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54章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内容简要: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善建者和善抱者能做到不拔、不脱,从而子孙可以祭祀不辍,千秋万代都记得你。

《中庸》里说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乡之,子孙保之。”从尧舜到子思至少有1500年以上,算是祭祀不辍了,到现在为止,有4000多年了,一直在祭祀。

想建功立业,想子孙以祭祀不辍,只有做到善建、善抱,才能够不拔、不脱;然后大德生、大功成,即便子孙断掉了,受恩惠的后人,也依然会祭祀。

泰伯没有孩子,他把王位让给了弟弟仲雍,没有影响3000年来,泰伯庙一直有人祭祀、供奉。

因为他善建、善抱,能够抱道奉行,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才能够建德、建功,德与功建起来,子孙才能够祭祀不辍。

抱朴守贞,不脱离,不从无落到一丝丝进入有。这就验证了“不求而自来,求了反而没有”的真理。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从真,到余,到长,到丰,到普,从一点真,一念真,到遍布宇宙的真。

如《中庸》所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大学》所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一个道理。

欲望和理想的区别,就在于理想是理性的,有路径的;而欲望是感性的,没有路径的空想。

人有建功立业的心,非常好,关键看是欲望还是理想,看有没有真实的、可行的路径,以及在这个路径上践行的程度。

有了路径,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从身到天下不只是简单的扩充和扩散,而是持续的内守。

就像《中庸》所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易经》所说:“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要长久的安于道上,《大学》里说:“安而后能虑。”就是要安住真心,安住清净之心。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用一颗清净心来修自己的身,去除对身体欲望的贪恋与追逐。把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心去掉,少思寡欲,才是修之于身。

前文讲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求生越厚,必然因贪生而入死,不贪生反而淡然处世,生乃得安。

这就是以身观身,以身之本来,观自己的身,观自己的言行,看言行是不是在自然的道德之上,而不是以身所生发的欲望来观自己的身。

“名与身孰轻?身与祸孰多?得与亡孰病?”不能够放下,还是会追逐文彩、利剑、饮食和财货这些身外之物,那就是没有修身。

人一定要回到身的本身上来,不要着眼于身外之物,如果自己都修不好,就不要求功名富贵。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求而不得,不求自来。”

懂得这个的人,欣然放下欲望;不懂得的人,放不下,追不到,求不得。最后一个字“苦”。

所以放得下欲望,修得了清净,才是真。把自身修好了,该来的都会来,命中有时终归有;命里无时,不强求。人假如真的能够明白因果法则,就会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要做到,有两种方法:第一忏悔,忏悔自己过去所做的不对的地方,这就是好事;第二感恩,感恩那些帮助过你、批评过你、让你成长的人;感恩那些伤害过你、让你可以看清这个世界的人。

这便是修身,是能够让自己德行变真的地方。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有了自身德行之真之后,凡事反求诸己;德行会慢慢扩散开来,就能够在家里反求诸己了。家人看到你发生改变了,说明你的德已经从内延展到外面了。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一乡之人能够发现如沐春风,都愿意和你讲话,都愿意听你说道理,甚至愿意因为你而改变,你长于他人,是其身正,不令而行,自身的德行真正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其德才能够长。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扩散的更大一点,智、仁、勇全部具备。精神内守,各个小的方面见的越来越多,见小曰明,守柔越强,修的越来越好,其德乃丰,就是真人了。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再消除一切的人与人,国与国的隔阂,修之于天下,见一切众生无非众生,见一切圣人皆是圣人;然后见一切圣人皆为众生,见一切众生皆为圣人。

没有什么华夏蛮夷之分,没有中国外国之分,就是修之于天下了,天下为公,像阳光普照一样,没有一点点隔阂。

这都是以本来的样子看的,本来就该如此。天下本来就该太平,本来就该一家,国本来就该井然有序,乡本来就该互敬互让,家本来就该和谐。都是自然的样子。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此即是真心,自心不见真,一切无有真,自心若见真,所见皆为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 其德乃真 修之家 其德乃余 修之乡 其德乃长 修之邦 其德乃丰 修之天下 其德乃博
道德经圣解(六十八)
第54章 善抱大道
[转载][第五十四章] 天下为公——从身到天下的同一性——
道德经启示录127:修身修家修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