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坤卦卦辞 人人都能读懂的《易经》13

传播理性解读,引导科学思维。我是国学新逻辑,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讲了坤卦的卦象,坤卦是由六个阴爻组成的符号。分析它的意义时,我们需要将它看作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三爻坤卦上下相叠便构成了六爻坤卦,它的意义我们为定义为由坤到坤的变易。由坤到坤,保持了自身,所以理解六爻坤卦的意义将被归结为理解三爻坤卦的意义。如何理解三爻坤卦的意义呢?理解三爻坤卦的意义我们需要借助于四象中藏的概念,而不是直接将它等同于大地。逻辑

一、总结前文对坤卦意义的解读

三爻坤卦是由三个阴爻组成的符号,它的意义我们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三个阴爻就代表阴多或阴有余。那么,什么是阴多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为阳,收藏为阴。暑热为阳,寒凉为阴,寒气盛就是阴多阴盛。比如,冬令严寒就是阴多阴盛。动为阳,静为阴,多静少动就是阴多阴盛。物质资料为阴,物质丰富,生产生活资料有余也是阴多阴盛。农人春夏耕种,秋冬收成,粮食大丰收,衣食富足有余也是阴多阴盛。

另一方面,坤卦三个阴爻而没有阳爻,就代表无阳。阴气盛极,阳气衰绝。什么是无阳呢?有人可能说了,无阳就意味着死亡。比如,人若没了阳气就是死亡。但是,我们理解三爻坤卦的意义就不能将它简单地等同于死亡。冬日严寒,水冰地冻,草木枯死,种子果实落入地下,藏于土中;树木叶坠枝枯,元气藏于茎干与根系;动物藏于地穴中,穴居过冬;外出远行的人返还家中,躲避寒冷;陆上没有人行走,水上没有船只摆渡。一切都是安静,萧条的。此时的气象就是无阳,但此时的无阳就不能看作死亡而是藏。

阳气深居于居处之里,就是藏。草木植株虽然枯死了,但它的元气却没有死,它藏在种子里,藏在泥土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冬天的时候,人们不再外出不再远行,安居在家,赋闲过冬。居于居处之里,所以这也叫藏。冬藏是相对于春夏时节,人们多外出远行,都下田劳作的行健而言的。所以总结无阳的内涵,一个是没有阳气,另一个是阳气深藏于居处之里。

物资有余是实现深藏的必要条件。比如,农民秋天的收成少,打的粮食不够多,他就是无法实现安居过冬的目标。动物到了冬天就要穴居躲避闭寒冷,但它的前提是在秋天时储备足够粮食,如果它储备的粮食不够越冬之用,那么它也不能实现安居越冬的目标。所以,阳气能得藏就意味已经满足了藏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呢?一是要有稳定的居所,也就是要房子可住。二是要有足够丰裕的物质资料,衣食富足。农民有家有田才能安居乐业,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对于坤卦意义所做的上述分析,是我们理解坤卦卦辞和爻辞内容的基础。我们今天先来讨论一下,坤卦的卦辞。

二、借助于藏的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坤卦经文内容

坤卦的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我们分别解释如下

元亨,亨即是享,祭祀的意思所以元亨即大享。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占卜坤卦需要使用较为贵重的物品进行祭祀,以表达对于神明的崇敬和求取神明指示的诚意。我们经常听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利牝马之贞,牝就是雌,牝马即雌马,贞就是占,这句卦辞的意思是说坤卦利于占问有关雌马的事宜。雌马为阴,所以坤卦占问雌马有利。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这段爻辞 讲得是坤卦对于出行之类的事务的占问象征意义。君子有攸往,就是君子有所往。如果有出行的来占问,坤卦代表什么意义呢?先迷后得主,讲的就是先收后藏,秋冬的收藏令。秋天的时候寒凉肃杀阳气,阳气被迫由外向里回退,这个过程就是迷。但当阳气退还至居处之里,就实现了藏令,这就是得主。那么,这对于出行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君子有所往,由于阴气越来越盛,水陆不通,交通越来越闭塞,以至于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这叫先迷。即秋冬已至,无法出行,这时就要想安顿的办法。或是寄宿,或是返还家中。这就是后得主。利,要表达的意思是对于出行而言,坤卦总体是有利的象征。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西南为阳,东北为阴,对于出行而言,西南是返程的方向,东北是前进的方向。秋冬收藏令,不利出行,所以向回返的多,继续前进的少。 所以向西南方向走会遇到同行的伙伴,向东北方向走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

安贞吉,坤卦的意义是藏,阳气得藏就是得安居,所以坤卦利于占问安居之类的事宜,或者坤卦对于安居之类的事宜是吉利的象征。这就证明了,只有借助于四象中藏的概念,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坤卦卦辞的意义,只是相信坤卦是地的象征是远远不够的。

三、结论:解读《易经》不要迷信《易传》

坤为地并不有帮助我们理解坤的卦辞与爻辞,这说明《易传》的言论并不是真实的。它对于八卦起源及其意义的解说毫无根据,它的众多言论并不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经文全部内容的基础上。它更多的是借助当时代有关八卦的传说,并非信史。所以我们读《易传》一定要批判地看,如果它的言论并不能有效指导我们正确的理解经文,就已经说明它的言论并不与经文内容有重要的关联,所以我们不要将《易传》看作与《易经》具有同等价值的信息。有人说是《易传》将《易经》的占卜书上升到哲学书的高度上,我却不能同意这个观点。《易传》没有提供任何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与社会的新观念与新立场,它的言论并不具备哲学知识的性质。恰恰相反,正是《易传》将人们对于《易经》的理解引入歧途。所以,若要读懂《易经》就不要守《易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真易经讲座(18)坤卦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
话说《易经》四
周易人生3
厚德载物,解读《坤卦》
曾仕强
浅论“坤卦”柔顺的哲学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