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哲学大辞典 | 王阳明心学
万物一体 
明王守仁心学理论的出发点。王守仁批判“析心与理而为二”,主张“合与理而为一”(《传习录》中),使客观实在融入主观之中,提出“万物一体”论。认为不但有血气知觉的禽兽,有生意的草木,连风雨、露雷、日月、山川、木石以至鬼神,都“与人原是一体”,因为它们与人“同此一气”。同此一气之所以能相通,是由于“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但这一点灵明之心,是“大人”之心,“圣人之心”,有“一体之念”,能“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传习录》中),“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其所以能如此,是“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也”,能“达吾一体之仁”(《大学问》)。
他把日月星辰,山川木石以及飞潜动植这些本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一一并入人的主观之中,从而论证了“心者天地万物之主”,“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答李明德》),心包罗和主宰天地万物。“万物一体”又称“一体之仁”,包含王守仁的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境界,如在《答聂文蔚》中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命题。王守仁在《与王纯甫二》中说:“夫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在性为善,因所指异其名,实在吾心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与弟子友人游南镇,对深山中自开自落的花树,答弟子问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此乃一切事物依赖人的主观感觉而存在之论,所以,他又说:“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同上)

知行合一
明王守仁的认识论学说。与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论相对。这一思想在宋儒中已露端倪。程颐说:“人既能知见,岂有不能行。”明清之际黄宗羲据此说按:“伊川先生已有知行合一之言矣。”(《宋元学案·伊川学案上·案语》)南宋陈淳也认为“致知力行二事,当齐头著力并做,不是截然为二事,先致知然后行,只是一套底事”(《宋元学案·北溪学案》)。王守仁则针对朱熹“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的观点,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中)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既反对不以伦理思想为指导,“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又反对不注重伦理道德的躬行践履,“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同上)。
他的“知”即致吾心之良知,“行”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的本体即是“致良知”。他说:“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传习录》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传习录》中),“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传习录》上),得出“知即是行”、“以知为行”的结论,抹煞了两者的差别,混淆了知行概念。还强调对“一念发动处”的“不善之念”,要“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但在“知行合一”说中亦有“知行并进”(同上)以及“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传习录》中)、“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后知”(同上)等说法,含有合理的因素。“知行合一”说,对从朱熹的“知先行后”到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致良知
明王守仁的道德修养方法。致,有恢复、推极之意,“良知”原出《孟子》,指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守仁加以发挥,认为“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中),首先要求认识和恢复内心固有的天理,即去“物欲”之“昏蔽”。“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传习录》上),“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无渊了”(《传习录》下)。实现“良知”(即天理),必须通过“心上工夫”和“克己工夫”的途径。其“心上工夫”,指通过内省去“悟”自己固有的“良知本体”;其“克己工夫”指通过外在的力量,即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以去其昏蔽”(《传习录》中)。
王守仁还要求推极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说:“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同上)良知是通过“见闻酬酢”的“日用之间”体现出来的,故“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同上),即把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纳入道德规范的轨道。
王守仁又以“致良知”作为区分圣愚、判断善恶的根本标准,称“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传习录》中)。这种圣愚相同说虽包含着道德上人人平等的因素,但主观目的是要人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伦理的要求。“愚夫愚妇”不能“致良知”则只能永远愚昧无知,但又说如果“愚夫愚妇”一旦“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传习录》下)。实际上是要人放弃一切违背道德思想的所谓“邪思枉念”,以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书法欣赏:烙印二王风韵更趋自由挥洒 | 书法欣赏
王阳明心学的起点和归宿:万物一体之仁
一代圣人王守仁的“心学”具体讲了什么?
王阳明行书《咏良知四绝示冯子仁卷》
为什么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请问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度阴山:二十八个字读懂阳明心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