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让跑者「避免猝死」数10万跑者推荐阅读!

亲爱的跑者,你们晚上好啊!

这两天看跑圈的内容资讯,我看着有点难受。

今天的标题请允许我夸大些,因为也许大概对你有所帮助。

在这两周,短短14天的时间里啊,国内马拉松赛道上就传出了两则噩耗,难道“猝死”真要成为跑圈2017年终收官话题?

让我们回顾下过去这两周:

1.北京时间11月7日,新乡国际马拉松赛上,一名选手在2公里处倒地,虽经全力抢救仍然不幸离世。这也是在不断加强赛事安全的大背景下,2017年国内马拉松发生的第二例死亡事件。

2.11月20日,重庆和成都的跑圈相关人士确认:在19日进行的2017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中,一位33岁的男性跑者在19公里处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事实上,这已经是2017年有媒体报道的第三起马拉松猝死悲剧。

据央广网报道,根据中国田协的相关数据统计,在近三年时间里,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中已经有超过16人猝死,这些参赛者均是跑步中出现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

在马拉松数量“井喷”式发展,中国田协管理层不断强调注意赛前体检和赛道保障的大环境下,为何猝死悲剧依旧不停,国内赛事还有那些细节可以加强,而跑者们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


当地跑友自发悼念。图片来源:腾讯跑步

有跑友爆料:“今天与另外两个跑友结伴同跑,结果其中一个心脏骤停猝死。

他平时经常锻炼但不跑步,这是第一次跑半程马拉松。现得出一个结论,经常要有氧锻炼,不要来急了,要买块心率表检测,跑步的时候即时检测,太遗憾了,才33岁。”并且随后补充到“老婆和妈妈哭死了”。


国内马拉松赛前体检依旧有问题?

三年来,超过16位跑者先后倒在了马拉松赛道上,这足以引起每一位中国田协官员和马拉松赛事主办方的重视。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田协举办的马拉松年会上,时任田管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杜兆才就强调过:

“过去一年,马拉松猝死事件时有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田协)将把防猝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竞赛组织,引导大众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

而在当时修订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中,将医疗救援的分值定为所有项目中最高的15分。

标准中,不仅具体规定了马拉松赛事要求便携式移动AED心脏起搏设备不得少于1台/公里,金牌赛事固定医疗站不得少于1个/2.5公里,银、铜牌赛事固定医疗救护站不得少于1个/5公里;而且强调了赛前的体检制度。

然而,从这两年的办赛情况来看,除了一些国际锦标赛事严格执行,其余的不少赛事依旧“浑水摸鱼”。

远离悲剧,跑者要从“自我保护”做起

就如之前所说,马拉松是一件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就算是专业的精英跑者,都要经过严格儿科学的训练,挑选合适的赛程和赛道,才能一直参与马拉松比赛。

据国际体育组织统计,平均每5万名马拉松长跑者中会有1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另外,比赛期间因为各种原因被救治的人占到总参赛人数的20%-25%。

而在2017年国内发生的三起猝死悲剧之外,还有超过7名跑者在跑道上心脏骤停,幸运的是,他们最终都被现场的医疗急救人员成功挽回了性命。

这些数字其实都在提醒着每一位跑者,不论赛事的安全保障多么完善,自己在运动中的身体情况,还是需要自己来判断。

正因如此,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前以及比赛过程中,这4大原则应该时刻牢记。

不能盲目参赛

一定要认真参加报名体检,及时发现心血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听从医嘱。长跑和马拉松都不是赶时髦,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虚荣心、赶潮流参赛。

极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没有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从5k、10k、半马到全马的过渡,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参赛,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拒绝短期训练

参赛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

不能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

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不但无法改善心脏功能,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

赛前若身体不适,比如感冒发烧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赛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合理饮食。

欢迎跑友报名参加V越野推出的百日筑基,这是一个很有魔性的跑步班!

 跑步猝死多发生于半马,普遍是男性,平时没怎么系统训练过;

年轻,血气方刚;对马拉松没有畏惧。

从症状体征出现后6-24小时内的死亡称为猝死。但是在运动中常常见到的是在数分钟、数秒钟乃至来不及出现症状就迅速死亡,称为即刻死亡。

从这里就能看出,猝死发生十分突然,有的短短几秒、几分钟就发生,常常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死亡率极高。所以急救跑者、现场医生如果不及时赶到,在黄金4分钟做心肺复苏、AED除颤的话,基本上都是救不过来了。

猝死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两大类,而前者占到了所有猝死因素的75%,因心脏骤停而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有些人是因病理性因素(如患有心脏病)而猝死的,而有些人则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症状的情况下猝死的,“身体本身没有疾病,但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心脏突然停跳导致悲剧发生了。 ”

诱发猝死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长期熬夜、抽烟酗酒、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天气炎热也会使猝死的风险增加。

高温天气下,人体皮肤的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内脏的供血量减少,从而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同时,高温还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此时如果体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体血液的黏稠度会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突发。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时至上午10时。由于此时间段内猝死多发,因而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段”。

猝死前往往会有预警征兆 

虽说猝死具有突发性,很难预料,但多数心源性猝死事件中的当事人,往往在事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有预警症状存在的,遗憾的是这些信息被误解或忽略了。

这些征兆包括:

胸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如喉咙、颈部、背部、左肩及左上肢、上腹部等)疼痛或不适感;胸闷、气紧、气短、头晕、乏力、心悸;

发生晕厥、低血压,或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和四肢手指(足趾)发绀,出大汗等。
在高温时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不要大意强撑,而应及时就诊。

运动性猝死发生虽然很突然,但并非没有任何预警,运动员要学会倾听来自身体发出的信号。在比赛及日常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身体不适的情况,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些身体反应,以为可能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这恰恰增加了运动性猝死发生的概率。如果在近期有比赛的话,赛中会由于现场气氛下的带动,进而引发运动性猝死。

遇倒有人晕倒赶紧心肺复苏 

由于猝死的发生非常突然,几乎无章可循,大多数患者几乎来不及表达不适,或倒地后即使想求助也无能为力。

因此,学会急救很重要。推荐大家报名学习美国AHA急救培训

紧急情况下,判断是不是心脏骤停,重点看两点:

突然意识丧失及呼吸呈叹气样或停止;

大血管(桡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

一经确定心脏停搏,掐人中,摇晃,喂水和药物,都是无效措施,至关重要的是拨打120,在等候专业人员到来之前,先进行心肺复。

让患者平卧,颈部上抬,头颈后仰,使气道通畅,两手手掌叠加相扣,手掌抬起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利用上身的重量垂直往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幅度大于5厘米;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辅以2次人工呼吸,每个周期为5组,大约2分钟。

人工呼吸的要领是:一手捏住病人鼻孔,向上抬起患者下颌,用力吸气,将口唇包裹病人的口唇外侧,然后将气吹入。如此反复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

如何预防跑步猝死?

1、了解自己的心脏

参加长距离跑步,以及马拉松等比赛,需要对自身身体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首次跑马拉松最好赛前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心脏检查。在训练备战期间要做到的循序渐进,不要赛前“一时抱佛脚”,突然高强度的跑步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2、最好不要饮酒后跑步

平时应该多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较多的食物。跑步前最好不要醉酒。跑步中如果单纯补水会致体温升高,甚至出现“水中毒”,最好喝电解质饮料,除含各类矿物质和糖分外,还能矫正口味及补充能量。
3、跑步前做好热身
跑步要做充分的热身活动,至少要有15分钟。热身运动就是让心脏和各个器官有一个接受和准备的过程,无论你的身体平时有多么的健康,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在跑步途中如果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终止,接受医疗救治。要时刻留意自己的心率数值,若突然变快,就要适当放慢速度。

4、量力而行,正确应对极限点

长跑中出现运动极限点,简称极点。通俗地说,就是跑步进行中,人体感到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的念头。

此时跑者不应逞强硬撑,应该适当放慢速度,减小身体的负担,等到身体适应后,再选择是否恢复速度。

5、跑后做好缓冲运动

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容易造成意外发生。长跑结束后一定不能立即停下来,要做一些缓冲的运动。例如先走一走,然后做一些肢体的拉伸运动,这些“缓冲”会减少猝死的发生。
的确,根据运动损伤专家的表述,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即便人工复苏、AED设备齐全,救活的几率也非常小。

因此,能够拯救运动员的,并不是多少直升机、救护车,多少志愿者、医疗点,而是运动员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悲剧!龙口马拉松一跑者临近终点出现异常,不听劝阻仍坚持比赛致猝死
下一场马拉松,Run!
【封面】跑步运动很时尚 “医师跑者”教你怎样跑才能不受伤
毛大庆发声:关于长跑猝死,要正视那些与长跑无关的悲剧诱因
他为什么死了?
全国马拉松赛事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