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连汤”条文解读:
userphoto

2023.02.24 上海

关注

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注)昼三夜二·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法

散剂比例:黄连3  桂枝3  炙甘草3  干姜3  人参2  半夏4  大枣5

李冠杰康平本伤寒论讲稿》

   这个条文呢,在《康平本》里边也是一个顶格的条文。

   “伤寒”在这儿呢,应当就是指的表证而言,因为这个方剂当中含有一个桂枝甘草汤方。如果说在这个方证的基础上同时又存在表证的话,那么也应该是这个方证所治疗的范畴;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这个“伤寒”也暗含着另一层意思,这个方证有可能是由表证发展而来的。表证失治啊或者误治啊,也可能发展为这一类的疾病。

“胸中有热”,是指的患者出现了胸中烦热等黄连证,可以说是一种黄连证。同时呢,也是对黄连汤证有半表半里证的病理,所做出的一个论述。所以说啊,一旦提高到疾病类型的这个角度,提高到病理的这个角度,那么这个“热”就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胸部有热,有烦热的这种现象,还应该存在着一系列的,比如说:脉数呀、舌红呀、苔黄啊,还应该有这一类的热象。但是这个方剂呢,寒热错杂。其他那个热证啊,肯定没有患者自我感觉胸中有热来得这么明确。

   “胃中有邪气”,这也算是一个症状吧。关于这个述证,历代的注家都是归于“里寒”。这个方剂有一些温里的药,所以说“胃中有邪气”是里有寒邪,中医里边常用的语言了,或者说归于有里饮,或者认为即有寒又有饮。

   “胃中有邪气”就是指的这一类的东西。从药物的方剂组成看啊,也确确实实这个方药里边,有治疗这类状态的药,有温里的药。

但是,我们整体地来看经方方证当中,对于这一类的疾病症状,论述的不少。你比如说三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那个温里的药物跟这个方剂当中的温里的药物几乎是一样的。但是言“胃中有邪气”的,而且还都是有半表半里的热又有里寒,都是一样的病理,但是在论述其他的方剂的时候,没有一个论述的是“胃中有邪气”。只有这个方证用了“胃中有邪气”,这里边必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看,恐怕你很难看出其中的原委。

   如果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呢,反倒是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这儿呢,也就是碰巧,前几天恰恰我就碰到了一个这种病人。这个病人啊,他主诉就是腹泻,大便呈水样便。我问他,他有轻微的肠鸣;那么这个脉呢弦细偏数;舌质是红的;苔白厚间黄,就是泛黄,也就是说上面有一层黄的。最为典型的症状反应是什么呢?他就说他腹痛胃疼,除了下利以外啊,就是说他这个胃疼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但是他这个胃疼呢,跟别人的胃疼不一样,一个是从疼痛的部位上,他是痛无定处,可以这么说,有时候呢是在胃的左侧,有时候就是在胃部,有时候还会稍微偏下一点;而且这种疼痛呢,也比较特殊,就是疼痛发作过程也比较特殊,它呈现出什么呢?它呈现出阵发性,一阵一阵的疼。这一阵一阵的疼还是有原因的,常常跟一些他做的事儿有关,很规律。后来他发现这个规律:大便的时候疼,小便的时候也疼,有时候吃东西也疼,吃药的时候也疼。这个吃药呀,这里边需要跟大家说明一下:由于这个病人啊,在发这个病前两天的时候,他发作什么呀?就是那个疟疾。有的地方叫做“打摆子”,我们这叫做“发疟子”,就是每天定时发热、定时恶寒。他第一次跟我打电话的时候,那个上牙碰下牙,说话都说不清,就那么严重。后来,我就给他柴胡桂枝干姜汤,服下去,第二天就去了大概七八成了,第三天这个疟疾基本上就好了,然后就出现了这个病。但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呢,我嘱咐:还让他喝着,然后他吃那个药,吃的时候,就吃药的过程就疼,非常灵敏啊。他跟我说:“我又出现了肚子疼,然后大便稀”。后来我就给他这个方剂,根据那个辩证他就应该是这个方证。我就给他黄连汤,这个黄连汤吃了以后,他吃这个方剂就不痛。吃那个柴胡桂枝干姜汤,喝到肚子里边马上疼。这个方剂,就是这个黄连汤一剂,喝了一次,大便就止住了,下利就止了。又喝了两天,腹痛就彻底消失了。他前边大概四五天的时间,等于得了两场比较重的病,在咱们经方里边,哪一个也比表证要重呀。就这样,你看这个中药治病呀,你要跟那个现代医学那个输液疗效那就没法比了。你说他去干什么?他就打乒乓球啦。后来我一再嘱咐他,你得这么大的病刚好了,千万别做这么剧烈的运动。他说:我打打球出出汗,我觉得应该挺好。我说你别,你呢休息几天。

   但是通过这一个病例啊,我们能够从中感觉到:这个“胃中有邪气”,为什么仅仅只对这个方剂说的“胃中有邪气”?因为,这个方药里面:黄连去半表半里热,也可以去里热,同时可以治腹痛,治腹痛的药很多呀,这种疼痛方式跟黄连这个药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其一。另外呢,这个方药里面有桂枝,说明这个方证里面有气上冲的因素存在,所以说在这种寒热错杂,同时又有气上冲的病理条件下,就极易出现这种反常的疼痛。这个条文里面用了“胃中有邪气”,大家这个时候再去体悟,这个论述得非常好。如果说没有临床这样的经验呀,你就会觉得呀,诶哟,这不是弄得也挺玄吗?是吧!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大家体悟体悟,是不是有这样的味道在这里边。当然就凭这么一个案例,因为其他的案例呀,都记录不了这么详细,只有我们自己在临床当中去体悟,你才能感觉得比较深。假如说我们自己身上得上这么一个病的话,你体悟还会更深一些。

   “欲呕吐”,在本方证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有里虚寒,胃肠功能低下所致的里有饮,导致的呕吐;再一个就是有气上冲的因素存在,影响胃气上逆,造成的这么一个呕吐。

那么黄连汤的适应证呀,在临床当中除了条文当中论述的这些症状以外,那么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还有:像腹泻,再一个就是胃脘痞满,食欲不振。这个呢,看看方药,就应该能够分析到它应该有这一类症状的存在。但是条文里面呢,像这个就都省略了。

这个方剂的病理是:半表半里热证合并里虚寒证,兼气逆证,或者有时还兼有表虚证。

下面做个小结:

或有表证,或因表证发展而来,患者表现为胸中有热,常伴有不同寻常的腹中痛,欲呕吐的,为黄连汤主治之证。

   那么这个方子呢,有七位药组成: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那么这个方子实际上就是半夏泻心汤去了黄芩,那么加了桂枝三两;黄连呢把量加到了三两,由一两加到了三两;人参呢减了一两,减成了二两。这个方剂当中所有的药物呢,我们前边做过不止一次地讨论了,那么就不去一味一味地分析了。

   刚才我们说了:除了条文的论述之外,在临床当中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方证,但是这些方证,你整体来看,大多数方证与半夏泻心汤之类的三个泻心汤的方证比较近似。这个呢,也跟这个方剂的药物组成也是相吻合的。所不同的就是“胃中有邪气,腹中痛”,而且这个“腹中痛”,有时在三个泻心汤证里边也可能存在,但是疼痛的程度和疼痛的方式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说,这个地方用的是“胃中有邪气”。

   。。。。。。

   那么方证和现代应用呢,我们就不去机械地说了,反正是每一个方剂呢,没有一个是单纯的一个脉象,单纯的一个舌象,这种情况都没有。而且每一个方剂都会对应着很多的现代疾病。以后把资料发给大家,这个呢,咱们就不再去读了。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有热”,那么就有热邪了,而“胃中有邪气”,这个邪气指的水饮,热邪与水气相互激动,所以它“腹中痛”,就是里头这个水饮为热所激动,它腹中痛,而且“欲呕吐”,胃要不停水它不吐的,一般吐呀都是胃中停水的时候多,但是没有热的刺激还好些,要有热非吐不可。咱们讲小柴胡汤,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它有热邪,他激动水,它更容易呕吐。

   “黄连汤主之”,这个黄连与黄芩,黄连有治肚子痛的作用,黄芩没有。上面黄芩汤所以治腹痛,他有芍药大枣的关系,那么这个治腹痛与黄连有关系。同时黄连治胸中烦热呀,也比黄芩好。这个凡是在临床上用三个泻心汤,人颜面潮红呀,大致黄连用的多,黄芩也有这种情况,但不如黄连更明显。

   所以这个方以黄连为主,特别提出“胸中有热”。咱们那么黄连上清丸呀,清上边的热,这个热往上边攻,所以颜面潮红,胸中也特别叫烦热。那么另外,要是还没水,它不会呕吐的。它如果激动水,下面腹痛。这个药也治痢疾,也治下利。同时热来上头,寒饮也往上走,那么也容易呕吐的。

   这个方子与头前讲的泻心汤差不多。也有干姜、甘草、人参、半夏、大枣,与头前讲的甘草泻心汤差不多的,不过没有黄芩,又加了个桂枝,这个桂枝治往上冲,他觉得“胸中有热”,也有往上冲,往上冲就得用桂枝镇冲气而降逆,所以给桂。

   这里没说到下利,他说“呕吐”,冲逆的太凶,就是上而不下,没有到下利。但是这个方子也治下利,如果要下利,同时有呕吐,上边烦热得厉害,这个方子就可用。

   头前那个泻心汤黄连量非常轻,一两,另有黄芩三两。这个里头是黄连加重了,他把黄芩去了。那么也就是上边烦热的厉害,同时有气上冲的这种甘草泻心汤证,可以用这个方子。

   它所不同的,甘草泻心汤没有桂枝,没有气上冲得那么凶,这个黄连汤气上冲的厉害。

同时甘草泻心汤黄连少,它烦的比较轻,你看我们在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都没有提到胸中有热,有热就烦,那个(甘草泻心汤等)烦较轻。

   那么这个(黄连汤)也有心下痞硬,有人参啊,你看看,它也有这个,不过在这没提,因为头前(关于心下痞硬)这个方剂很多了,你自己可以参考了。

所以这个方子的应用与甘草泻心汤,心下痞硬,腹中雷鸣(相似)。这个(黄连汤)也可以有腹中雷鸣,也有干姜半夏,也去水。所不同的,它是治甘草泻心汤证气上冲而烦热甚者就行了。

   所以这个方剂与我们的那个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大同小异,也是呕吐,也是下痢,那么这个它是以烦为甚。

   它后面这个方后语有些错了,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这个错了,它这个小柴胡汤与这个几个泻心全是煮取六升的,它去滓还要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它应该这样,所以它这个去滓温服,昼三夜二,这是错了,这个应该改为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就对了,但是这个说法决不是他的说法,它与前后不一致,大概玉函经就是这样的,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可以把它改了。

李冠杰常用经方讲解:

   黄连汤,跟三个泻心汤相比较,你去看看这个药物组成,它就是多了桂枝,少了黄芩,黄连加量了,它就是这么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它治一种很特殊的病,就是这个人没有规律的腹痛,就是胃这个附近痛,而且痛到什么程度,严重的,能痛的成年人掉眼泪,有的患者是迁延好几年,我碰到一个患者,他说他肚子痛了四五年了,谁给他治不了。但是这个,也要辨证,这个腹痛是五花八门的症状都有,他得具备里虚寒,同时又有半表半里热,最起码要具备这个特点。

大塚敬节《临床伤寒论解说》:

【原文】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校勘】

玉函无“者”字。

【解说】

   本条接续前条太阳少阳合病之后,论述患伤寒,在少阳部位的胸中有热,在阳明部位的胃中有邪气,从而提示黄连汤证。腹中痛,为胃中有邪气所致,呕吐,为胸中有热所致。

   该方与半夏泻心汤相似,因为胸中有热,故去黄芩而增加黄连剂量,并且加入桂枝。据此可知,该方证的病位较半夏泻心汤居于上。

【临床的眼】

   该方用于胃肠炎,其证候以腹痛、呕吐为主,而泻利较轻者,舌上多见厚白苔。

【原文】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姜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

【校勘】

   宋本“温服”后有“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九字,成本作“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玉函“去滓”后作“分五服,日三服,夜二服”。康平本“温服”后有“昼三夜二”的嵌注,并于嵌注附有“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法”的旁注。据宋本,可取黄连汤方非仲景方之意,但康平本犹似提示昼三夜二的服用方法非仲景法,今将“昼三”以下文字从原文中删除。玉函作“黄连二两甘草一两炙干姜一两桂枝二两人参二两半夏五合大枣十二枚”。

黄煌《经方方证》:

   黄连汤是经典的胃肠病方,传统的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方,具有止腹痛、止呕吐、止泻、助 睡眠等功效。黄连汤证以腹中痛、欲呕吐为表现特征,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瘦弱人群多见。

一.经典方证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1.腹中痛

脐腹部的疼痛,特别是少腹部的冷痛,阵发性的绞痛,压痛较轻,喜热敷。根据经方应用惯例,凡是用桂的方证,大多与少腹有关,特别是少腹痛。如肾气丸证“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少腹弦急,阴头寒”,桃核承气汤证的“少腹急结”等。

元代王好古《珍珠囊》记载:“下部腹痛,非桂不能除。”从后世文献调查可见,肉桂主突发的腹痛,而且比较剧烈。

《集验方》卷一:如卒心痛桂心汤:桂心八两。上一味,以水四升,取一升半,分二服。疗心痛方:桂心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干姜依上法服之亦佳。疗卒腹痛葛氏方:桂末三匕酒服,人参上好干姜亦佳。

唐代甄权《药性论》:也记载肉桂“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

本方证的“腹中痛”可以适当延伸,除脐腹部的疼痛外,还常伴有小便无力、尿失禁、尿频,以及阳痿、早泄、遗精、痛经、月经稀发或闭经等。临床经验,黄连汤能治疗少腹部的疼痛、尿失禁无力以及性功能障碍及生殖系统疾病。

2.欲呕吐

“欲呕吐”,非一般的呕吐,而是上腹部一种极度不适感,如闷如胀、食不得下、呕而不出、欲吐不得、烦躁欲死,所谓的“胃中有邪气”。可以说是邪结中焦,寒热互结,脾胃升降失常,上下格拒的一种病态。对于这种病态,中医多用苦泄辛通法,这是一种以黄连为主的配伍法。如配肉桂辛通止痛除烦,治心腹冷痛、烦躁欲死;配于姜辛开止利止唾,治下利、吐血、唾液多;配半夏辛燥止呕化痰,治恶心呕吐、咽喉异物感等。所谓“辛以开之,苦以降之”、“苦降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临证指南医案》)。

3.胸中有热

或胸腹部的持续烧灼感,或胸闷烦悸感,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

本方中黄连、肉桂同用为交泰丸。

“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王孟英《四科简要方》)

“能使心肾交于顷刻。”(《韩氏医通》)

心肾不交为中医学术语,指失眠焦虑与阳痿、早泄、遗精等并见的证候群,提示黄连汤可用于睡眠障碍类疾病,特别是伴有心律不齐、性功能不良的睡眠障碍。古代医案中描述黄连汤患者的精神状态时说,“自述因乎悒郁强饮”《临诉指南医案》)、“好饮……亦由心思过度、郁闷不舒而又难以告人者,具以越想越郁”《竹亭医案》。

此外,柯韵伯认为胸中有热是提示患者体质素热。他说:“伤寒表不发热而胸中有热,是其人未伤寒时素有蓄热也'(《伤寒来苏集》)这个观点值得重视。

4.胃中有邪气

此指消化道不正常的反射或动作,如胃肠道的逆蠕动(胃中撑胀攻冲)、胃内振水声或肠鸣等,与“欲呕吐”同义。

日本《津村汉方使用手册》提示用黄连汤治疗消化不良体质者的宿醉症状,19 世纪腹诊著作《腹证奇览》中黄连汤的腹证图是一个拿着酒杯的男人。乙醇对脑和胃有强烈的毒性,而醛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更强。醉酒之后有较长时间的头痛、头晕、失眠、震颤、胃部不适和恶心,与经典黄连汤证相符,提示黄连汤可以用于治疗醉酒以及酒精相关疾病,如酒精过敏、酒精依赖等。后世有解释此为“胃中有寒”(吴谦),也有道理。临床多见其人多喜热食,每因寒冷刺激而诱发消化道不适。

原文中“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颇似病机术语,为其后的腹痛及欲呕吐作注解。胸中居上,胃中居下,是上热下寒的另一种表述。胸中有热,热以消谷,故其人能食。胃中有邪气,邪气内扰而腹痛,上冲而欲呕吐,下窜而腹泻。欲呕吐是伴随腹中痛发作的客证,腹中不痛时则不欲呕吐。胸中有热,有可能是烧心感;欲呕吐是胃中液体向食管内反流,导致食管黏膜被腐蚀而胸中有热。从更大视角来看,本方可以看作精简版的乌梅丸,但寒热虚实的程度不及乌梅丸。

在以上四个关键词中,“腹中痛”“欲呕吐”最为客观明确,也提示了黄连汤用于痛呕类疾病。但仅仅一条经典原文,在理解黄连汤方证上尚有困难,必须结合后世文献加以完善。

黄连汤证是一种以上热下寒中阻为病机特性的综合征,临床多以消化道障碍(上下格拒)及烦热失眠、少腹冷痛等症状共见。传统解释有“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成无己)、“其人伤寒时素有蓄热也”(柯韵伯)、“胃受邪而失其和,则升降之机息,而上下之道塞”(尤怡)等。

二.适用人群

本方适用人群以营养不良、消化道症状以及失眠为表现特征。面黄肌瘦,大汗以后或大病后,或久病大病者,其人消瘦,有抑郁或焦虑倾向,泌尿生殖系统主诉多见,脉象、舌苔有特异性。

1.黄瘦睛有神

肤色黄暗无光泽,但唇暗红;面色憔悴,但日晴有神,烦躁神情;消瘦及久病者居多。导致黄瘦的原因,或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或后天失调,疾病久延,失治误治。

2.腹部扁平

腹部多扁平,上腹部肌肉缺乏弹性;脐下腹肌板硬,重压有中空感,但也有松软无力者。腹部多有隐痛,喜按喜热。

3.舌黯苔白厚

舌质黯红或黯淡,或胖嫩;舌苔白,或厚腻,或水滑,根部尤为明显。

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湿家下之,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舌上如胎亦主之。”浅田宗伯《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此症舌苔之状,愈往里苔愈厚,微黄润滑。纵无腹痛、干呕而诸法无效之杂病,此方必效,有腹痛者更宜。”

4.脉虚缓

脉来细软柔弱,或浮或沉,均按之无力。脉来弛缓松懈,或沉迟,心率缓慢,一般每分钟60~70次,但也有心率偏快者。大多血压偏低。

5.主诉复杂矛盾

上有热,如心烦失眠、胸闷心悸、盗汗自汗、口舌糜烂;中有阻,如恶心呕吐、胃胀腹痛、饥不能食;下有寒,如脐腹部的窒痛、冷痛,尿频尿无力,阳痿、早泄、月经稀发或闭经等。

黄连汤适用人群是一种热性体质,而久病阳气已虚;也是一种虚性体质,原本脾胃虚弱,复饮食不节而内有蓄热,从而形成一种以消化道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状态。中医学的解释是“虚人热病、上下格拒”。所谓虚体,是其人面黄肌瘦,大汗以后或大病后,或营养不良者。所谓热病多见热痞、烦悸、消渴、失眠、口腔溃疡等。

三.适用病症

本方适用于以腹痛、呕吐、失眠为主诉的疾病,多见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口腔黏膜病等。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反流性胃病

本方适用于各种胃病见腹痛、呕吐反流、面黄消瘦者,如胆汁反流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失迟缓症等应用机会较多,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碍,原方即可。便秘者,加少量大黄。呕吐腹胀严重者,可少量频服。原方提出“昼三夜二”服法,这种服法可以避免呕吐。此外,胃食管反流病通常夜间严重,夜间服用也比较合适。

2.糖尿病性胃病

胃动力异常和胃排空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常见的,表现为胃活动节律紊乱、胃窦扩张、胃窦动力低下、胃窦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及胃轻瘫。本方适用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焦虑失眠、口干口苦而消瘦乏力、阳痿的糖尿病患者,有止痛止呕、改善睡眠、消除疲劳、稳定血糖值、回升体重等功效。腹泻者,加葛根50g。血糖居高不下者,黄连可以重用至10~30g。

3.肠炎腹泻

本方适用于瘦长的青年人。面色黄,食欲好,想吃胖,但易泻,大多伴有失眠,补益药往往无效。

4.失眠症

本方适用于消瘦,或伴消化道症状,或伴性功能不良者。有患者诉小腹部拘急疼痛,小便不畅等。

5.房颤

本方适用于伴有胃食管反流的房颤。其人多瘦弱,下腹部无力或拘急,舌红苔厚等。

6.口腔黏膜病

本方适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牙龈炎、灼口综合征、口角炎等患者,多伴有焦虑、失眠及胃肠症状。

7.酒精相关疾病

酒客、易醉酒者多见本方证。醉酒、酒精依赖、饮酒后的吐泻或皮肤病等患者,可以考虑本方。

8.性功能不良

本方能增加性功能,可治阳痿早泄。适用于心肾不交,焦虑失眠者有患者主诉小腹部拘急疼痛,小便不畅爽等。心率快者,加重黄连量。

四.方证鉴别

1.本方与黄连阿胶汤

两方均能治疗失眠。本方证面黄肌瘦,唇黯,舌苔白厚,男人多见,彼方证肤白,唇红,舌绛,女性多见。本方证脉弱或缓,彼方证脉滑数彼方证多消化道症状,本方证饮食无妨。

2.本方与半夏泻心汤

两方均能止呕。本方证腹中痛,彼方证心下痞。本方证面黄、唇舌黯,彼方证面红、唇红、营养状况良好。本方有桂无芩,其人唇舌黯淡;彼方有芩无桂,其人唇舌多红。本方证白厚苔多,彼方证黄腻苔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名案选新注系列
细说黄连汤黄煌
黄连汤与黄芩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101
黄连汤
此方剂治疗“上热下寒”,无论胃寒胃热均可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