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混元太极拳 ——冯志强访谈录

问:大家都知道混元太极拳是以养生为目的、以技击为灵魂的。那么从养生和技击看,它们在练法上是否有区别?如何协调养生和技击的关系?

答:有区别,但总的方面是一致的。从技击角度看,不会养生技击就没有基础、易劳累、技击技术得不到提高。因为人首先得生存的好、体态健康、生命力旺盛,才有技击的本钱。很难设想一个面黄肌瘦、营养缺乏、病病歪歪的人,能够去打擂台,即使有其心也无其力。只有加强养生修炼、精气神充足,才会出功夫。可以说,养生是技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技击要靠功法才能显示出威力。没有功力的技击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前人才说:“拳不敌法、法不敌功”。从养生角度看,养生之法首先源于古代道功和中医理论,现代养生还要结合运动医学、生物学、营养学、遗传学等等。我们的养生是道、武、医合一的,因此其中还要有武技的道理贯穿其中。

从武功角度看,光养没有技击,武术达不到效果。同时,不练习技击,武术的招数不明确,也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武术的灵魂是技击,所以养生只有结合了武技之理,才能叫做拳功一体、体用结合。技击是拳理,太极拳讲究“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的技术要靠用法的练习来培养,用法就是技击。最后,大家都知道,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想出来的。但练不是盲目地练、瞎练,而是要科学地练、养中练。功夫能养、会养才能多练,会养才能达到精气神的充沛,只有会练会养才能达到技击效果,多练就会长功,不养反而不会长功、也不会提高技击技术。

关于协调养生和技击的关系,我想,二者不可偏废吧。养生是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是关键,是先决条件。身体强壮了、精气神充沛了,就可以练习技击了。另外,二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养生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技击技法,以熟悉拳法、矫正错误动作;在侧重技击时也不要忘记心平气和、中正安舒、气血顺遂地养精蓄锐。总之,会练会养能成功。在练功练拳时要强调桦柔圆活、安静舒畅、神完气足、混元一气。至于哪一部分多些少些,不必统一强调,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爱好以及适应能力适当选择,只要“无过不及”就可以。

问:我们知道,您获得太极拳界的认可是以推手散手功夫而著称的,尽管您现在提倡松柔圆活地练拳,提倡以养生为主,但年轻人还是喜欢练出一身功夫、御敌自卫。您能否谈谈,怎样练习才能得到推手和技击的功夫?

答:推手和技击的功夫主要靠练。一靠练混元内功;二靠练太极拳,三靠练知用法。在练的问题上有两条原则:一要多练,二要练对。要多练,尤其是多练单式就会长功,练单式就是练功。古人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多练功就能达到松柔圆活,以意领气。练拳是意气运动、不是劳动,不能拼体力,否则欲速则不达。多练单式也能够达到熟能生巧、四两拨千斤。我们年轻时练单式,每一式都要练到百遍以上,每天都要练十个、八个式子。所以才有“拳打万遍理自现”的说法。练拳百遍、千遍不行,一定要万遍以上。

另一方面,圆活也要靠单式练习。如旋膀转腕数千遍以上,自能体验到上肢的圆活之趣。还有就是多练能入静。入静对现代很多人来说是个难题,如果多练单式,就容易入静,这是由意气运动决定的。只有入静地练,才能有奇异的效果,才能有常人体会不到的感觉,才能练出精气神合一的功夫,才能得到“一粒混元气”。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感觉出来的。有些人找到某种感觉就以为是得到了功夫是不对的,主观感受只是个过程,不是实在的功夫。功夫是客观实在,是可以印证的。

第二是要练对,练不对也不行。练对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动作要领要对,第二是练习方法要对。当然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找到明白老师,不走冤枉路;二是要有悟性,先天悟性没法求,但后天补上是不能少的,“勤能补拙”就是多练出真知。最后再找桩,桩是意气合一、精气神合一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的桩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这要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出效果,指错路就南辕北辙了!只有这些都达到了,才能练出松柔圆活、刚柔相济、虚灵活泼、从心所欲的“混元一粒气”,从而也就具备了推手和技击的功夫。

问:记得您曾经谈过练混元太极要讲“三法”  练法、用法、研究法。武术的用法就是散手。但似乎当今练太极拳者只注重推手、比较忽视散手,这是否背离了武术的目的?说混元太极拳恢复了太极拳的原本练法是否包括散手?如何协调推手与散手的矛盾?

答: 其实每个单式的练习就是散手。练会单式,明白用法,再讲引进落空合即出。很多技击散打没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都是直来直往、硬打硬撞,这不是太极之道。“四两拨千斤”是七巧,所以才有“一巧破千斤”之说。“四两拨千斤”要有名师指点,要勤奋地练,还要有天赋,包括散手。这里有几个步骤要做到,就是:拳要练对、基础打好、混元搞清,然后再揣摩“四两拨千斤”。“拳要练对”是说动作对、用法对、练法对,开始练拳时,这三方面不一定都能顾及到,因此就要十年练拳、十年改拳,越改越精纯,百炼成钢。“基础打好”是指内功基础 、养生基础,只有身体健壮、神完气足,才有百炼成钢的资本。“混元搞清”是说要把混元太极拳的拳理搞清,如:为什么说混元太极拳恢复了太极拳的原本练法?混元太极拳的基本拳理是什么?练拳要领有哪些?拳功一体怎么实现?以养为主的涵义怎么体现?什么叫伤?为什么会伤?什么叫逆运?为什么要逆运?逆运之理如何体现到练拳中?“松柔圆活”如何运用到拳功一体的练习和技击过程中?混元的“松柔圆活”与其他的区别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理法的问题,都要一步步通过实践修炼搞清楚。这些在我线索的教材和文章中都有阐述,可以看看,在这里我不多说了。一定要揣摩混元的意义和含义,其中有很多奥秘需要一个个地破解,包括养生。这些都清楚了,就可以琢磨、研究推手的“四两拨千斤”功夫了。把推手的“四两拨千斤”功夫运用到散手中,就是太极散手。所以说,推手与散手并不矛盾,真正的太极拳就是武功!推手就是散手,无非是:推手是散手的粘黏状态,散手是推手的分离状态,其理法是一个,就是“四两拨千斤”。从这个意义上说,混元太极除恢复了太极拳的原本练法外,也包括了恢复太极拳的散手技击用法。

关于太极散手的练习,是要分步骤去练的。第一步是拳法的掌握,也就是平时说的盘架子。前面已说过,要多练、练对。其次是推手,盘架子到了中期就可以推手了,先固定推、后散推,最后乱采花,然后就可以开手对打。这个过程不能离开老师的指导,否则就不会得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对练过程中,不管是推手还是散手,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量找和自己功夫相当的、能够配合默契的拳友练习;二是要在明白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前者的涵义还是一个“养”字,技击也要避免“伤”。这就是为什么要大家理解“伤”的涵义,它是很广泛的。充分理解“伤”是要大家不走弯路,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效益。

问: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谈太极拳的体操化趋势,您在创立混元太极的过程中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去体操化”是否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个是技击角度,一个是养生角度?您能否从这两个角度谈谈,以使大家在练拳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注意并受益。

答: 前面谈的其实就是去体操化。什么是体操化?简单地说,靠肢体运动、只追求动作或运动效果的就是体操化。若把肢体运动当作载体,在其中融入养生、技击内涵就是去体操化了。

再简单归纳一下:去体操化就是要天人合一地练、松柔圆活地练、意念集中地练、养气行气地练、浩然正气地练、拳功一体地练、明白拳理地练、体用结合地练、刚柔相济地练,总之,是修炼而不是锻炼。能修炼就能去体操化。只有去体操化了,才能达到修身养性、混元一体;反之亦然,只要做到修身养性、混元一体,就能去体操化。此外,由于体操化实际就是一不求拳术之理,二不求养生之理,深点说就是没有“道”理地练,所以它只有体操化这一条路可以通行,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们有混元太极大道至理、混元武功技击之理、混元太极养生之理,所以我们是不会走向“体操化”之路的。

问:有人说,太极拳之所以不是“太极操”,是因为它练太极劲而不是练太极形。混元太极拳是您融汇了陈发科、胡耀贞两位老先生的真传后对武功的一种新的阐发和认识的结晶,您能否从太极劲方面谈谈混元太极拳的特点。

答: 概括地说,混元劲就是太极劲。其它太极拳叫太极劲,我们叫混元劲。在个人单独练习时,它是一种在人体内活泼圆转、随意念流动的能量流。在对练时,它是一种舍已从人、虚至虚灵、刚柔并存、四两拨千斤的内功功法。从养生上看,它是一种出入于丹田、藏于皮下、循经走络、可运于八方的能量流;从技击上讲看,它是一种绵里藏针、以柔克刚、力发一点、点点透骨的内劲,是内在的能量。它的实质是通过混元功法、拳法修炼出来的一种内功劲法,技击上用起来就是“四两拨千斤”。混元劲要靠站桩功、混元功、緾丝功、放松功及拳法单式的长期练习来得到,要在养生中求得,要在行住坐卧都练功的过程中得到。在另一层意义上,太极劲也是化劲,通过单式就可以练出化劲,这种练法就是“转”,即螺旋緾绕。

太极劲还包括八法劲等技术层面的劲。所以推手可以体验太极劲。因为八法从方位上看就是四正四隅,其实就是一个圆,所以八法劲都须从“圆”上找,这就是混元太极拳所说的“圆活”。离开了“圆活”,八法就没有意义,就是外家的擒拿格斗、跌打摔拿、角力拼命,而非关学理。太极拳是学问、有学理,是智慧、是大道,必要用心去修炼、体验。所以王宗岳《太极拳论》说过一段话:“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查‘四两拨千斤’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方面,练拳练功都要“松柔”着练。只要围绕“松柔圆活”,一切就都有了。练拳为什么要养?养就是“合太极”。养的目的就是阴阳调和、气血两旺、五行和顺、天人合一,这不就是合太极么?技击的“合太极”与养生类似;技击要达到阴阳无偏、我顺人背、四两拨千斤的目的,也是“合太极”后的效果,所谓“阴阳无偏称妙手”、“我顺人背谓之粘”都是合太极。之所以说要松柔着去练,是因为“柔到刚自成”,柔劲是有为之劲,刚劲是无为之劲。刚劲的无为是指无意识之为。这种下意识的刚劲是不能通过有意识的刚劲和积累叠加的,它只能通过有意识的柔劲练出来。所以,柔劲是外在的、常态的,刚劲是内在的、瞬间的、灵活的、裹在柔劲之中的,如同“水到渠成”一样。从有为到无为是符合老子道家的“万物顺乎自然”的学理的。

问:您曾谈到过混元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最讲究“松柔圆活”,您能否就这四个字再深入谈谈,以利于更广大的混元太极拳爱好者练习和进步。

答:“松柔圆活”在我的书中已经有不少论述了,此处再简单说说:松在外形上就是关节、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不僵滞,是静止状态下的不僵滞,松离不开柔。柔就是不硬、不顶,柔也是松,是运动状态下的不僵滞。二者合言之,就是无论静止或运动中,都要保持不僵硬、不僵滞的状态。从人体运动形式看,只有弧形、圆形的运动符合这样的状态。所以又可以说,松柔就是周身一家的混元圈运动,混元圈就是旋转。在旋转中仍然要保持松柔运动,这就是圆活。因为周身十八个小球同时做混元运动时,身体某一部位不达到松柔,就会出现外形、气血、内气、内劲的运动阻滞现象,这就达不到圆活。圆活首先要“圆”,指的是外形和内气在体内弧形或圆形的旋转运动,“活”是指周身十八个小球做混元运动时与内气的配合不能有僵滞、不顺的地方,这就是松柔与圆活的涵义。能做到松柔就能在推手中达到“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效果。松柔劲是“粘连黏随不丢顶”的劲,松和柔是一致的,光柔不松气易滞,光松不柔无混元,松柔一体出圆活,松柔圆活是混元。

至于松柔与“三节劲”的关系,在我的书中曾有过说明,可以去看看。可以肯定地说,松柔与“三节劲”有关,而且还非常密切,但有些复杂。今天没有时间了,待以后再给大家讲吧。

问:有人说混元太极拳是把陈式太极拳向柔化方向发展了,和杨式吴式是一个路子?您认同这种说法吗?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答:部分对吧。先说第一点,混元太极拳的确是把陈式太极拳向柔化方向发展了,其实这是继承你师公的教诲和传统的,你师公早就告诉过我:混元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那时年轻,体会不深,后来随着功夫的深入,越来越对混元的道理认识深刻了,练功就顺着这个方向下去了。不是故意向柔化方向发展,而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不得不向这个方向发展。尤其是对“四两拨千斤”的理解,使得我对练功方法和理论发生了质的变化。什么叫“四两拨千斤”?就你们的理解,现在太极擂台上的推手、散打是“四两拨千斤”吗?这就使我不得不去研究你师公说的“混元”境界。只有朝这个方向探索是唯一的途径,别无它法。在通向“混元”的大道上,起步入手必须走“松柔圆活”的道路。不能松柔就发不出劲,松柔就是蓄,松柔的好就能蓄得好,蓄得好就发得好,这是个普遍道理。不“圆活”也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发劲非松柔圆活不能达到。至于是否和杨式吴式是一个路子,我相信你们根据自己的练习能够判断出来的。

再说第二点,各式太极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混元太极拳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松柔圆活”。这点在其它太极拳里不是很明确,所以很难松下去,也发不出去劲。只松不柔不是真松,只松柔不圆活也不是真松柔。陈式拳也没有特别强调松柔圆活,其式子低、跺脚,不易练出混元劲。前面说了,太极劲就是混元劲,其实混元劲只有在“松柔圆活”中才能夠求得。

问:在继入门24式、精炼48式之后,您又创编了32式、38式和46式炮捶。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学习上和练习上有先后之分吗?

答:它们在拳理上是一致的。创编这些套路是为了便于练习,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套路,方便练习和普及,在修炼大道上没有什么区别。但从难易程度上有一些区别。如果从太极拳的刚柔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 24 式与 46 式炮捶相比, 24 以柔为主、 46则刚柔相济; 24 易学一些、 46 难学一些。

在练习方面,可以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练柔后练刚的原则。从运动角度看,先练简单的、柔顺的套路,待身体各部分都活动开了再练难练的和刚柔相济的就不容易“伤”。否则,有可能导致伤筋、伤气等,就是武术所说的十八伤,那就违背锻炼、修炼的目的了。从练习对象看,年轻人练刚一点的会觉得有趣味、有意思;老年人则要练柔一点、慢一点的有益健康。年轻人练可以三分柔七分刚,老年人则须要七分柔三分刚、甚至九分柔一分刚,这样可以分别达到自己锻炼的目的。

问:您曾讲过练太极的原则是“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这可不可以概括为“内功、静养”四个字?这种有氧运动固然会改善心肺功能,但对年轻人来讲会不会因此而缺少无氧运动 ,导致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及肺活量的锻炼不足?请您谈谈怎样练才能够达到科学合理?

答:如果单纯讲练功,概括为这四个字也有一定道理,但还是分开说更合理,逻辑上说得清楚。混元太极有很多方法是属于无氧运动的。如緾丝功,如果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就会达到无氧运动的极限。另外,器械的练习如刀剑套路、炮捶、抖枪、抖杆子、太极球等都可以化为无氧运动。此外,有氧运动项目如果多练也能达到无氧运动对消耗热量的要求。但不必太讲究西文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其实,中国的传统武术运动可能更适合中国人的健康需要,即有氧运动更符合养生的要求。要多养,养身、养心、养德、养气、养精、养神,我有专门讲养的文章,可以看看。

对年轻人来说,因为混元套路很多,有各种练法,所以各层次的人都能够满足。若年轻人感觉有能力就可以多练二路、炮捶中的发劲或是器械如刀剑套路和抖枪、抖杆子。另外有氧无氧也得看练的时间长短或次数的分配,比如抖杆子,一次抖二分钟和五分钟效果就不一样,抖20下和抖30下强度就不一样,慢抖和快抖、柔抖和刚抖也不一样,从而锻炼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有氧或无氧运动也就区分开了。但论及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还是以养生为主最科学合理,这是个原则。

问:有人说,内家拳不练大杆子就等于练了一半功夫。这种说法对否?我们混元太极是否也讲究练杆子?应该怎样练才正确?

答:有一定道理吧。可以说,拳是不拿器械的杆子,杆子是拿器械的拳,二者的区别只是理同法不同而已。一半功夫的说法有点绝对化,但正确地练练杆子确实能够增长功力。由于杆子有一定重量,所以和拳在练法上有些区别。杆子重量要合适,要“量力而行”。大杆多练能出功夫,但练不好就容易伤,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练,才不至于练伤。抖杆主要靠腰劲和整劲,所以更要注意“伤”的问题。我们年轻时每天都要抖一百多下,这样对练就弹簧力很有帮助。熟练后还要对扎对练,但到什么功夫练什么项目还是对的。练习大杆是远距离的混元圈和混元功,比较能体现混元的特色。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练练大杆。为避免练“伤”,一定要在明白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以免得不偿失。

问:混元太极体系丰富,有混元功、緾丝功、拳术、器械、推手等诸多项目。但我们业余时间有限,怎样安排才科学合理?

答:按照养生和难易程度,大致可以排一个修炼顺序:站桩-功法-单式-套路-器械-推手-抖杆-散手。但也不完全绝对,有些相邻的项目也可以相互穿插着练,要根据个人的条件和兴趣来决定。比如:带艺投师者和初学者就不能一样对待。总的看,功和拳是第一个重点。器械也要练,但不要过,还要以拳为主。拳的单式要多练,我们年轻时每天单式都要练上百遍。应该说单式是基础,单式连接起来就是套路,单式用起来就是推手和散手,单式延长了就是器械,这点很重要。对于已经学了大部分套路的人,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所取舍,比如:周一三五练2464和混元刀,周二四六练483238和混元剑,周日练混元功、緾丝功和7124炮等。晚上适当打打坐,站站桩、练练混元功都可以。具体怎么安排,也与个人条件和兴趣有关,不强求。万物顺乎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张志俊太极功夫理论之第六篇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
冯志强太极答疑录(二)
理技相合、太极真谛
问道观真访太极山庄龚建新
只练太极拳技击不练推手可不可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