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长期看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的着眼点、着力点与着重点

编者按:7月27号下午,作者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专家论证会。会议由蹇厅主持,郑皆连院士、钟夏平院长领衔,来自自治区发研中心张主任以及广西大学、广西医大、民族大学、林科院专家学者与东盟信息港、玉柴集团、上汽五菱、广西投资引导基金等业内专家做了发言。以下是作者发言整理。


一、着眼点:在一个富国弱区强位势条件下,如何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在一个科教智力资源薄弱、工业化发育不充分、对外战略位势高的地区走出一条具有新后发优势的开放创新之路

中国上一轮的科技中长期规划是从穷国到富国的逻辑,也就是以自主创新带动开放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今这一轮的科技中长期规划是从富国到强国的逻辑,需要以引领创新带动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但相对于国家的科技中长期以及十四五,广西作为一个科教智力资源薄弱、工业化发育不充分、对外战略位势高的地区需要坚持走适宜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特色的发展道路。以科技与产业、经济社会的关系为例,基础的是科技对产业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主要是适应当前;主体的是科技对产业与经济社会的支撑性,主要是满足发展;主导的是科技对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引领性,主要是面向未来。在此假设下,广西科技中长期与“十四五”,核心是围绕对广西“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战略要求以及拥抱“新”的时代,探索沿边地区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加快带动广西省内外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实施国家对东盟的战略、探索自主创新与高科技产业新模式新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新后发优势的开放创新之路。具体而言,就是打好“四个位”的组合拳:一是补位,以泛工业化与拿来主义,补工业化发育不充足的位,做足边的文章;二是卡位,将中国与东盟的外循环与外需、广西与大湾区为主的内循环与内需有机结合,以跨区域一体化抢占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激发江的活力;三是站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中国-东盟科技战略实施,释放海的潜力;四是抢位,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在局部领域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产业发展主导权与新一轮发展先机,拥抱新的时代。


二、着力点:在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体、商业文明不足、工业文明不充分且创新文明异军突起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系统性创新,实现资源要素适配、创新能力适配、组织方式适配,将中长期的长期主义与十四五的经世致用有机结合

广西既有以柳州为代表的制造业城市,也有以桂林为代表的科教型城市/文旅型城市,亦有北海为代表的港口型城市,以南宁为代表的消费中心城市,还有一些资源型城市、农业型城市等,不同的城市需要扬长避短,实现不同创新资源的适配、不同创新能力的适配、不同组织方式的适配。从资源配置来看,主要是科教资源、智力资源、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财政要素、政策资源,广西主要是产业资源(含自然资源)、政策资源具有优势,核心是将科教智力资源的“池子”、科技服务业的“台子”、科技创业的“种子”、高科技园区的“篮子”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果子”有机结合。从创新能力来看,主要是产品工艺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引领的创新三个段位,以及产品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六个方面。广西目前需要在局部以科技引领产业创新,重点突破产业技术级的创新,在短期内依靠产品工艺创新,并形成“六位一体”的全面创新。从组织方式来看,主要是从创新体系(让创新有依托)、创新网络(让创新成为集体行动)走向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无所不在的空气)建设,具体包括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研发生态、创业生态、金融生态、服务生态等。整体而言,广西整体上处于区域创新体系还不完整的发展阶段,如何借助创新生态建设换道超车,最终构成开放、多元、活力、多彩、共赢的创新生态。


三、着重点:作为一个从“被限制发展的前哨”到“错过发展的沿边”再到“有待充分发展的前台”,建设科创强区新征程需要拥抱新一轮改革开放,坚持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打好新经济、高科技与工业化的组合拳

历经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广西属于农业大省、工业化发育不充足、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科技创新的任务不但需要适应和支撑广西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方向发展,还需要引领广西加快走向以数智技术为引领的新经济时代。从广西与广东在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发展的对比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与价值。“改革”就是打破既定格局让创造财富的新动能快速成长放大,以新的驱动力产生新的能量,带动增长与发展;“开放”就是敞开心扉与高手过招,兼收并蓄他人最优秀的东西,让自己更强大。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背后,则是在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面前我们需要坚持什么、相信什么和践行什么,也就是创业带动创新比创新带动创业更重要、企业创新比高校院所科研更重要、企业家比其他家更重要、市场机制比政府作用更重要、政府没有做错什么比政府做对什么更重要。当前及未来,广西需要强基建链、破链成网,以3.0的新经济发展道路抢占未来、以2.0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壮大主体、以1.0的工业化夯实根底。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加强1.0的现代工业基建、2.0的科研科创基建、3.0的新型数字基建“强基”;通过往下游应用走、往科技创新走、往服务业态走、往数字大脑走、往金融资本走、往绿色发展走“建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强化创新链、跃升价值链、嵌入区块链、壮大资本链、夯实生态链,形成将研发生态、创业生态、服务生态、产业生态、营商生态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最终从工业投资、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税收返还、工业园区、土地指标等工业化组织方式,走向前沿科技、科技创业、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集群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顺应新场景、新研发、新赛道、新物种、新组织、新基建、新治理新经济脉搏。

作者:

 

徐苏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副总

推 荐 阅 读

疫情之变:从撕开遮羞布到点燃新引擎

产业互联网:发展结构、商业逻辑与创新精要

数字生态建设发育逻辑:最佳实践与创新精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切实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广西林下经济转型升级意见出台|广西北部湾网
[首藏作品](703)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桂林在加速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规划范围已延伸到南宁、玉林市相关陆域地区
走科技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桂经网 广西经济门户 广西经济之窗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