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础生态学》第1章课后答案(牛翠娟版)

回复关键词:基础生态学

绪论

第一章

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 - 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生态福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 种生态因子, 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困。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百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而1.5m 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总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和影响。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自发生改变。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有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 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常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需经历几个中间因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1 生态因子与稳态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
生态学十大定律
2012年农业生态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答案)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