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60章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内容简要:

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鲜,是很鲜嫩的食物,像小鱼、豆腐等等。烧豆腐不能像炒青菜一样用锅铲炒来炒去,只能在油里煎一煎,然后放点水烧烧,让它自己慢慢入味。

不用铲刀过分翻动,是比喻对待百姓,不过多打扰,而是让他们在文火之下,慢慢炖的入味,慢慢化至淳朴。

这便是无为之政,也就是以道莅天下。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老子用烹小鲜这一具象的行为,比喻无为之政实行时候的样子。

我们在治理自己、企业、国家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要像大厨一样颠来颠去,看上去很厉害,但不适合烹小鲜。人是经不起折腾的,人一折腾,精气耗散,神无法内守。

如老子所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自己安静的流转,静静的达至淳朴。

这是以道治国,会让整个国家向着越来越淳朴的方向走,每个人都可以不设防,人人可以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平常又不互相打扰,没有剥削,没有贫穷,没有两极分化,共产主义社会,神鬼之类的东西都不起作用了。

平常人很怕鬼,烧香拜神、算命看风水的人很多,就是想着有鬼神。

鬼神是有,但是修道之人是不怕鬼神的,鬼神对所有人都不起作用,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在修道,称之为其鬼不神。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鬼不伤善人,不伤修道之人,所以修道人的命,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就是其鬼不神,也是以道化天下的作用。

《中庸》里说:“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儒家重视祭祀的目的是让自己的行为可以合乎天道。以道治天下,都合乎天道了,鬼神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老子和孔子都承认有鬼神,只是看鬼神和你是什么关系。

人在修道的时候,跟十方善神是一起的,鬼神和你就没有关系,不会伤你。不是没有鬼神,而是鬼神不伤修道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看不见的鬼神不会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圣人只有救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是救人,救物的,所以不伤人,不伤物。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鬼神和圣人都不伤人。鬼神不伤人,就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伤人,就是圣人不仁。无形的鬼神和有形的圣人共同支撑起这个无为而治的世界,所以有无相生。

架起一个大锅,里面煮着小鲜,一点点让它煮熟,就是返朴归真。天地为鼎炉,圣人是厨夫。一个无形,一个有形,两不相伤,德交归焉。

所以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是配合天地的,他们的本源在一起。其实普通人也是圣人,只是普通人还没有走上成圣的路。

人人皆可成圣,百姓皆助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是要把所有人都变成孩子,反朴归真。叫德交归焉。

治国的人成为圣人,对圣人的德和天地的德交归焉,叫合二为一,称之为天人合一。合了之后,小鲜就能够煮了。

所以,每个人都要往天人合一,天德与人德交归的方向去走。这就是合于道,也是孔子所说的“至于道”。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60
道德经圣解(七十四)
帛书《老子》通释之“治大国若亨小鲜”章
【首页头条】大道无形——诗说《道德经》连载之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