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第五十四章] 天下为公——从身到天下的同一性——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这一章就讲了一个观与修的问题。在第四十七章里面,师父就说了,不窥牖,知天下。那么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哦,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所以回到五十四章去的时候呢,才能够显现出他为什么能够知天下呢?是因为这样一些观与修的内容问题。那么修为什么和观有关呢?修也就是说修的一种信号了,修的一种能量了,修的信号与能量为什么使人能够接近那种潜在的状态呢?或者知道天下显态的状态呢?我想大家在这个问题上肯定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了。跟老百姓讲就讲不清楚,但是跟大家讲呢?可能就有点清楚了。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因为神的原因,那么神到底是什么呢?哦,原来练神的时候他就有德。 

第一个问题他就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就是这个东西是真实不虚的。你不要以为是假的,他肯定是真的。你身体力行的去修德的时候,肯定要成为真人。身体力行的去性命双修的时候,德行肯定会导致你成为真人。我想这个话这么解释是站得住脚的。然后修之于家呢?就是你这个修炼如果能够影响到大家的话,就是你自己的家,其德乃余。就是说绰绰有余。这是因为你修,已经超出了家庭的这种观念。它不仅仅是为家而修的。那么这个修,就必然有富余的东西。这个富余就不仅仅是要保佑自己家里的人身体健康,事业顺利。所以修炼人一般最起码要做到这两点。一个是家里的人身体健康,一个是家里的人事业顺利,或者工作顺利。

然后修之于乡,其德乃长。如果你再把这个能力,或者德行推广一点,推广到小范围以内,经常想一想这些人们,想一想他们的生活,去关注一下他们的生活。然后去接触一下他们的理念,然后再接触一下他们那种生存的价值观。然后从你的角度你去修,修什么东西呢?修对他们的那种存在的理解和心灵上的一种帮助。我说的这种帮助,当然是在神的这种前提下。你在练神以后,你的理念除了存在以外,你的神还不停的在外面做功。这个功肯定的不断地在长。这个长,是它在不断地帮助你建立更大的功德。所以说修之于邦的时候,就是你很关心国家大事的时候,或者小事的时候,或者老百姓的生计的时候,那么我想,你也就把你自己系于民命之上。过去有句说法,为民请命。所以你的德行就越来越丰厚了。这个丰厚够不够呢?哦,还不行,还要继续修,修之于天下。

我们现在明显的就有这个条件。因为古人很可怜,他们都以为我们这个地球是一块大平板,这个平板是被一个大鳌鱼给驼着。那地球肯定就有边了?现在就不同了,原来我们的脚下是个球。而且这个球上有一百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各种各样的人种。有红的、黑的、白的、黄的。有这么多人种,这么多人,这么多类型的生活。你想多需要我们去关注啊。这个关注到底有什么好处啊?像现在我们文化的交融,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不论你是哪个宗教的,都有一种理念,那就是为世界和平,大家都要走到一块儿来,都要共同的去努力。要不然联合国为什么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就成立了呢?这说明老百姓还是有这个想法的。那么这个想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圣人的那种德造成的。当然这个结论只能在这个地方说,拿到外面去说就有可能遭到批判了。圣人的德为什么能够造成现在的这种和平面貌呢?我记得十五年前师父就说了,近两百年以来,是我们人类发展的一个文明时代。后来我看了巴夏文化,以及《塞莱斯廷寓言》它里面都是这样说的。也是说好像是神的意志,《与神对话》里面好像也是这样说的。就是整个人类的文明在飞速的发展。他肯定有个意识在统一的行动。这个统一的意识就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圣人,或者是那些大德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在统一的运动。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佛光普照。所以说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接下来他就谈观了。当你在身体力行的进入到道里面去的时候,你对他人的观察肯定就有很深的理解了。无论什么人,你只要想到他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的全貌。同样一个道理,你在修家的这种观念中,你观察其他的家庭,你也同样能够推广出来他的家庭的基本的观念以及基本存在会向什么地方发展。同样,一个小范围的,小环境的状态,一个国家的状态、一个天下的状态,都是因为这个信号进入到道这个层次去以后,然后反馈回来的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就足以让你知道,天下自然就会了然于一胸。也就是你自己知道天下的事了。当然这个问题说了这么多了,是以观和修的这个关系入手的。回到前面这样三句话,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这三句话和后面的观与修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善于建设的人,他建设的东西你肯定是拔不去的。你也毁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建的是建在无形的一面。他不是建在有形的一面的。无为的意境肯定是在道性的基础上建立的。而不是在显态的这一面去建。你比方说过去有句说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说救人一命,胜于造一个七级的宝塔。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就是你救人命的功德肯定是很大的。那么实际上这个天下,有很多人的命都需要救,怎么救呢?就像闫工说那个意思一样,是不是明显的去救他呢?不是的,他不是从显态的一面去救他,而是说从隐态的一面去拉他一把。

那时我在南京灵谷寺,那庙里面的一个介绍,那是好多年前了,一晃十几年了。八几年,台湾有两个居士,他们借大陆开放的大好形势,来到中国观光。也游览了很多的风景名胜。也到灵谷寺去了。后来从上海坐飞机到香港去,然后从香港再转机回台湾,飞机在上海的虹桥机场就出了一件事,出了什么事呢?飞机正在滑行的时候,突然轮胎一下爆了。爆了以后飞机肯定就朝飞机跑道以外去了。你说那么高的速度,而且在临起飞时的状态,那肯定是很危险的,会机毁人亡的。那两位居士在机上呢?因为他们都是佛教信徒了?就念阿弥陀佛,一念呢?奇怪就奇怪在这个地方,人家都受了伤,他们两个人一点伤没受还不说,而且那个飞机最后不是撞裂了吗?跑到田里就裂开了。那个裂开的地方正好是他们座位的前面。也就是一裂开,那两个人一下就掉到地上去了。他们两个人惊魂静定下来以后,才仔细的想,哎呀,看来念佛真是有好处啊!为什么呢?因为念佛,佛就保佑他们了。奇怪吧,飞机上的人死了不少,也伤了不少,他们两个完好无损。后来这个事在佛教里面到处流传。这是八十年代的事。

这说明圣人也好、佛也好,菩萨也好,你还得叫他救。你不叫他救,他不会主动救你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

善建者不拔,他建是建在隐态的那一面。他不会去建什么庙啊,建什么宝塔了?所以说佛家的那些做法,它不一定是符合老子的这种境界的。跟老子的境界相比,肯定还有那么一大段距离。我们就不去比较它了。总的说来,善建者是建在看不见的那一面,因为你知道,你合道的那一面功德是最大的。而不是在有为的做作上面的功德。

善抱者不脱,善抱抱什么东西?肯定是抱道了?你如果是在阳性的一面抱住了财,抱住了名,然后你在阴性的一面也老在想,念念不忘酒色财气。那好,那你就不是善抱,而是抱到跟老百姓一样的东西上去了。那你肯定做不到了?所以善抱者,你怎么也夺不去的。你夺不走他这种功德。这种功德夺不去,子孙的祭祀就不辍。为什么?子孙自动的就会因此而受到福荫。他自动的就会从内心里感戴他祖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所以我老说姓李的为什么个个灵性都很好啊?就是因为老祖先李耳。可以这样说,他在照看他的后人。当然他也是无形的照看的。所以你看唐朝的李世民,李渊,他得了天下以后,封老子为太上圣祖。圣祖就是那个时候这样下来的。皇帝开了口了肯定是金口玉言了。所以老百姓也就公认了。老百姓公认了,天下也就公认了。贞观之治,说起来是李世民的一种功德,在我观察,也就是老子的一种功德。那个时代,老百姓个个基本上都会读《道德经》。对《道德经》的理解都达到一定的境界了。老百姓达到境界了,天下治理起来就好办了。什么路不拾遗呀,夜不闭户啊,就很容易办到。

当然这些问题,从表面的文字上看的话,有这样的一些解释。实际上从大的一面来说,我们肯定要抱道。抱住道你不能放。你善建功德,要无为的去建立。这就是抱和建的关系。观和修的关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你在修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前面的两者。就是你的无为和无心、无形三者之间你都要注意。如果你不建在无形的这一面,你非要建在有形的这一面,你要建一个什么东西起来,然后呢?流芳千古。过去古人可以这样说,有点傻。总认为刻在石头上的东西永远存在。他相对的观念,只看到了石头几十年不变,所以他以为刻在石头上的东西永远都是存在的。所以很愿意刻碑留传。想把自己的事迹留在碑上面。实际上那些碑到后来怎么样呢?过几百年,上千年以后,这些碑的字迹也就模糊了。他不知道天地之间什么东西都在变,你要守住不变的那一面呢?惟有虚性的那一面才是不变的。所以那个时候,老子就不愿意让自己的思想留下来。他并没有想到要让自己的思想留下来。可以这样说,没有尹喜,也就没有老子了。尹喜尹喜,永远之喜。我想,这也是建立潜在功德的一种方法。就是你不知道他在几百年前,或者几千年前已经安排好了这些事,这就是天道的作为。天道的作为也就是圣人的作为。圣人他融入到道里面去以后他在不断的作这些工作。就像我自己想我的事一样,……偶然的安排,实际上是一种必然的造化。很早以前就已经造化好了。

你修到什么程度,你不要因为你的现状而怀疑你自己的修炼。你心之所到,实际上也就是说你能修到那个程度。所以说我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能够理解老子的这种思想,在基础上树立一种心态,让自己每时每刻都不离道心。从虚有的一面你去行你的善。你善者善之,不善者也善之的话,你这个善就能够进入到德善里面去。那么你就会身体健康,你就已经修之于身了;你修之于家,家里面的问题也解决了。然后修之于乡,你来到这个地方以后,风调雨顺,没什么特殊的灾害,这也是修之于乡了。然后修之于邦,就是你想到了很多国家的事,国家的这些事和你的想法相呼应的话,当然不一定是随着你的想法改变,他和你的思想相呼应的时候你就应该高兴。你应该有一种喜悦感。这种喜悦感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就是你的德最起码已经像滴滴流水一样,溶入到江河里面去了。当然什么时候溶入大海里面去,那就要看你的境地了?那是以天下观天下的境地。

天下的境地无非是你自己要慢慢的认识,连认识都没认识,你怎么知道天下之自然呢?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观念上来一个彻底的转变。这个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有很多说法,价值观哪、宇宙观哪、认识论哪,那些都是名词上的不同,总的说来无非是说,你是怎样去看这个社会,看这个自然的。有正确的看法,你不修,你也在修。过去古人就说,行走坐卧,不离这个。你就在修,这个就是道。

1 观修在隐不在显。

2 循序渐进。

3 物以类合,各尽其然。

4 建抱无形,成果在心。

5 自诩败道,隐含归真。

这几点的意思从言语上比较容易理解。观和修都在隐态了?不在显态。显态它容易失去。它也不长久。只有在隐态,才能够不断的朝着道的目标努力。

循序渐进,从身、家、乡、邦、到天下,你慢慢的,循序渐进的扩展自己的理念。你就会发现,你的修炼在和天下的道同步。但是这个过程,有很多人往往着急。他认为太慢了。又看不见,他就没有把握。他就很容易放弃。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他中途而废的时候比较多。到后来的章节里面师父就说了,万丈高台起于垒土,需要你一把土一把土的把它建上去。不是你一朝两夕就能够做到的。当然这个做,像我们男性,是从大的方面做,还是从小的方面做呢?男性,应该从远往近修,女性从近往远修。大家记住这个原则。这也是符合男女习性的特征而提出的一种要求。因为男性一般好高骛远,他首先眼光一般盯得比较远,而女性一般眼光比较近,所以说从近修。这样就比较容易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这个德性才能够树立起来。当然我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原则,只是说他有一种生存特点。你要从这个特点的角度去树立一种大的观念,女性一般感性的一面首先就存在了。我平常老是说,女的根本就不用修,我这个话是有源头的。她的物质,阳性的一面就比较丰厚,她一旦明白了,她的物质很快就会到达很高的境地。或者很远的地方。所以他从近的地方慢慢的改变自身。这个时候很多小的方面就容易得到克服。

第三点,物以类合,各尽其然。凡事都是这样的,比方说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这都是讲的事物的类别。你不要把这个类别搞错了。搞错了,你反映的事物的面貌就不尽然。所以要想各尽其然,你的类别一定要相符合。这在炼丹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炼丹过程中如果不是找到事物相近类别相合的话,那么你炼这个丹就不伦不类。我记得玄灵功的时候有个练功的人,他说功法里面要他想一个锅,到后来真的出现在肚子里面了。锅里面老是在冒气,他就想老师说了,叫我找个锅盖,盖上去。锅盖一般都是铁的,我去找个铁的。结果铁盖子一盖就变成了一顶草帽。他想不通,他想铁的为什么变成草的了?不对不对,换铁的。也没办法。后来写信问我,这是怎么回事?草帽要想挡住这个气肯定是挡不住了?所以它盖也盖不紧。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你心里有很多基础没有打牢,这个草是一年一度。一年换一次。就证明他的思想很短暂。它一年就更替一次。一般古人做锅盖都是用木头做。没有用铁做的。现代生产发达了,生活方便了,都是用铁的做。那就说明你的思维里面短暂的思维比较多。他说,熊老师说得对,我只是想尽快地把这个丹炼好而已,所以它给了我一顶草帽。他想求快,但是不能以类合,它就没好东西给你。它给你一顶草帽,因为你图方便嘛,草帽是最方便的。一年可以生两茬。所以这就是物以类合的道理。

第四点,建抱无形,你见也好,抱也好,你都在无形之中。你不要在阳性的一面。即使这个阳性的一面你看不到,你也不要说我好像没有功德。这个功德在你心里,你的确是非常明白的。这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练到一定程度就知道这个道理了。建抱无形,成果你自己心里自然明白的。就是你自己到底有什么功,你自己能有什么功。

就像那年师父让我们开单子,找他要一样。你们自己打算要什么功夫,你们写好,上表嘛。我根据你们的德行,再分别给与一定的功能。你想,老头子都已经点头了,他让你找他要。你真找他要啊?真找他要就傻了。所以建抱无形,成果还是在心里面。你最后就知道你自己的功应该在什么地方体现是最有优势的,或者最安全的,或者是最能够让你喜悦的。按我的想法就是最能够让你偷着乐的。当然我说的这个偷着乐,不雅。

那么偷着乐,有没有第五点的嫌疑呢?自诩败道,洋洋自得,自以为了不起。这就叫自诩。自诩的人没有不败道的。你对自己的观察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小心自己的思想开了岔。当你有了一点成就的时候呢?你马上就想,这个功德是天地间的,只不过是偶然你做了一点工作罢了。你做的这个工作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要有这种境界。如果你自诩,你这个东西最后就消失了。所以隐含的事情,既要隐退,又要虚含。隐退和虚含两个词。所以隐含的人,他最后能够归真。而那种显现的人,招摇的人,他们一般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道器。所谓道器,离真人就很远了。大家要想修成真人,就一定要隐含。就是引退、虚含。

这一章讲的意思也就这么多了。

第五十五章我提的一个问题是四个字:从何修起?

第五十六章,现实中如何修如何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建道抱德就是守无守空,无能生万有,空能容万物(连载106)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道德经》第54章:1.“善建者不拔”,天下不离大道的原则和步骤。
胡说《老子》60 —— 善啥不啥
破玄:老子的密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