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人石趣 -- 黄庭坚的诗文与砚石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在北宋诗坛上与苏轼并称“苏黄”,系苏门四学士(黄、秦、张、晁)之首、青年学子的导师、江西诗派的缔造者。其书法被誉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
山谷是饱读诗书的学者,对文房石尤为青睐。他曾在好友刘昱 处得到一方洮河绿石砚,感慨之余即兴赋诗:“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好友王仲至曾送给山谷一方洮河黄石砚,山谷有诗谢答:“洮砺发剑贯红日,印章不琢色蒸栗。砻顽顿印此心,佳人诗赠意坚密。”山谷将一方洮河石砚赠给同为苏门四苏士之一的张耒。张耒有诗称颂:“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秋生。”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山谷赠予苏轼一方洮砚,苏轼作《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归予者,黄鲁直”晚清时期,该方名砚流落日本,先为前首相近卫氏所得。后来,日本汉学家小野钟山之父,用一幢花园洋房换去,此方宝砚一直为小野氏家族收藏。
元祐九年(1094),山谷赐知宣州(今安徽宣城)。正在老家分宁居母丧的山谷,赴任途中过婺源进龙尾山考察歙砚,留下著名诗篇《砚山行》。
歙砚因产在古歙州而得名。其优质砚材出自龙尾山,又称龙尾石砚。龙尾山在今江西婺源县溪头乡(古万安乡)境内,砚山村群山环绕,芙蓉溪穿村而过,路途十分险恶。笔者曾于二〇〇四年驱车前往,行程数日、历尽艰辛。何况近千年前的山谷徒步而行,其艰难可想而知。
山谷《砚山行》开头说:“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岳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龙尾群山耸半空,人居剑戟旌幡里。”穿云破雾,峰峦延绵,龙尾山之险令人仰止。“其间有时产罗纹,眉子金星相间起。”罗纹、眉子、金星都是龙尾石妙美的纹理,也是文人雅士的挚爱。“居民上下百余家,鲍戴与王相邻里。凿砺砻形为日生,刻骨镂金寻石髓。选堪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砚山村百多户人家,终日凿岩刻石,往往百石中选不出几件,得材不易,弥足珍贵。“不轻不燥稟天然,重实湿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从质地,色彩各方面评判,歙石都不亚于端石。
有宋一朝,文坛大家考察龙尾山,恐怕只有山谷一人。《砚山行》以白描手法,生动全面的将龙尾山砚石坑的地理环境、砚石品种、居民状况、砚石开采以及砚石品质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论述,对歙砚的传播、研究与发展都是居功至伟。
山谷是东坡的挚友和门生,一生执弟子礼甚恭。徽宗崇宁元年(1102),山谷系舟湖口(今江西湖口县),诗人李正臣持东坡两篇遗诗来见(此时东坡已于上年作古)。山谷不禁悲从中来,作《追和东坡壶中九华并序》:“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东坡先生名曰壶中九华,并为作诗,后八年,自海外归,过湖口,石 已为好事者所取,及和前篇以为笑。……石即不可复见,东坡亦下世矣。感叹不足,因次前韵。”诗曰:“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人、石皆去,阴阳两隔,奈何!
崇宁二年(1103),山谷被贬宜州(今广西宜州市),逆境中仍不忘文化的传播。崇宁四年(1105),山谷卒于宜州。至今宜州尚存山谷祠,内有门对,下联写道:“作神此地原非偶,恰似龙城柳子、潮阳韩子,能令边化诗书。”人们将同样贬谪岭南的韩愈、柳宗元、黄庭坚奉为神明,永受香火祭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砚实苦,请珍惜每一方遇见的歙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苏轼与黄庭坚交游考述
黄庭坚诗选
序跋集萃--
【觅诗记】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