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文明史观切入高考历史备考
“三十而立”之后,我就没有动摇过,就是要把书教好。然后,一心沉浸其中,幸福感随之而来。“大千世界,只取一瓢”,需要判断与选择。
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人生方向。
以下是发表于省级期刊《高中生之友》2017年11月上半月刊的文章,感谢编辑郑小宁先生。
周小泉,江西省余江县人,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为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历史学科教员,并担任历史组教研副组长。
以文明史观切入高考历史备考
周小泉
高考前的历史二轮复习,以通史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人类古今中外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事件,注重阶段特征与前后史实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大家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在课堂上,大家既要把每个知识点弄懂弄透,又要建立知识点与总体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练习、测试过程中,要做到“做一题,通一类”,节约备考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每道题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对于题目中涉及的基础知识、解题技巧、命题意图,都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分析完成后,大家还要对单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进行认真考察,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智慧,融会贯通。
下面我以东西方文明进程相互影响为例,来说明在备考过程中要兼顾宏观架构与微观细节的道理。
文明史观基本内涵: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各文明之间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人类由低级走向高级。
表1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
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起义和洋务运动
经济
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文化
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为挽救统治,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经济
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文化
维新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兴起;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从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来考察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和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可以感受到工业文明在改变世界方面的强大力量。难怪孙中山先生在考察了西方社会,将中国现实与西方社会对比之后发出感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学历史,学到这里,只能算学到一半。我们还必须逆向思维,找到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积极影响。
表2  课本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方世界走向近代的积极影响
四大发明
对欧洲的影响
造纸术
取代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头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
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发展,加快了封建阶层的衰落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
造出了自己的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古代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得益于中国较早地实现了铁犁牛耕,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力革命性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领先的基础。
其实,在西方走向近代的过程中,也有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历史上称之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只是这种和平的交往经常会被忽略。
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带来了西方近代学说;西方传教士回国后,又把大量的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历史上把这个过程称为“东学西渐”。
表3  16-18世纪的“东学西渐”
政治方面
英国参照中国的科举制发展出近代的文官制度
思想方面
儒家思想流传至西方。传教士翻译儒家经典并将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儒家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巨大影响
艺术方面
欧洲的艺术家深受陶瓷等中国工艺品的艺术陶冶,在西方室内设计、家具和园林设计等方面形成了中国风格
生活方面
大约在1610年,荷兰人从中国运去的第一批茶叶到达了欧洲。从此,中国的茶叶文化开始影响欧洲
从“东学西渐”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发展的普遍性。对于先进文明的追求,可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
明朝郑和的既无军事目的又无经济目的的七下西洋完成以后,中国的明清两代在四五百年的时间内,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生的保守势力,严重地抑制了社会的变革,文明基本上停滞不前。
西方因在社会变革中吸纳、改造从中国引入的文明和制度因素而更加发达,变成了我们历史记述中的欧洲列强,反过来以武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因此,由一部分先进分子倡导变革,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才从停滞中走向新的进步。历史上称之为“西学东渐”。这样一来,又回到表1所示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就在这样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出火花,东、西方社会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用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方法进行复习,往前可以追溯东、西方各自发展的进程,往后可以推知东、西方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磨合、不断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形成目前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而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了然于胸。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一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简不简单——哈佛极简中国史
201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训练题(10)
备考,,,历史
人大重阳名家讲坛|如何从人类文明史看新中国七十年?
文明史观
人类史的研究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