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与《道德经》互补(上)

           

 

《论语》与《道德经》
互补(上)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为题的演讲。他指出: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就是说,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识到宇宙与人及其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自然规律。

伏羲依据《河图》创立了整体把握世界的“太极宇宙”模型,并生动地描绘出宇宙的容貌 —— 反对称的双螺旋宇宙。双螺旋运动与演化是我们宇宙的普遍规律,它不单是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是万事万物大一统的自然法则。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中说: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 —— 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儒道互补的和谐文化,对于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和谐与发展。

1982年8月27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致旧金山祭孔大典主任的信中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1987年,里根总统发表国情咨文,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显然,这是对汤因比预言的最佳说明。

1975年,美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惊世之作《物理学之道》一书中写道:“东方神秘主义提供了一个协调一致和尽善尽美的哲学框架,它能容纳物理学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如果说物理学现在把我们引向一种在本质上是神秘主义的宇宙观,那么从某方面来说,就是返回到2500年以前的起点上。”这预示着,最古老的东方科学与最前沿的现代科学必将形成跨时空的完美链结。

当然,《周易》并非仅仅是一个哲学框架,而且是一个科学的太极宇宙模型。“太极图”阴阳鱼呈现双螺旋互抱之像,它以最大的抽象容纳了最多的具象,令双螺旋规律无所不包。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无论那一门古代学科都被《周易》宇宙学所包容,这一隐藏在东方世界奇迹般的历史之谜,值得研究。

读者肯定明白,弗里乔夫·卡普拉所谓物理学返回到2500年以前的起点上,并不意味着现代物理学在倒退,而是意味着科学事业以螺旋式的上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我们看来,则是西方现代科学与东方古代科学,找到了共同的新起点。这决不是一种毫无规律可寻的历史巧合现象,而是世界文明内在的双螺旋运动规律的显露。世界文明正沿着双螺旋轨道向前发展。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 1883~1969)提出的“轴心时代”理论,早已暗示了世界文明呈现东西方双螺旋交缠的形态。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就是说,从公元前800到前200年的轴心期以来,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的进步,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呈现螺旋式上升,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相映成趣,每一个新的起点必然出现向轴心期螺旋“返回”的状况。

东西方文明好比地球上的两个巨人,他们从同一起始点出发并按照宇宙“对流”的行为方式,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初看起来,他们背道而驰各奔东西。当他们走到中途,就有一次不期而遇。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巨人的足迹组合 —— 闭合的历史圈环。当他们绕地球一周之后再一次相遇,并且发现终点原来就是“返回”到了起始点。这样,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两个巨人的足迹组合 —— 循环无端的双螺旋历史圈环链。循环无端当然不是平面的轨迹,终点并不完全等同于起始点,它随着地球时空位置的改变而成为新的历史起点。

显然,这个比喻与前文论述的“莫比乌斯圈”宇宙轨道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同样令世界文明的隐秩序结构明朗化,因人类及人类社会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遵循同一规律。

有趣的是,由东西方文明所构建的双螺旋历史圈环链,完全出自于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互补。东方人偏重于右脑直觉思维,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定万物的属性或类别,在网络中寻找对应关系;西方人偏重于左脑逻辑思维,用精确验证的方法定万物的质量或能量,在实体中寻找因果关系。诚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所言:“欧洲的哲学倾向于在物质中发现实在,而中国的哲学则倾向于在关系中发现实在”。

正是雅斯贝斯所称呼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诞生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 —— 孔子和老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现存《论语》一书。老子(约前580~?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李耳曾任东周的“守藏室史”官,后辞官隐居。他西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李耳将远走归隐,便请他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余言,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一部《论语》记录了孔子的伟大思想;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开山鼻祖,一部《道德经》树立了轴心时代的文明丰碑。从中国文化的主体结构来看,儒家孔子侧重于人文文化,道家老子侧重于科学文化,且儒道两家都是原始宗教的承接者。所谓侧重,是鉴于古代哲学与古代科学并没有严格的分割线,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缠态,这一文化特色前后相继了数千年。所谓承接,是指在宗教信仰上,儒道两家并未与原始宗教完全决裂,他们不乏深厚的宗教情怀。这对于后来儒教、道教的产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换句话说,儒道两家都认同的“天人合一”观,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个科学理念。于是,孔子的人生哲学、老子的自然哲学都符合“天人合一”观,只是视角相反,形成互补。他们信仰的《周易》宇宙学之天,乃一阴一阳之道,而非神。故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老子曰:“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德经·六十章)。孔子站在人文科学立场,老子站在自然科学立场,都不轻信鬼神,也不反对宗教。

我们说《论语》与《道德经》互补,是基于两部经典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即“对立互补”。例如,孔子和老子对于前周王朝的“礼乐”文明持不同政见。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从深层处看,他们的学说既对立又互补。

老子曾任东周守藏吏,有机会博览典籍,故学识渊博。老子对周王朝宗法礼乐文明的兴衰,有着超凡脱俗的见解。他发现自然“无为”的宇宙之道,也是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其“无为治国”的政治主张,乃是沟通天道与人道的桥梁。

孔子身处乱世,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认真思考治理乱世之策。他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书籍,发现了周天子制礼作乐的历史功绩。为了天下太平,他极力推崇周礼,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政治主张。其“仁”字,乃是孔丘对西周礼乐文明画龙点睛的以“述”为作。

孔子为学周礼曾求教于老子,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赞叹:“吾今日见老子,其犹见龙耶。”他把老子喻为神秘的“龙”。后来,道家人物称孔子为高贵的“凤”,如《庄子·人世间》载言:“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可见,老子与孔子乃人中之龙凤。中国人崇尚龙吟凤鸣的祥瑞之声,是否表明了国人对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的眷恋呢?而在今天,中国的龙凤文化早已传遍了世界各地。

各种注本的《道德经》,其译本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版《道德经》。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学家、管理学家都在研究老子思想,诸如F·谢林、马丁·布伯、李约瑟、卡普拉、海德格尔等人,则是在研究中有所创获者。美国学者邓正莱(James A.Dorn)1998年撰文《中国的前程:市场社会主义还是市场道家?》,他说:中国的前程,在于通过信奉和拓展老子的天道思想而回到本国的自由传统。《道德经》就是中国的自由宪章。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真的道德。孔子开创了一种人类行为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最强者。“孔子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了这种道德,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战争了”。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语出惊人:“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尊孔的时代都是天下大治;凡是反孔或淡化孔子的时代,都是天下大乱,甚至人亡政息。这是历史的必然。”美国学者爱默生称:“孔子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话说回来,孔子与老子有多次会晤,《史记·孔子世家》、《礼记·曾子问》均有记载。而《庄子》记述孔老对话达50多处,例如“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孔子云:“甚矣道之难行也。”天命之年的孔子对“道”的认识,另有一番感慨。

孔子问礼于老子,他们对“礼”和“道”的不同见解,乃是儒道两家文化差异的最初显露,并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虽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但是在秦汉以后,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学说先后衰落,而在历史上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学说,只有儒道两家。

儒道两家对立互补,为当今学界所认同。但必须看到,儒道两家皆为河洛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学说是对《周易》宇宙学的继承和传扬。尤其重要的是,儒道两家代表了易道双螺旋中的正反螺旋,而展示了中华文明进程的双螺旋轨迹。当然,由此而导出了新问题:儒道两家是如何承袭《周易》宇宙学的?对立互补的学说又是如何可能组成双螺旋结构的?

我们先从《道德经》说起。《道德经》有八十一章,上篇道经三十七章和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几千年来,这部著作被奉为道家和道教至高无上的经典。道经·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但不再是“不可称道”的自然之道了;名,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但不再是“不可名状”的自然现象了。无,用以称述宇宙的无形始原;有,用以称述万物的有形母体。

因此说,经常处于无欲、无为的境界,是为了体察自然之道的奥妙;经常处于有欲、有为的境界,是为了观察自然现象的机制。这无为、有为两者同样出自人心,只是名称互异,是自然之道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反映。自然之道在玄妙之中还有玄妙,而无为、有为两种思维方式是把握自然之道的门径。

老子在《易经》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 道法自然,自然即道。一部《道德经》的精华要义都浓缩在道经·一章之中。这无为、有为两者,无为是通往宇宙隐秩序的门径,有为是通往宇宙显秩序的门径。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科学理论,以“道”为其核心。德经·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对万物产生于“道”的高度概括,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化生混沌一体之气,即道生一;混沌一气动分阴阳两仪,即一生二;阴阳交感的力作用称为三,即二生三;阴阳交感产生无限二分变化,生成天下万物,即三生万物。万物依然保持着阴阳互补的结构,即负阴而抱阳,且与本源之道(混沌一气)共振,使得宇宙整体和谐统一,即冲气以为和。

也就是说,宇宙为一,道在一中。一分为二的分形变化,生成天下万物;合二为一的对称运动,成就一物一太极。太极阴阳交感,生生不息的变化,体现了宇宙的总规律。

老子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宇宙的行为规范,因此宇宙的物质行为有着自己的运行轨道。正如他在道经·二十五章中所描述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就是说,道由阴与阳两种物质交融而成,是先于天地的客观存在。道具有“独立而不改”的开合节率和“周行而不殆”的圈环运动,是无限二分为天下万物的宇宙本源,而宇宙万物又在太极圈环轨道上运动。道经·一章开宗明义地提出,宇宙亘古不变的道是不可称道的自然规律。老子觉得,用语言和文字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表达出来,是欠准确的,但又不得不勉强而为之。从道经·二十五章看,老子用两个“强”字申明,把宇宙的规律称为“道”,名为“大”是勉为其难的。

 表面看来,老子在阐明“言不尽意”的局限性。但人们是否想过,老子为何在几千年以前就能发现,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与自然而然的道存在差异呢?其根据又是什么呢?

其实,道经·一章已经作出了答卷:认识自然之道,只有两种方法,即“无为”与“有为”之法。老子亲自以“无为”之法体察了道的存在 ——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开合脉动、循环往复的道。这个“反”字的含义,就是指“物极必反”的回归性。诚如德经·四十章所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道致远时,会向着自身相反的方向运动,并由“弱”向“强”循环往复。天下万物生于有形的物质母体,而有形之“器”由无形之“道”产生。

《道德经》不单是道家的哲学经典、道教的基本典籍,而且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元典之一、中国气功科学的四大经典之一。对于没有练习过气功或是对气功不太了解的读者,可能不理解 —— 老子以“无为”之法亲自体察了道的存在。于是,我们有必要做些解释。

 

(1)气功与科学

气功是炼“炁”的功夫。气功理论及其方法源于《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学。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大、小宇宙同质同构 —— 都是由“炁”聚合的太极图像。天与人以“炁”相通,遵循统一的自然规律 —— 阴阳交感互动。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冲气”二字当出自气功体验,冲气的感受,乃是天人相应之“炁”的振动激荡。在中国气功学中,“炁”与“气”二字是通用的。

这就是说,老子的无为之法,指无欲、无为的境界 —— 气功状态。通过调整心态与体态达成身心和谐,潜在能量辐射产生了人体场态效应,并与宇宙场态交感互动。

有必要指出,练习气功的人,通常可以获得修身养性、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等效果,少数人会自然地出现潜在功能,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现象。有些人因执迷于“特异功能”,抱着急于求成的极不自然的心态,往往出现偏差 —— 走火入魔。所谓“开发人体特异功能”是错误的,“开发”乃是一种误导。请气功爱好者不要步入这一类似的误区。

老子的上乘气功态,指培养先天之“炁”,形成人体太极图像小宇宙,并与大宇宙之“炁”相激荡;天与人浑然一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分不出大小、分不出彼此;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而融为一体时,则可以体验宇宙变化之道。正如德经·四十七章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见天道”。

换言之,上乘气功态优化了人体生物场,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精巧的生物互感器 —— 星旋态人体,如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用人的感觉系统为测量仪器,而不是用设想的仪器”。星旋态宇宙以旋动力为载体,与分形星旋态相互感应、交换信息,致使人可以感应宇宙变化的某种规律。

可见,无为之法是一种气功体验。在不刻意之间,人体生命场态成为天然的生物电子装置,起到观测宇宙的效果。从技术上讲,要做到无欲、无为使身心和谐。无欲,是指心无杂念,逐渐进入无思无虑的清静状态;无为,是指身体放松,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当做到松(身)静(心)自然,内气充满活力,身心和谐便可以升华到天人合一的互感状态。

老子发现,道性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人们只有处于无欲、无为的境界,与道性相合才能够体察道的真相。足见,《道德经》不是单凭逻辑推理产生的哲学经典,老子的气功实验事实为其哲学观点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而论,《道德经》与《周易》一样也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科学书籍。钱学森在《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中预言,21世纪新的科学革命即将来临:

 

我相信,气功和我国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蒙医、藏 医,还有其它的民族医学等)以及人体特异功能这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一旦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一定会变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也就是真正的科学,同时,在综合的过程中它会改造现代的科学,使现在的科学再提高一步,这也就是我们所要做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做好了,必然导致爆发一次科学革命。……大家也可以认为这是东方的科学革命。

 我想真正吸引着我们沿这条曲折而又艰险道路去探索的是:这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也许是比20世纪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大的科学革命。

 ……一个人体科学的幽灵在我们之中徘徊!

 

钱学森创立的中国人体科学,必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我们甚至相信,21世纪科学革命的特色,是东方古代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

气功学属于人体科学的研究范畴,中国气功源远流长。在历史上,伏羲、文王、老子等古代圣贤,就是注重修身养性的气功大师。他们惊人的超前科学思想,起源于自身的气功实践与天象观察,即无为、有为两种思维方式相结合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通过气功方法认识了宇宙的规律,这是一种先天“无为”之法。但老子毕竟经过思考,用尽可能接近于宇宙真相的语言表述了宇宙的规律,这又是一种后天“有为”之法。这令我们明白了更深刻的道理,先天与后天、无为与有为原本是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

按照中医科学的观点: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乃自然大宇宙的缩影。女子年满14岁,男子年满16岁,已进入后天状态,成为后天的人。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生理、病理变化都遵循后天八卦的小周天循环规律,但人体经络系统与先天八卦系统对应,故后天的人仍然与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所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是指肾藏精,禀承了先天元气;脾统血主水谷运化,提供后天生命所需要的营养。常规态下,经气沿小周天经络运行;气功态下,经气则沿大周天经络运行。

    虽然人体科学及气功学科有待深入研究,但现在也可以告诉尚未学过气功的读者:气功并不神秘,只是有点神奇。很多没学过气功的人,常常处在气功态下却浑然不知。

道理很简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做到松静自然、身心和谐,就能够进入气功状态。例如,一个静心的垂钓者,一个凝神创作的书画家,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一个医德高尚的医师,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一个德才兼备的影、视、歌、舞、戏曲表演艺术家,一个心胸豁达的工人,一个纯朴善良的农民,乃至知足常乐的平民百姓、天真无邪的小学生,都会在无意识之中进入气功态。

事实果真如此吗?老子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生的一切有为都是“后天”的行为,一切无为都是“先天”的行为。人们每天忙于工作或事业,使体力和脑力在“有为”中消耗,劳累甚至使人身心疲惫或生病。人们正是在“无为”之时,疲惫和病痛自然消失,体力和脑力自然恢复。这好比,人体系统中有一个先天维护程序,它的执行文件名叫 —— 松静自然。人体气功态,就如同正在执行中的先天维护程序。以上列举的人群在无意中启动了这个程序,而练习气功则是为了有效地启动这个程序。

读者也许听说过,练习气功的方法不下数千种。老子的学说揭示了气功的原理:一切有为的气功方法都属于后天之法,万法归宗起来只有一个法 —— 后天返还先天 —— 无为之法。没有学过气功的人之所以能进入气功态,正是印验了无为之法。

其实,一切气功方法都是人为的编排,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人们身体放松、思想入静,达到松静自然、身心和谐的状态。显然,练习气功的过程,就是通过有为的后天方法进入到无为的先天境界 —— 气功态。 

古人把练习气功叫做“修道”,通过修炼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宇宙的规律 —— 道。这正是《道德经》所讲的主要内容之一:修后天之德行,合先天之大道。练习气功等价于修炼品德,使人道合于天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德经·七十九章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说,天道不分亲疏公平对待每一个人,“道”保护有“德”的善人。而违背道德之人的恶行,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应。正如德经·七十三章所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由此可知,一个真正的修道者或说气功师必然具有高尚的品德,其言其行合于道、合于德。那些号称天神下界、法力高过如来佛的“气功大师”和自我吹嘘的江湖人士,道德如此低下,哪来的真功夫?在近30年来的气功热潮中,曾有许许多多善良的气功爱好者上当受骗,不仅被“气功大师”或“江湖骗子”转走了钱财,还耗费了时间和精力。

气功原理告诉我们:真功夫青睐品行端正的人。换言之,品德高尚的人才有真功夫。以此可识破骗局:功夫是自我修炼身心的成果,自称法力无边能给弟子长功的“大师”是骗子。牛皮吹得越大,向您要钱就越多的“大师”也是骗子。

读者都很清楚,现代科学理论是以可重复性的实验事实为其支撑。可重复性的实验一旦被推而广之地运用,便成为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标准面前,奠定东方科学基础的人体气功态被视为非科学的直觉体悟,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尽管中国气功历史悠久,但作为“气功科学”进行研究却很年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现代科学实验尚未确认气功态。

应该肯定,用现代科学的实验手段来验证气功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要明白科学理论水平和科学观测水平的现状,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未知的领域达95%以上,科学实验不能确认的事件并非仅仅是气功态。

事实上,可重复性的科学实验,只适用于特定的现象。没有必要夸大科学实验的特定价值,把为数众多的未知领域的真理列入“经不起科学验证”的伪科学。科学界仍然在创新或完善科学理论,更先进的实验装置和观测工具必定会出现,科学终究要揭示出宇宙与生命的更多奥秘。

把上乘气功状态称作“气功实验”,不是为了依附“现代”这个标准,而是认定东方科学理论同样有实验事实的支持,只不过是实验方法不同于西方科学而已,我们没有理由否定这个真实的历史环节。在东西方科学与哲学理论趋向大一统的今天,必须认同两种科学原理、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实验方法相互并存的历史事实,还必须研究两者之间对立互补的内在规律。这也许是21世纪科学革命的新方向。

 

(2)天道与人道

道经·一章已表明,老子重视无欲、无为的先天境界,但不排斥有欲、有为的后天境界,这是老子学说的重要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倾向于后天有为之法,重视人道;道家倾向于先天无为之法,重视天道。儒家与道家相互并存、对立互补,延续了“天人合一”的《周易》双螺旋之道。

有人说,儒家是殷周文明的继承者,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圣君。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孔子曾经提出“行夏之时,承殷之路,服周之冕”(《论语·卫灵公》)。并声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由此可见,孔子是在继承夏、商、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有教无类”的私立学堂,传授宗周礼乐文明和儒家学说。

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注意: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记》、《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表明,孔子整理了从上古留传下来的历史文献《诗经》、《书经》、《礼记》、《乐经》,以此作为儒学的主要教材。问题在于,他为何不将《易经》列入教材呢? 

其实,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已提供了答案:“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原来,孔子直到晚年才对《易经》进行了全面研究,致使穿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这与《论语·述而》的记载相符,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载,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叙述历史不随意造作,信仰历史价值喜爱古代文化,故私下我与商代贤士老彭比照。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很多事情的道理,只因热爱古代文化,孜孜以求地学习历史经验而已。

然孔子编《诗经》和《书经》,修《礼记》和《乐经》,注《易经》,定《春秋》,其“述”非同一般,如朱熹的《论语类注》所说:“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裒之。其事虽述,其功则倍于作会。”可见,孔子对历史资源情有独钟,儒学出自河洛母体。

透过这些历史记载,不难发现:孔子的儒家学说是基于理性思辩,偏向于左脑逻辑思维,与《周易》宇宙学中文王后天八卦逆时针螺旋(S形螺线)相对应。老子的道家学说则是基于整体把握,偏向于右脑直觉思维,与《周易》宇宙学中伏羲先天八卦顺时针螺旋(反像S形螺线)相对应。

在结构上,大脑两半球是左右对称的;在功能上,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直觉思维恰好是反对称的。这表明,脑功能态是一个反对称的太极图像。而孔子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后天八卦立足于人事万象,注重人道之“用”相契合,正是他推崇周文王为圣君的原因。孔子直到晚年才深入研究了《易经》,早年的孔子仅仅发现了周文王时代的表象特征 —— 人道之应用 —— 礼乐文明,如是说“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由此看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却不是气功大师,这正是他与老子的差别所在。老子通过气功实验体察的道,是宇宙运行的天道,即自然的法则;孔子通过逻辑理性认识的道,人类社会的人道,即人伦规范。因此,道家接近自然主义 —— 以先天为体,儒家接近实用主义 —— 以后天为用。孔子的儒家学说与老子的道家学说交相辉映,闪耀着中华民族易道双螺旋文明的智慧之光。

孔子晚年读《易经》而“韦编三绝”的故事,说明他下了很大的功夫研究《易经》,对易道的领悟已经非常深刻了。但孔子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偏向左脑逻辑理性的。在《易传》说卦·第二章中,孔子指出: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孔子剖析了易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完全符合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的原创精神 —— 三才之道。三才之道乃是天人合一的易道 —— 一个清晰的太极图像 —— 阴阳互补的宇宙天球,无穷嵌套的正、反螺旋运动轨迹。天之道,是先天八卦全宇宙的总规律;地之道,是后天八卦半宇宙的分形规律;而人之道,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螺旋规律。

孔子又以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分别表述天、地、人三才之道,完全符合“太极二分率”法则。一阴一阳之道具有无限二分性和对立互补性,天道以阴与阳对立互补,地道以柔与刚对立互补,人道以仁与义对立互补。

仁,确定道德标准;义,建立行为规范。如《论语·季氏》所言:“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但“仁义之道”不能涵盖形而上的自然之道。这表明孔子对“立人之道”的阐释并不完整,是对《易经》本意的缺损。也就是说,“仁义之道”属于《易经》哲学意义上的人道,“自然之道”属于《易经》科学意义上的人道。孔子阐述的立人之道,一半正确,一半空缺。 

然而,易道是“河洛一体”的双螺旋结构,《周易》宇宙学原理不允许缺损某一半。非常微妙,老子的“自然之道”符合先天八卦之本体,孔子的“仁义之道”符合后天八卦之应用,对待与流行相得益彰。儒道两家的仁义之道与自然之道互补,可谓天衣无缝,致使根植于河洛的易道双螺旋文明延续了数千年。

正是“人道”这一命题,孔子与老子的观点相互对立。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观点既对立又互补,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究其原因是:人心具有二重性。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性;人又是宇宙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人,具有自然性。儒道两家的互补性,应归结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互补。

孔子提倡的人道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仁义”建立了后天伦理之道;老子提倡的人道强调了人的自然性,“无为”建立了先天形上之道。这意味着,后天显秩序与先天隐秩序的对立互补,才是儒道两家互动互补的内在机制。

后天伦理之道一般表现为:儒家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持乐观、热忱的态度,主张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奋斗目标。并倡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等积极进取的精神。把个人置于社会群体之中,投身社会事业,为国家多做贡献,以此体现人生价值。

先天形上之道一般表现为:道家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持审慎、冷静的态度,主张社会发展和人生进取,不能以丧失自然和谐与纯朴人性为代价。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德经·七十七章)的区别。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近于道”(道经·八章)之比喻,来揭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德经·四十三章)的柔弱胜刚强的品德。老子洞察到在今天称之为异化的现象 —— 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强调以回归自然的方法来避免和矫正。老子对文明发展的深谋远虑,堪称是对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 

老子在道经·十八章中指出: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的意思是:当天道被忘却或放弃,才有仁义之道的显现;当后天的聪明才智出现了,才伴生了虚伪狡诈的流行;当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睦时,孝敬与慈爱才被称颂;当国家发生混乱时,才有忠臣良将的涌现。

老子的人道观是直指天道的,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都应该遵循“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理由在于,天道大于仁义之道,天道不废弃,仁义就被掩盖;只要人们保持住纯朴自然的天性,就不会出现虚伪狡诈;家庭和睦,就无需分辨孝慈;国家无为而治,就没有忠臣与奸侫的区别。

由此可见,老子对形而上之道非常重视。通过揭示天道与仁义之道的内在关系,力图将先天隐秩序明朗化,提醒人们在推行世俗的仁义之道时,不要违背了天道。

道经·二十五章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名言,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结构及其分形与回归的统一性。

就是说,宇宙间有四种东西可称“大”。道,作为宇宙的本源是伟大的;天,为宇宙的全部是伟大的;地,为宇宙的一部分是伟大的;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是伟大的;表明了太极二分律的层次性。人,效法地的规律;地,效法天的规律;天,效法道的规律;道,则顺从自然规律而自成法则;表明了太极二合律的回归性。在双螺旋互抱的太极宇宙中,一阴一阳之道是宇宙的本源又是宇宙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应该效法的最高准则。

综上所述,儒家与道家的“人道”观,具有鲜明的对立互补性质。老子似乎在说:没有远大的目标,人类将迷失方向,先天八卦为我们树立了目标。孔子似乎在说:没有具体的方法,何以能达到目标,后天八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

“天道”是不以人的后天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人的自然本性与天道相合。由于后天意识的波动,使人时而迷失了自然本性,于是有“仁义”之道规范人的行为。因此说,天道与人道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把握的统一。用外在的规范性来确保内在的自然性,以人道合于天道、大道合乎自然。由此而论,老子的“人道”是直指天人合一目标性的道,其人道等同于形而上的天道,即自然的法则。孔子的“人道”是制定人伦规范方向性的道,其人道逐步趋近最终目标天人合一的易道。换言之,老子推天道以明人道,孔子推人道以达天道,符合了“太极宇宙”的容貌 —— 反对称的双螺旋结构。

    从表象看,儒道两家的人道观大相径庭;从里象看,则是天道与人道的珠联璧合 —— 天人合一的易道。中华传统文化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因而有着超越时空的强大凝聚力。

 

                                                             

 

                              

 
 

 

      《论语》与《道德经》
                 (互补下)

 

 

 

 

 

  (3)无为与有为

 一般来说,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是入世的官学、显学;老子开创的道家学说为出世的民学、隐学。曾有许多学者认为,儒家乃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也有一些学者提出,道家才是中国文化的主干。近20年来,学术界趋向一种共识:儒家重视人伦,道家崇尚自然,他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干。二者皆流而非源,呈现二水并流的统一图景。

《星旋态宇宙模型》的观点与学术界的论断是合拍的,只是将二水并流的统一图景,提升为双螺旋运动的图景。进而揭示出儒道两家构成的双螺旋运动图景,延续了易道双螺旋文明,代表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中的正、反螺旋。这样一来,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干具有了严谨的科学性 —— 根植于河洛一体的《周易》宇宙学。儒道互补呈现出鲜活的形态 ——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双螺旋交缠的动态结构。这一持续了数千年的文化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一绝。

 入世与出世、官学与民学、显学与隐学,从不同侧面勾画了儒道两家学说的对立互补性。实际上,这正是对无为有为两者关系的不同表述。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存在某些误解。当然,澄清事实是非常必要的。

 有人提出,儒家是积极入世的、贴近生活的实践哲学,道家是消极厌世的、坐而论道的神秘哲学。这种偏激的观点显然是对老子无为学说的曲解。

 道经·三章所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能达到无不治的水平。可见,无为治身、治国是一种辽阔的境界,并非是坐视世界的衰落,而无动于衷的活命哲学。为无为是为了成就无不为的化境,乃是有为的最高层次。

 也有人说,老子对文化进步、文明发展表示不满,主张复古倒退,与孔子推崇文化发展,主张刚健有为相去甚远。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反对孔子的有为,但确实是反对私欲膨胀的胆大妄为。为无为提醒人们,要效法天道博大慈爱的德行,成就天人合一的易道。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经·三十七章)。他发现道是自然而然的规律,正因为道不刻意有为,其无为才能够无所不为。因此,老子强调人应该保持自然本性,克制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后天欲望。要超越人性的弱点,就应该效法自然之道的精神和品德。他在道经·十章中提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的意思是:你能做到身心和谐,永不分离吗?你能结聚精气柔和呼吸,像无欲的婴儿一样纯朴吗?你能排除杂念返观内照,心如明镜吗?你能热爱人民治理国家,做到超越自我而不争夺吗?你能身处宇宙开合运动变化之中,保持虚静柔弱吗?你能大彻大悟明辨事理,顺从自然规律吗?宇宙之道生养、抚育了天下万物,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抚育而不图回报,任其自然成长而不宰制,这是博大慈爱的至德。

 这一段论述包括三层含意:前三问讲气功修炼方法,即后天返还先天(取坎填离)之法。后三问讲治理国家的方法,即天道无为、无不为之法。最后阐明天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德,提示人们要修后天德行、合先天大道。

 可见,道家崇尚自然,主张以无为治身、治国也讲究了方法。以上六问都包含着方法,以至于修德就是一种方法。一切方法都是有为,以有为之法达到无为的境界。老子说:要采取方法辅助世间万物按自然规律发展,最终归于无为。即德经·六十四章所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德经·八十一章指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表明,老子的人道标准是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就是效法天道。天道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之道为无为,故不争夺名利。所以无为不等价于无所作为为而不争的意思是 —— 有所为、有所不为,此乃天人合一的易道,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终极真理。

 老子明确指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德经·四十八章)。就是说,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道德的人,欲妄一天比一天减少。欲妄减少再减少,可达到无为的境界,天道无为则是有为的化境 —— 无不为。

为学为道都是需要的,它造就了辉煌的历史文明以及德才兼备的历史人物。如果说,儒家侧重于探讨世俗性的现象世界,那么,道家则侧重于研究自然性的本体世界。儒道两家之所以对立互补,其根在河洛、其源在八卦。

 正如河洛一体的道理一样,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一个整体,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也是一个整体。无为有为既对立又统一,应该毫无疑义。

《易传·系辞下》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意思很明白:乾象征天,坤象征地,天地象征宇宙。因宇宙之道无为而无不为,故黄帝、尧、舜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以无为治国。尽管垂衣裳不做大动作,反而出现了天下治的太平盛世。

 由孔子始作的《易传》,是儒家对《易经》卦辞和爻辞等内容的阐释。这充分说明,在《周易》宇宙学中,无为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儒家对无为而治是认同的。

 从孔子的有关言论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论语·卫灵公》称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孔子说,以无为而治理国家的人,与圣人虞舜有什么区别呢?又例如《论语·阳货》载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天讲了什么呢?春夏秋冬照常运行,天下百物照常生长,天道并不讲什么,但万物都在它的法则下运动变化。

 既然如此,儒家为何仍青睐有为而治的伦理之道呢?在孔子看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足见孔子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能够弘扬道,是因为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并非道弘扬人,是因为天道乃是不能言语的客观存在。正如子产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天道是一个远大的目标,而人道离我们最贴近。这都表明人道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因此,儒家的人伦道德十分关注现世和人事与自然节奏合拍。

 毋庸置疑的是,儒家并未忘记天道,而是以有为而治的仁义之道来弘扬天道。道家重视无为而治,并不排斥有为而治;儒家重视有为而治,并不排斥无为而治;易道既不是唯无论,也不是唯有论。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是一个整体的正反两面。千古志士仁人,对道义的追求是永恒的。如《孟子·尽心上》所言: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不得志或处逆境中,则以道家为归依,淡泊功名利禄,独善其身;发达得志或处顺境中,则以儒家为归依,坚守道德良知,兼善天下。或有为或无为,因时而异;或儒或道,交替为用。

 究其根源在于《周易》宇宙学是一分为二的二元论,与合二为一的一元论的高度统一,描绘了一幅和谐统一的宇宙图景。因此《周易》理论乃是两股交织的脉络:《河图》、先天八卦、隐秩序、道家、无为而治一脉相承,《洛书》、后天八卦、显秩序、儒家、有为而治一脉相承;两者对立互补,构建了“太极宇宙”及易道双螺旋法则。也可以说,儒道两家对立互补的学说共同描述了一幅和谐统一的中国社会图景,一个太极宇宙的人间社会结构 —— 双螺旋互抱的太极图像。

 如此说来,天道与人道、无为与有为,恰好彰显了儒道对立互补的历史形态。换句话说,道家老子的天道、无为学说,儒家孔子的人道、有为学说交缠在一起,组成了和谐有序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和中国古代文明形态。

 相对而言,关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道家老子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对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论述上,儒家孔子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论述上。老子的德经·五十六章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意思是说,保持内心平静,挫掉自己的锋芒,解脱自身的纷扰;万物与我为一,可与光线同一,可与尘埃同一;这叫做与微妙的自然之道同一。玄同就是和谐统一。

 孔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与老子的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相反,孔子则主张以礼治国(有为而治),故是礼治的重要体现;而这种珍贵的和谐精神,效法于文王后天之道,乃人间社会之美德。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德莫大于和(《论语·子路》)。他揭示了君子与小人为人处世的区别,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序。孔子是以为道德核心,为行为规范,为用兼而维护等级秩序,建立起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如是说,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故实现仁政,则天下安定和谐。

 

(4)取坎填离

 在上一章节提到过取坎填离的问题,这是《周易》宇宙学中的重要命题。即在后天返还先天的过程中,人类将面临如何获取自然资源、获取自身资源的问题。

 就卦象而言,将坎卦中爻“—”取出,与离卦中爻“- -”互换,使离卦变为乾卦,坎卦变为坤卦,这就叫取坎填离。于是以坎离定位的后天八卦,便返还到以乾坤定位的先天八卦,小周天时空循环也就进入了大周天时空循环。

 因《周易》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故取坎填离也是针对天与人。所谓取自然资源,针对天;所谓取自身资源,针对人。这就是说,可以获取自然资源建设物质文明,可以获取自身资源建设精神文明。有趣的是,儒家与道家一致提倡,物质生活节俭、精神生活丰富。在取自然资源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这一问题上,都在关心生态平衡和尊重自然规律。在取自身资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一问题上,孔子主张通过学习与思考获得人生的哲理,老子则主张通过身心修炼获得生命的真谛。

《论语·里仁》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说,有才干的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如果以布衣素食为耻辱的人,不值得与他讨论人生的意义。《德经·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我有三大法宝,永远保持它们:一是慈爱的德,二是俭朴的生活,三是为而不争的道。可见,儒道两家相异又相通,孔子和老子都崇尚俭朴的生活,以追求真理来实现人生价值。

《论语·述而》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说,可以钓鱼,但不可一网打尽,可以射鸟,但不可射栖息林间、繁衍后代的鸟。《道经·十六章》曰:“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说,不懂自然规律,一味蛮干,会产生凶险的后果。看来,两位圣贤都在提醒人们:要有所为取自然资源,“有所不为保护生态环境;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自然环境将自食其果。

 在取自身资源的问题上,孔子的有为走了一条外在超越自我之路,通过学习与创新来获得精神财富。老子的无为走了一条内在超越自我之路,通过气功修炼来获得精神财富。外在超越与内在超越交相辉映。

《论语·为政》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越学越迷惘,只思虑不看书学习就会流于空想。《论语·述而》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说,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扬长避短。《论语·子张》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是说,博学且志向坚定不移,多问且思考现实问题,仁德之心就在其中形成。《论语·为政》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说,学习前人的知识和见解,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可以成为老师。孔子的观点很明确:要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学习、思考、创新缺一不可。

《道德经》原文不仅有治身、治国的分疏,而且不少语句具有治身、治国的双重含义。这不奇怪,以老子的眼光,个人、家庭、国家及整个人类社会,都应该遵循大一统的自然法则。故汉代以来,出现了河上公和王弼两种风格的《道德经》注本,河上公注本侧重于治身方面的阐发,被学术界视为中国气功的早期经典;王弼注本侧重于治国方面的阐释,被称为中国道家的政治哲学经典。 

《道德经》之注家,自古至今不下数百家,其中有四家乃是皇帝所作的注本。即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分别注有《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与《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与《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和清顺治《御制道德经》。以上注本被收入《正统道藏》和《藏外道书》之中。

 就治身而言,老子有关气功的言论属于取自身资源的方法。如虚其心,实其腹(道经·三章)就是讲取坎填离。在《易经》六十四卦中,离上、坎下组合叫未济卦,坎上、离下组合叫既济卦(见下图)。在人体小宇宙中,离卦象征心脏、坎卦象征肾脏;心脏五行属火,肾脏五行属水。通过虚其心,实其腹气功修炼,使水火未既走向水火既济。 

 简单地说,心脏确实处在肾脏的上方,呈现水火未既的卦象。气功修炼达到水火既济不是指心、肾交换位置,而是指功能上的水火互补。以纯朴之心火温煦肾水,以归真之肾水滋润心火。虚其心,是去掉欲妄;实其腹,是怀道抱一。这是符合天道的气功修炼,为取坎填离的第一步。

致虚极,守静笃(道经·十六章)也是讲取坎填离。在《易经》六十四卦中,乾上、坤下组合叫做卦,坤上、乾下组合叫做卦(见下图)。在人体小宇宙中,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由任、督二脉组成的圈环属于小周天通道;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所组成的经络系统是大周天通道。若通过致虚极,守静笃气功修炼,小周天(后天)经络循环可返还大周天(先天)经络循环,为极而来。

  简要地说,致虚极,指心境清净、虚无到极致;守静笃,指意守若有若无、内照任、督循环。打通小周天经络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大周天循环。若打通了大周天经络,则完成了取坎填离的第二步 —— 离卦变为乾卦,坎卦变为坤卦。

  在人体八卦系统中,头为乾、腹为坤,呈现乾上、坤下卦之象。大周天气功导致脑、心、肾功能互补,或者说头(上丹田)与腹(下丹田)功能互补,使神形合一。于是卦转变成卦,这就完成了取坎填离的第三步。

  总之,取坎填离三步曲与道家气功修炼的三阶段对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老子气功理论及方法与《周易》宇宙学一脉相承,人体小宇宙通过取坎填离修炼,由后天的人返回到先天的境界,从而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道”的衍生,以及孔子与老子之道的相同渊源
道与仁
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
陈大明:孔子问礼于老子及其思想的会通互鉴
儒道相济
田兆元 | 老子的早期版本与儒道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