。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只能用温药温之。这个温药指的是理中汤、附子理中汤以及牵涉到少阴用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都叫四逆辈。因为治疗少阴、厥阴下焦伤寒的药与治疗足太阴伤寒的药都是温药,而且三阴伤寒都有关联。所谓四逆辈就像家族中同一个辈分的人一样但是温中焦和下焦的。
本条不点名的推荐了四逆辈中的理中汤,可见,理中汤是治疗足太阴脾经中脾脏有寒的首选方。用人参大补元气,以补下逆之气;用白术温脾阳以破寒邪;用甘草补中;用干姜暖中以除阴寒;理中汤能逆足太阴脾经之虚寒而动。
理中汤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各个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5.6g(克),三两是45克左右)。
加减法:(巧记:下多加术、悸茯苓,寒加干姜、渴加术,腹痛人参,满去术加附,吐多去术生加姜,脐动去术桂一趟)。
若脐(肚脐眼)上筑(跳动)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枝)四两。(加的是桂枝甘草汤)。
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白术能温补脾阳使气上冲,生姜能降逆止呕。见《呕哕下利篇》)。
下(利)多者,还用(白)术。(用白术补脾升阳,升中焦之气)。
(心下)悸者,加茯苓。(胃中停水,茯苓利水多在胸膈之有眚sheng:膈膜)。
渴欲得水者,加(白)术,足前成四两半。(自利而渴属少阴,少阴主水,土能克水,见白术以补脾土)。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此痛属虚寒痛,原理见新加汤,加人参以补气虚)。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干姜暖中)。
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一枚,(加附子以温肾)。
服汤后,如食倾(吃一顿饭的时候),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不要的意思)揭衣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113方——赤石脂禹粮丸
“口渴与否”在六经辨证中的价值(传统医学)
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甘姜苓术汤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11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理中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