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冷暴力”正在让我们的孩子们走上绝路!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读者小陈的留言:

“我出生在三个孩子的家庭,父母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边带我们,一边挣钱。

我每天放学回家,先帮妈妈做饭,带弟弟妹妹,事情忙完之后,我才有时间写作业。我觉得自己很努力,想帮妈妈减轻负担,可是,不管我干什么,大多数时候都会受到她的斥责和批评。

我当时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错的?为什么我怎么做她都开心不起来?我甚至觉得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想过自杀……”

看完她的留言,我想起一位老师说过的话:比起急火攻心的家长,那些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家长更糟糕。

他们明知道孩子触犯学校纪律也不配合教育;

他们的孩子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任何压力;

他们对孩子的一切视而不见,更别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

的确,最不负责任的家长,反而是无形的。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



什么是“冷暴力”?


冷暴力,是采取非武力手段实施的一种侵害行为,即以冷漠、轻视、言语威胁、极端挑剔和其他非强制手段,对对方的心理和精神方面进行碾压的行为。

心理学家刘吉吉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的调查研究,发现70%以上的家庭有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不管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还是在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父母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孩子的这种“冷暴力”。


法国临床精神学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首次提出“精神虐待”一词。

她说,通过精神虐待,一个人真的有可能毁掉另一个人,将之称为“精神谋杀”也不为过。但是,精神疾病不会导致虐待,虐待源于不带感情的理性,再加上无法把他人当作“人”来尊重的态度。

某些施虐者的罪行会受到批判与法律制裁,但大多数施虐者却利用魅力和适应力在社会上找到出路,而留下一堆受伤的灵魂和痛苦的生命。



父母的哪些行为算是“冷暴力”呢?


孩子0-6岁时,不能给予适时回应


之前跟一位疑似自闭症的妈妈聊天,她说在她推着婴儿车带孩子遛弯的时候,她从来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手机,也不知道要跟孩子互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经常是她做她的家务,把孩子放在客厅围上栏杆让他自己玩。等到孩子5岁的时候,她才发现他跟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温暖和适时回应是获得最佳发展结果的关键。“适时回应”指的是立即回应孩子并关注儿童所关注的事情。当孩子的关注能获得“支持性的结果”时,他们便能够有效地学习。


一旦孩子小心翼翼将自己兴趣的触角伸出去的时候,当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时,被无情忽视或阻断的后果就是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失去兴致,他们的好奇心变得越来越窄,属于他们的世界也越来越失去色彩和逼仄。


夫妻冷战,让孩子夹在中间深受影响


一位研究生回忆她的小时候:

“我的妈妈是一个常年冷暴力的施暴者。不过,她的冷暴力只是初级阶段——不理人、不吃饭,不和你在一个屋子里呆着。

因为我爸身体不太好,所以我妈就不要他喝酒。每次在我爸喝醉回来以后我妈就会一直不理我们,一直。每次我爸出去吃饭,我就吃不下饭、玩不下去,悄悄躲在被窝里祈祷,让我爸别喝多快回来。

我的这种状态已经到了有些病态的样子。在本科的时候才意识到,我的性格深受他们的影响。”

冷暴力,在无形中有着强烈的摧毁力量。父母间冷暴力久了,它便会变成一把无形的刀,刺伤孩子的心。被害者的肉体虽然毫发无损,心灵却早已千疮百孔。



言语冷暴力(负性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比如,半夜辅导孩子写作业,快到11点了,他还磨磨蹭蹭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前两天考试成绩还很不理想。而且,正好白天夫妻俩吵了一架……你终于没忍住,对着他大吼:“真是拿你没办法,我不管你了,我看你跟你爸一样没救了,成绩倒数做作业还磨蹭,真是让我上火!长大也跟你爸一样废物一个。”

给孩子贴上“废物”的标签,情绪化的把大人的缺点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他们很少会自我反省变得更加努力,更多的是感到羞愧,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我放弃。

前几天,一位六年级的女孩子因为作业的事情与妈妈发生争执,赌气说:“还不如死了。”没想到她妈妈竟然冷言回答她,说:“那你死了就死了吧。”更没想到的是女孩竟真的跳楼了。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这种语言也是一种暴力,虽然它不留痕迹,但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确实持久甚至致命的。


父母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冷暴力行为?


针对儿童的4大暴力行为: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冷暴力。其中,冷暴力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这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的一致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这4大暴力行为对抑郁的预测结果β值(一种统计指数)分别为0.17、0.14、0.06和0.37,对焦虑的预测结果β值分别为0.19、0.15、0.02和0.30。这些数据均表明,冷暴力极大地提高了儿童患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几率。


那么,父母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冷暴力行为?


 看见孩子的感受,把孩子放在首位。


在《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的书中,作者陈美玲说:“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说等一下。”

有时候在忙,比如在厨房做饭,在炒菜,孩子走过来问她:“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她答不上来,也没有时间。

但是,她每一次都会马上把火关了,说:“哎,你问得真好!我们一起去找一下答案!”

父母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并时刻关注、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懂得自我牺牲。

陈美玲与三个儿子在斯坦福大学


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


在沟通之前,需要想好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跟孩子沟通。不要上来就直接指责,先说点别的事,比如孩子喜欢的或关心的事。打骂是很快能让他们认错,但是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孩子如果做错事,适当的讲道理最有效,可以和孩子谈话,直到孩子接受、认可为止。

冷暴力如钝刀子割肉,更能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情,也更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冷暴力。


孩子成长的物质需求并不是那么重要,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内心世界是否快乐。

曾经一个儿童教育专家以“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家”为题,在幼儿园和小学对孩子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和谐有爱排在第一位。物质生活条件和吃穿用度甚至是好玩的玩具,在很多孩子面前都比不上父母不吵架、不生气,全家和谐相处,家里处处充满爱。



系统家庭治疗。


在一个家庭里,任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受其他成员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也影响着其他成员。这种紧密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许多所谓病态的家庭现象;而一个人的病态行为.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而被维持。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重点不在于个人症状的改善,而在于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个性化,并给予每个成员同等的关注。

在留言的最后,小陈说,自己做了妈妈,便开始慢慢理解自己的妈妈,想想她的情况:文化程度不高、每天那么累、生活压力那么大,还坚持把她们几个一一送入大学,她已经拼尽了全力。


可是,冷暴力的阴影就和摄魂怪一样,缠绕着她那么多年,她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吸住。她发誓,一定不对家人施行冷暴力;如果对方冷暴力,也一定远离。

我们一起为小陈的誓言点赞、转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有勇气远离暴力和冷暴力!


作者:M  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孩虐打孔雀上热搜: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往往来自这3种家庭
反对对儿童暴力伤害
陪孩子时玩手机等3种冷暴力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对孩子伤害很大
宝宝暴力行为(专题介绍)
恐怖!6岁儿子最大愿望是一枪打死妈妈?
几类家长容易教出暴力孩子,你在其中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