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些情况下故意杀人能够不判死刑

在下列情况下,行为人故意杀人的,可以不判死刑:行为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审判的时候,妇女怀孕的;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除外);其他情形。关于哪些情况下故意杀人能够不判死刑的问题,太原死刑辩护律师总结现有法规法律提供法律依据如下:

一、哪些情况下故意杀人能够不判死刑

1、在下列情况下,行为人故意杀人的,可以不判死刑:

1)行为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

2)审判的时候,妇女怀孕的;

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除外);

4)其他情形。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直接故意杀人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1、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2、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

太原死刑辩护律师提醒你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希望即积极并追求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甚至顽强地实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任其事态发展的态度。在放任的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来积极追求或是努力争取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如交通肇事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交通事故发生后,不采取积极抢救而将生命重危的被害人拉到野外抛弃,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刑事审判参考观点集成之故意杀人篇(一)
收藏:刑事审判参考目录及关键词摘要(一)
吸毒神志不清后将配偶杀害应判处死刑但可不立即执行(最高法院公布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中确定的审判规则)...
强迫多名被害人多次卖淫并造成死亡后果应处以死刑(最高法院公布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中确定的审判规则)
79之前没有刑法怎么办
刑事法官办案手记之一 ——死生之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