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如何看待酒?一文讲透

这篇文章,小然带大家从传统养生的视角看一看:

中医配药用酒用什么酒?药材炮制用什么酒?中医对泡酒养生怎么看?

中医对日常饮用酒的药性认知?喝酒对身体具体有哪些影响?

喝酒时有哪些饮食禁忌?喝酒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01

中医用酒:

一壶浊酒喜相逢

我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酒,和今天的酒相比,虽然都叫“酒”,却经历了层层分化和演变。从酿酒的材料、方法,到酒的外观、口感和酒精度数等,都有很大差别。

那么,中医配药常用的是哪种酒呢?答案是谷物发酵酒,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米酒”。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惟米酒入药用”。这种古代的粮食酿造酒,度数偏低、口感偏甜,相对更加温和。不像现代蒸馏白酒烈性高、偏性大,如果使用不当,对人体的刺激和潜在危害也大。

据饮食史专家考证,唐朝以前,人们喝的都是早期谷物发酵的酒。

虽然我们现在把谷物发酵酒,统称为“黄酒”,但由于酿造工艺的区别,早期的谷物发酵酒和现在的黄酒,外观及口感上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古代人更习惯把这种谷物发酵酒,统称为“米酒”。按外观来看,主要分为浊酒和清酒两种:

浊酒酒面上往往漂着米滓,酒液比较稠浊。浊酒酿造快、酒精度也偏低;

而清酒则与之相反:酒液清澈、酿造时间长、酒精度也更高一些。

这种清、浊之分,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随着工艺的变化,最终都被高品质的黄酒所取代。

当然,这里酒精度数的高低,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古代早期入药的酒,相对于现代酒而言,整体的度数都偏低:

早在夏商周时期,酒只有1~2度,到了汉朝大概有3度,再到魏晋时期,普遍在4度左右;

唐朝的酒能达到6~8度,宋朝的酒通常在3~12度之间,而且高度酒的比例还在增加;

元朝蒸馏酒正式从西域传入,明朝有了度数更高的干黄酒,而到了清朝,蒸馏提纯的烧酒才开始逐渐取代黄酒的地位。

概括起来,凡是要用到酒入药或煎药的,大多是头部或脑部疾病或需要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但千万不要认为单纯用酒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好的中医大夫会根据病情、病位、发病机理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中药消除酒的副作用,发挥其正向作用。

说完了配药用酒,再来快速看下炮制用酒:

从中医药实践的角度,主要用黄酒来炮制中药。通常能够增加药效、或降低乃至消除毒性。

除了药用酒,小然还听说,很多人对“泡酒养生”跃跃欲试。

这里要特别注意,查看配方的中药适不适合自己的身体状态。尤其不要轻易尝试蛇、蝎子、人参等比较烈的药酒。如果药不对症,出现不良反应或更大危害,就真的要“成仙”了。

我们后续也会推出药酒相关的文章,想看的可以先关注公众号~

02

中医看酒:

酒的风情谁懂?

在中医古籍中,酒是“此物损、益兼行”的东西,既有好处,也有一定坏处,要谨慎对待。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性苦、甘、辛,大热、有毒”。少量喝可以“和血、行气”,让周身循环加快、血脉宣畅,还能起到暖暖身子、强神健魄的作用。

《博物志》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

三人冒着清晨的大雾赶路,一人空腹,一人吃饱饭,一人喝了酒。结果空腹的人挂了,吃饱饭的人受潮湿侵袭、生了病,而喝酒的人依然活蹦乱跳。这足以看出适量饮酒有辟恶、健体的功效。

具体到身体的器官上:综合各类古代本草的记载,酒能“厚肠、胃,养脾气,扶肝”,对肠、胃、肝、脾都有一定的补益,还能治疗“腰、膝疼痛”。

身体好了,心情也更畅快了,喝酒兼有“消愁、遣兴,宣言、畅意”的效果。酒后人们会变得热情,能消除疏离感,加速感情交流。

这是不是让你想起,乔峰与段誉拼了四十大腕酒的名场面?乔峰本身就爱酒,酒逢知己、自然惺惺相惜,很快便与段誉熟识起来。

当然,小说里是这样写,但一是古代早期喝的多是低度发酵酒,对人体伤害偏小,而现代人喝的高度蒸馏酒,如果使用不当,对人体的损害会更强;

二是为了塑造英雄形象,难免有夸张的成分,我们以后的文章也会讲到,实际上并不存在“千杯不醉”的方法。

所以,把握这个度很关键。还记得酒的三部曲系列首篇文章(点击查看)里讲的,喝多少才算“适量”吗?

从中医的角度讲,酒也是一种药。除了上面的这些积极作用,如果应用不好,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中医认为,酒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容易出现积食、饱胀,甚至会烧心、反酸。

热邪向上发散,就会“动火”。很多人的体质,一口酒下去,痰就上来了,这叫做“痰郁于上”,还可能出现口干、头痛、发热、冒汗等症状。

而且喝多了以后,酒热内郁,诸病应运而生。

开始病较浅,有“呕吐、自汗、疮疥、鼻齇、泄利、心脾痛”等症状,相对容易治好;

但长期嗜酒的,可能“内疽、肺痿、鼓胀、失明、哮喘、劳瘵、癫痫、痔漏”,甚至生出一些疑难病,不是特别厉害的医生不容易治好。

所以,别把小说里动辄“几十碗酒”太当回事儿。

03

中医喝酒:

要“食”分注意

酒,还是渲染气氛必不可少的道具。

《三国演义》里,有“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琼”等典故,

《红楼梦》里,贾宝玉吃过了鹅掌、鸭信,还想吃冷酒,被众人劝下温一温酒再喝。

就连《孔乙己》里,都有“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喝酒的温度似乎是有讲究的。但加不加热有什么区别?为何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做?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古代防寒保暖设施有限,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能喝上烫热了的低度黄酒,无疑能放大酒本身驱寒保暖的效果,口感也更加绵柔醇厚。

但现在普遍度数偏高、味道浓烈的蒸馏酒,最好在低温下喝,尤其别加热喝。

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认为,酒先冷着“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变得微微温热,这样有两层好处:

一是“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

二是“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在体内的运转也相对迟缓,不会一下子太上头。

再来看看保留了中国汉唐习俗的日本,他们在饮用清酒时,就习惯用冰块冰一下再喝,一次也不会喝太多,而是分小杯,慢慢喝。

所以,温酒是古人寒冬里连夜赶路的温情,现代人则大可不必。

除了温度,喝酒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

“夜宴”似乎是古代豪门逢年过节的“标配”。《红楼梦》里就有很多描写夜宴的桥段。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与早晨饮酒相比,夜里饮酒的副作用更大。

《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人在夜饮之后“既醉、既饱,睡而就枕”,体内的热气拥簇在一起,就会“伤心、伤目”。

而且,夜间本来是人体之气收敛的时间段,但喝酒会“乱其清、明”,让脾胃过于消耗,停湿、生疮、大动肝火,还会因此出现很多其他的疾病。

历史上居高位者,多以“夜宴之弊”劝说朝臣。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就把“无酣歌夜饮之欢”作为持身之道。

而在《红楼梦》里,尽管出现了“群芳开夜宴”为贾宝玉庆生的场景,但脂砚斋在批注里也说这是“富贵子弟易流邪鄙”的表现,应该“戒之”。

除了喝酒的温度和时间,喝酒时吃什么,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喝酒后最好不要饮茶。中医古籍里有记载,酒后饮茶会“伤肾脏”,让人觉得腰腿沉重、膀胱冷痛,容易出现“痰饮、水肿、消渴、挛痛”等症状。

再比如,喝酒前垫点儿吃的,可以给酒精的代谢赢得一些时间。但选择吃什么,就很讲究了:

牛奶不太行,因为“酒合乳饮,令人气结”,

牛肉、猪肉也不太行,因为“同牛肉食,令人生虫”、“食猪肉,患大风”,

甜的不太行,因为“凡酒,忌诸甜物”,

辣的也不太行,因为“酒后食芥及辣物,(此类可)缓人筋骨”。

此外,醉酒后还应注意不要受凉,因为“醉卧当风,则成癜风”。

也不要立刻洗澡,因为“醉浴冷水,成痛痹”。

当然,降低喝酒副作用的技巧、饮酒前后的注意事项还有很多。我们后续也会推出讲解文章,想看的先别走,评论区留言或点赞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蒸馏酒什么时候出现的,元代时期出现但清代以后才被推广
过年了,说说酒
自我麻痹
古人酒量大?放现在能喝多少瓶雪花?
从早到晚背单词?10?客厅之茶叶?咖啡?酒
古代人喝的原来是这样的酒?李白武松的酒量也不过如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