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汽创智于波:软件是智能车的灵魂,操作系统是灵魂中的灵魂

演讲:于波

整理:卡布奇诺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在7日下午的主题论坛上,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网联事业部首席专家于波发表了《 中国智能汽车软件生态构建与发展》的演讲。

 NE时代》整理了于波的精彩分享,略有删改,以飨读者,以下为演讲内容。

以下为演讲内容:

智能汽车的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工程,周期长,难度大,我认为全栈自研可行性不太强,构建智能汽车的协同生态至关重要。

和手机一样,智能汽车现在也成了移动工成为新技术的变革重要载体。所以,在生态这块,我认为手机生态目前是所有智能设备生态里最好的,从手机生态的发展可以思考,智能汽车生态该如何构建。

汽车生态和手机很类似,都是从机械功能向智能功能转变,软件和芯片作用非常凸显,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但是也有一些差异,一方面,是智能汽车系统性非常复杂,另一方面,系统安全性和功能、可靠性也是远远超过手机的要求。

同时,智能汽车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前瞻技术的应用也比手机多,所以它更体现融合,所以功能定义汽车、或者软件定义汽车将是未来的主流。

如果手机有脸、眼睛、嘴巴和耳朵的话,智能汽车额外还有神经网络系统,有自己的骨骼,有双腿(底盘),这对智能汽车有更快的时间响应、更低的失效概率、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复杂的使用场景要求。

所以,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用软件如何去定义汽车,软件可能是智能汽车的灵魂,操作系统是灵魂中的灵魂。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三类:

- 狭义操作系统

- 广义操作系统

- 整车操作系统

(也就是整车软件平台)

狭义操作系统,它是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分开的,只实现了功能,就是实现软硬件解耦,主要代表这块就是QNX和linux。

广义操作系统,是在狭义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中间件和功能软件,实现了软软的解耦。它还实现了底层平台化,其代表主要为特斯拉的Version,华为鸿蒙,包括安卓,包括我们中汽创智CAIC-OS。

重点看整车操作系统——

整车操作系统其实是整车软件平台,已经跨越了设备和部件,是跨设备、跨部件的软件平台。 它除了广义操作系统加了中间件和一些功能软件,更多牵扯到云平台、车端平台、AIOT设备等,它更多实现的是软件开发流程标准化、整车数据互通、数据共享。

还有软件生态的形成。

主要代表,是丰田的Arene,大众VW.OS、奔驰的MB.OS。我认为更多是广义操作系统的集合,再加入一些对每个主机厂的电子电气架构特有的软件功能进去。

智能汽车的根基,是芯片的发展。 目前汽车这块芯片种类也特别多,应用比较广,要求也比较严格,主要分为数字类芯片和模拟类芯片。

现在汽车芯片还有一个趋势,迭代周期短,以前一些大的SOC芯片都是几年一迭代,现在可能一年一迭代甚至可能不要一年一迭代。

但是对于核心零部件来讲,从定点到SOP也就一年左右,如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芯片和软件系统,如何赋能主机厂快速的去实现量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接下来,聊聊生态的构建。

整个协同生态,将在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汽车正在逐渐成为新的智能终端。结合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车载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可窥见一二。

整个手机发展从原来硬件定义时代,功能机比较简单,就是嵌入式软件实现基本的通信功能;到软件定义时代,就有了操作系统这一概念,但是操作系统与智能终端的发展非常相关,我们看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消失,除了它自己转型、创新比较落后,我自己认为,他们在选择操作系统方面也有一定的失误。

诺基亚选择塞班系统,比较封闭,摩托罗拉的系统也是在生态这块做得不太好,包括windows在手机上的系统都是没有把生态做好,最后导致手机产品的消失。

如vivo、oppo的安卓系统,这些公司现在做得比较好,主要原因是选择了很好的操作系统。

再和大家聊聊“生态定义时代”。

一是IOS是闭环的模式,这种模式之前更多适用于苹果或者特斯拉,此类先进的科技企业可以快速应用;二是快速起量,量起来以后能有规模效应;三是,品牌容忍度非常好,正如我们使用苹果手机,大家对可能的冻屏、死屏和死机都还能容忍,对品牌的容忍度非常强,所以适合做闭环的生态。

所以,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联盟,我认为必须两步走:

第一步,联合芯片厂商,软件开发商,构建软硬件生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更好服务于主机厂。

第二步,产品不限于操作系统,构建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开发环境和标准流程。

打造一个中国生态联盟,协同生态是有效的途径。 手机和电脑已经实现了深度绑定,形成生态,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汽车如何建立生态联盟——

毕竟,汽车芯片有很多种类,操作系统也有很多种类,如何把这些生态建立起来,然后把它们打通,让它们协同,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事情。

最后,聊聊挑战与展望。

智能汽车软件生态在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细分领域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几点:

第一,功能安全。

第二,信息安全。

功能安全起步比较早,但是大家在应用中深入达到量产、或是去工程化落地其实并不乐观。

我本人其实在2006年、2007年的时候就开始做功能安全这块,当时领导很支持,但是一到实际落地的时候,实际运用到产品时候,有些功能安全不达标要进行优化,可能成本会增加,在那时候领导也许会犹豫了。所以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这块,大虽然家都有研究,但实际要做或者执行的尤其到落地的,还是有很长的路去走。

第三,数据管理。

第四,软件开发模式。

前面我们讲,现在很多主机厂其实都在构建自己的自研能力,但是开发模式不一样。 如有的主机厂号称要建全栈自研,但有的主机厂要和tier1合作,如果自己全部自研,接口可能就没办法统一,各家的软件都不尽相同,所以没办法去很好的构建整个生态。

这也意味着,难就难在,如何让大家在较短时间内,产品实现产业化,在开发模式上去做有效协同。

第五,硬件预埋。

软件与硬件的发展速度不匹配,所以带来硬件预埋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操作系统的创新,去解决一些硬件预埋的问题。

整车操作系统,我觉得还是不属于操作系统,它本质上是一个软件平台,因为涉及到AP、CP、智能化OS等不同类的操作系统,它是很多广义操作系统的集合。

第六,开发流程及效率。

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传统V模型开发模式,也有使用敏捷式的开发模式,不同厂家或者不同产品的倾向不一样。

在智能汽车这块,可能针对不同产品或者不同的系统,是不是应该有更适合的一个开发流程,或结合V字,或结合敏捷,新创一个更好、更适合未来汽车快捷开发和保证效率开发的软件开发流程,这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云会丨智能汽车灵魂,OS如何实现自主可控?
决胜下半场,要生态联合还是全栈自研
地平线推BPU开放计划,车企不用担心灵魂了
中科创达:藏在华为、小米背后的卖铲子大师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来了?本土操作系统有望加速“上车” 生态将成要角
汽车大观|汽车操作系统:激荡向左 动荡向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