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而立正芳华——写在中国职工之家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1992年6月18日,伴随着祖国大地万物复苏、气象更新,中华全国总工会事业单位——中国职工之家应运而生。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挥笔亲书匾额,红彤彤的大字格外醒目、熠熠生辉。

  30年,沧海桑田。中国职工之家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路奔跑、一路向前,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奋斗之歌,收获了一捧又一捧胜利之果。

  而今,新时代的中国职工之家站在新的起点,以大型四星级饭店、拥有ABC3座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3.48万平方米、客房1100间套、9个主营餐厅、27个会议室的勃发英姿雄踞长安街畔,向人们讲述着自己十年来关于变与不变、守正与创新、诗和远方的故事。

职工之家永远姓“工”

  “我们家,里里外外都是工会的味道,要不,怎么叫职工之家呢!”工会服务部经理高艺不无自豪地介绍。

  映入眼帘的:楼前矗立的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大型标语牌,大堂悬挂的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横幅;这边布置的有百名劳模图片展,那边滚动的是工会风采电子屏,还有,职工书屋满目书香,就连职工佩戴的口罩都是“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彰显……

  有人说,这里有两股味道:一是饭菜的香味,一是浓浓的“工”味。

  是的,这股浓浓的“工”味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由内而外、由外而内,遍体生发。

  2022年4月28日,C座三层大会议厅,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这里召开。近百名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感受劳动的荣光,豪情满怀地欢庆自己的节日。

  “往年的“五一”活动都是安排在人民大会堂。今年有疫情,接待劳模的数量少多了。我粗算了一下,近10年来我们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近3000余名,工会干部20余万人次。他们既是职工之家尊贵的客人,也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你说,为他们服务,怎么能不上心呐!”高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职业的热爱。

  有这样一件事一直储存在高艺的记忆中:也是一年的“五一”,来自陕西的一名劳模从家出发时忘带了西服、领带,眼看快要登车去大会堂领奖了,急得他团团转。高艺得知此情后,即刻回家把爱人新买的一套西装拿来救急。高艺说,“日子久了,这样的事儿多了,我们家肥瘦不一的西服好几套,大小不等的皮鞋好几双,都派上了这种用场。”

  岗位有不同,不变的是为职工服务、为工会服务的初心和情怀。

  段争,机关食堂经理,对于他的厨艺,人人都伸大拇指。今年是他和同事们为全总机关食堂服务第9个年头了。机关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话:“走遍天下,还是全总的饭好吃。”“这倒不是说机关的饭有多少硬菜,而是吃得干净卫生、精美可口。”为此,段争他们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变着花样精心料理,服务热情周到,不仅提供工作餐,还制作加工各种面点、菜品在内部出售。

  锅碗瓢盆协奏曲,奏出的是服务工运事业的奉献曲。用他们的话说,“咱们没别的本事,能让大家吃得满意,就是我们的存在感、价值感。”

  21年2011月30日,工人日报客户端登载了一篇题为“小哥驿站故事多”的来稿,文中介绍了中国职工之家挖掘内部资源,创办起月坛街道第一家快递小哥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10元午餐、热水凉茶、小憩避雨等暖心服务的事迹,获得了无数点赞。

  今年三、四月间,北京疫情又起,按照防控政策要求,小哥驿站被迫暂时停业。“五一”节这天,职工之家党委书记王东昱忘不了这群辛苦劳作的“小蜜蜂”,在微信群里叮嘱小哥们“防疫不忘学技”。不料,一位小哥留言,“唉呀,这吃饭没着落了。”一句话直抵心间。他心心念念,一天天祈盼早日驱散疫情,要求工作人员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可能,马上“重启”,并回复许诺小哥们,“一杵破天,曙光即到”。

  疫情节节败退。6月1曰,小哥驿站重新开张,那里又恢复了往昔的热气腾腾。小哥们高兴得奔走相告。

  21年201月27日,在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上,王东昱回顾这些年来艰难拼搏的历程,想起全总主要领导“职工之家普通职工也能进得来”的热情肯定,一时感慨万千,发言哽咽,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就这样,多年来中国职工之家无论是以事业单位现身,还是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至进入转企改制阶段,岁月悠悠,时光荏苒,时间在变,不变的是职工之家永远姓“工”!

砥砺奋进开新局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职工之家始终坚持突出服务性、公益性的秉性特质,同时承载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的繁重任务。如何使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他们敢闯敢试,秉创新之笔,以实践为题,交出了合格答卷,创出了佳好成绩。

  年2020之初,武汉疫情告急,北京2000余名援鄂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奋战在战“疫”前线。中国职工之家联合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开展了名为“筑湾”的公益活动,旨在为抗疫英雄解除后顾之忧。

  韩春苹,餐饮部经理,身材瘦小,浑身却透出一股使不完的劲头。她和同事们勇挑“筑湾”重担,以每户3人3天6顿正餐的标准,设计了主食、肉、鱼、蛋、菜齐全的30多个品种组合包,昼夜突击,每天工作16、7个小时,在一周内把2600份卫生营养的组合包配送到每名援鄂勇士家中。

  尝的苦累,换来的是甘甜。当得知外界对“筑湾”活动一片赞许时,韩春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俏皮地两手做了个比“心”的动作。

  2020、21年20春节,寒冬凛冽,疫情不退。中国职工之家连续两年开展“稳岗留京过大年”年夜饭捐赠活动,向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农民工、快递小哥、抗疫、环卫、公安、消防等人员约3.6万余人、捐赠价值350万元的预制年夜饭,以自己的方式“火出了圈”。

  什么叫突出服务性、公益性,什么叫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在他们这里,不就做出了令人满意的诠释、产生了催人奋进的力量吗?

  年2020,正当他们上下同欲、满怀信心向新的奋斗目标发起冲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滞了前进的步伐。

  彼时,业内酒店有的歇业、有的裁员、有的发不出工资,中国职工之家却做到了不停摆、不裁员、不减薪、不少福利,生机不降反升,风景这边仍好。

  有人问了,他们冲破阴霾、逆势而上,开创新局的“密码”是什么?

  “食堂少了,在外卖上多做文章;散客少了,在会议上多想办法。反正东方不亮西方亮,脑子一活天地宽。”市场营销部王宁经理说。

  ——打开外卖窗口。“这里周周有食谱,顿顿有美餐,总有一款适合您”,每到外卖时间,四邻八舍的居民接踵而来,那队排得老长。新推出的职工生日宴,融合工会元素和中国传统饮食特色,很受欢迎。全总领导赞之为“小切口大意义”。还有,新开的网上商城、自助售货机、啤酒花园、至佳咖啡……“新产品新项目”不断升级为“新服务新品牌”,经营领域越拓越宽,像开了挂的样子。

  ——诚招会议支撑。“防疫工作做得细,做得实,也是生产力”。他们不断细化防控管理制度,完善防控流程,扫码测温、查验核酸、督促戴口罩、通风消毒勤、用餐提供一次性手套……细节决定成败,防控也须用匠心。

  “这家宾馆防控工作做得最好”。人们这样口口相传,重要会议一个个找上门来,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主营业务。

  仅21年20,他们接待全国两会、扶贫攻坚、抗疫表彰、两优一先等重要会议活动39个,累计封闭管理130余天,持续为多家中央部委专项工作组提供了保障服务。

  信心产生力量,创新开辟新局。在困境中演绎一幕幕守正创新的活剧,把突出服务性、公益性与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结合得如此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实属不易。

  正如丰子恺所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说的就是他们。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现今,中国职工之家正循着“一个坚持、两个确保、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不负全总领导“擦亮中国职工之家金字招牌”的厚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振奋精神再出发

  世界上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谁唤起人的力量,谁就将力量磅礴,势不可挡。

  看发展、看前景,首先要看能否唤起人、凝聚人。

  党建引领,乃是根本。

  “李士恒讲党课啦!”2022年4月27日,A座23层会议室。党委委员、原第三党支部书记李士恒正与各支部委员分享第三党支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经验。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涉及多个方面,但加强思想建设是第一位的,极其重要。这是一个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从“南陈北李”讲到“陈延年、陈乔年”,从“黄埔三杰”讲到毛泽东的“四骁将”,从“八女投江”讲到“三大伉俪”,讲的饶有兴味,听得如痴如迷。大家从党的历史经验、革命先驱的出生入死中,深刻领悟到思想上入党比组织上入党更重要。

  课后,李士恒对同事说,“开始讲有点紧张,后来就放开了,好像还讲上瘾了,我得多讲几场”。

  其实,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在这里早已不是新鲜事。“党委班子成员哪个没讲过,都带着头呐!”人力资源部党员石芬说。

  年20206月10日,C座三层大会议厅。会议背板上“接代表、学代表系列活动之一——胡春霞代表专题报告”的字样工工整整。

  此时,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胡春霞正在讲述她平凡而不凡的故事。会场上一片寂静,每个人的心灵都经历着一场深刻洗礼。

  胡春霞是一名极普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她从洗碗工做起,勤学苦练、努力打拼、沉淀自己,从最初什么都不懂不会的“丑小鸭”,逐步成长为一名熟练掌握4门外语、技能娴熟、游刃有余的技术“大咖”,直至一跃成为全国餐饮行业的翘楚人才。

  胡春霞的精彩报告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她的经历既平凡又伟大,既普通又传奇。作为餐饮行业的同行,她诚实劳动、默默奉献、服务群众的劳动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劳模精神;追求卓越、学无止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惠园厅职工魏威有感而发。

  魏威的发言表达了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尽职尽责的决心和追求。

  志存高远,路在脚下。

  会展部高级主管魏志远,名如其人,脚踏实地。25年如一日,坚守在本职岗位,参加服务过多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参与接待服务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及社会各界重要宾客上百万人,是地地道道的办会“大拿”。

  他不仅业务上有一手,还热心公益事业,善行义举,奉献社会。他经常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去附近的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数十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累计达140余次,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多次获得“首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身边的榜样可亲可敬可及可学,最有说服力,最能感召人。在魏志远的带动下,2012年以来,20多名同事坚持月月给北京青草地慈善基金会希望之家捐款,累计达6万余元,助养被遗弃儿童和残疾儿童,使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餐饮部王德龙,21岁,青春洋溢的面孔,周身充满了活力。三年前从阜新第一中专学校来实习,当他沉浸在这个集体时,很快就被“家”的氛围感染了。他苦练本领,拔节成长,迅速成为业务骨干,在抗疫斗争中“火线入党”。

  当有人问他发展志向时,他腼腆地笑了,“无奋斗不青春,我也要'燃’一把!”

  有这样坚强有力、一往无前的队伍,必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必能赢得“诗和远方”。

  “一流的服务,让心灵感动四方;优良的效益,让心情收获荣光。我们的年年岁岁,把时尚领唱;我们的日日夜夜,为追梦奔忙……”请听,这是《中国职工之家之歌》在飞扬激荡。

  岁月如歌,高唱着30年的荣光;征途如虹,召唤着他们再创辉煌。

  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职工之家必将在新的征程上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不懈奋斗中续写新的华章!(郭稳才)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三十而立正芳华——写在中国职工之家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上下滑动点击图文链接查看↓↓↓▽▽▽▼▼▼↓

亲,点击这里向下拖动>>>>>>>>>>观看更多在线电影

播放权限:无需会员,免费观看立即领取福(zi)利(yuan)!!! 

 

(友情提醒,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立即领取福(zi)利(yuan)来共同拥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珍藏版),一起疯狂涨知识!

亲,您看本文共用了 

 
  
 
秒,关注+转藏只需1秒哦~


亲,点击这里向下拖动>>>>>>>>>>观看更多在线电影

播放权限:无需会员,免费观看立即领取福(zi)利(yuan)!!! 

 

(友情提醒,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立即领取福(zi)利(yuan)来共同拥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珍藏版),一起疯狂涨知识!

大全集,推荐收藏!


亲,点击这里向下拖动>>>>>>>>>>观看更多在线电影

播放权限:无需会员,免费观看立即领取福(zi)利(yuan)!!! 

 

(友情提醒,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


亲,点击这里向下拖动>>>>>>>>>>观看更多在线电影

播放权限:无需会员,免费观看立即领取福(zi)利(yuan)!!! 

 

(友情提醒,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立即领取福(zi)利(yuan)来共同拥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珍藏版),一起疯狂涨知识!

大全集,推荐收藏!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立即领取福(zi)利(yuan)来共同拥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珍藏版),一起疯狂涨知识!

亲,您看本文共用了 

 
  
 
秒,关注+转藏只需1秒哦~

10000多部经典老电影,奥斯卡电影,动画,纪录片,满满都是回忆!可能您的朋友正需要!谢谢!接力下去,拒绝冷漠!!!

△△△△△△上下滑动点击图文链接查看△△△△△△







  1992年6月18日,伴随着祖国大地万物复苏、气象更新,中华全国总工会事业单位——中国职工之家应运而生。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挥笔亲书匾额,红彤彤的大字格外醒目、熠熠生辉。

  30年,沧海桑田。中国职工之家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路奔跑、一路向前,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奋斗之歌,收获了一捧又一捧胜利之果。

  而今,新时代的中国职工之家站在新的起点,以大型四星级饭店、拥有ABC3座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3.48万平方米、客房1100间套、9个主营餐厅、27个会议室的勃发英姿雄踞长安街畔,向人们讲述着自己十年来关于变与不变、守正与创新、诗和远方的故事。



职工之家永远姓“工”

  “我们家,里里外外都是工会的味道,要不,怎么叫职工之家呢!”工会服务部经理高艺不无自豪地介绍。

  映入眼帘的:楼前矗立的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大型标语牌,大堂悬挂的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横幅;这边布置的有百名劳模图片展,那边滚动的是工会风采电子屏,还有,职工书屋满目书香,就连职工佩戴的口罩都是“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彰显……

  有人说,这里有两股味道:一是饭菜的香味,一是浓浓的“工”味。

  是的,这股浓浓的“工”味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由内而外、由外而内,遍体生发。

  2022年4月28日,C座三层大会议厅,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这里召开。近百名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感受劳动的荣光,豪情满怀地欢庆自己的节日。

  “往年的“五一”活动都是安排在人民大会堂。今年有疫情,接待劳模的数量少多了。我粗算了一下,近10年来我们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近3000余名,工会干部20余万人次。他们既是职工之家尊贵的客人,也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你说,为他们服务,怎么能不上心呐!”高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职业的热爱。

  有这样一件事一直储存在高艺的记忆中:也是一年的“五一”,来自陕西的一名劳模从家出发时忘带了西服、领带,眼看快要登车去大会堂领奖了,急得他团团转。高艺得知此情后,即刻回家把爱人新买的一套西装拿来救急。高艺说,“日子久了,这样的事儿多了,我们家肥瘦不一的西服好几套,大小不等的皮鞋好几双,都派上了这种用场。”

  岗位有不同,不变的是为职工服务、为工会服务的初心和情怀。

  段争,机关食堂经理,对于他的厨艺,人人都伸大拇指。今年是他和同事们为全总机关食堂服务第9个年头了。机关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话:“走遍天下,还是全总的饭好吃。”“这倒不是说机关的饭有多少硬菜,而是吃得干净卫生、精美可口。”为此,段争他们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变着花样精心料理,服务热情周到,不仅提供工作餐,还制作加工各种面点、菜品在内部出售。

  锅碗瓢盆协奏曲,奏出的是服务工运事业的奉献曲。用他们的话说,“咱们没别的本事,能让大家吃得满意,就是我们的存在感、价值感。”

  21年2011月30日,工人日报客户端登载了一篇题为“小哥驿站故事多”的来稿,文中介绍了中国职工之家挖掘内部资源,创办起月坛街道第一家快递小哥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10元午餐、热水凉茶、小憩避雨等暖心服务的事迹,获得了无数点赞。

  今年三、四月间,北京疫情又起,按照防控政策要求,小哥驿站被迫暂时停业。“五一”节这天,职工之家党委书记王东昱忘不了这群辛苦劳作的“小蜜蜂”,在微信群里叮嘱小哥们“防疫不忘学技”。不料,一位小哥留言,“唉呀,这吃饭没着落了。”一句话直抵心间。他心心念念,一天天祈盼早日驱散疫情,要求工作人员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可能,马上“重启”,并回复许诺小哥们,“一杵破天,曙光即到”。

  疫情节节败退。6月1曰,小哥驿站重新开张,那里又恢复了往昔的热气腾腾。小哥们高兴得奔走相告。

  21年201月27日,在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上,王东昱回顾这些年来艰难拼搏的历程,想起全总主要领导“职工之家普通职工也能进得来”的热情肯定,一时感慨万千,发言哽咽,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就这样,多年来中国职工之家无论是以事业单位现身,还是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至进入转企改制阶段,岁月悠悠,时光荏苒,时间在变,不变的是职工之家永远姓“工”!


砥砺奋进开新局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职工之家始终坚持突出服务性、公益性的秉性特质,同时承载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的繁重任务。如何使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他们敢闯敢试,秉创新之笔,以实践为题,交出了合格答卷,创出了佳好成绩。

  年2020之初,武汉疫情告急,北京2000余名援鄂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奋战在战“疫”前线。中国职工之家联合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开展了名为“筑湾”的公益活动,旨在为抗疫英雄解除后顾之忧。

  韩春苹,餐饮部经理,身材瘦小,浑身却透出一股使不完的劲头。她和同事们勇挑“筑湾”重担,以每户3人3天6顿正餐的标准,设计了主食、肉、鱼、蛋、菜齐全的30多个品种组合包,昼夜突击,每天工作16、7个小时,在一周内把2600份卫生营养的组合包配送到每名援鄂勇士家中。

  尝的苦累,换来的是甘甜。当得知外界对“筑湾”活动一片赞许时,韩春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俏皮地两手做了个比“心”的动作。

  2020、21年20春节,寒冬凛冽,疫情不退。中国职工之家连续两年开展“稳岗留京过大年”年夜饭捐赠活动,向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农民工、快递小哥、抗疫、环卫、公安、消防等人员约3.6万余人、捐赠价值350万元的预制年夜饭,以自己的方式“火出了圈”。

  什么叫突出服务性、公益性,什么叫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在他们这里,不就做出了令人满意的诠释、产生了催人奋进的力量吗?

  年2020,正当他们上下同欲、满怀信心向新的奋斗目标发起冲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滞了前进的步伐。

  彼时,业内酒店有的歇业、有的裁员、有的发不出工资,中国职工之家却做到了不停摆、不裁员、不减薪、不少福利,生机不降反升,风景这边仍好。

  有人问了,他们冲破阴霾、逆势而上,开创新局的“密码”是什么?

  “食堂少了,在外卖上多做文章;散客少了,在会议上多想办法。反正东方不亮西方亮,脑子一活天地宽。”市场营销部王宁经理说。

  ——打开外卖窗口。“这里周周有食谱,顿顿有美餐,总有一款适合您”,每到外卖时间,四邻八舍的居民接踵而来,那队排得老长。新推出的职工生日宴,融合工会元素和中国传统饮食特色,很受欢迎。全总领导赞之为“小切口大意义”。还有,新开的网上商城、自助售货机、啤酒花园、至佳咖啡……“新产品新项目”不断升级为“新服务新品牌”,经营领域越拓越宽,像开了挂的样子。

  ——诚招会议支撑。“防疫工作做得细,做得实,也是生产力”。他们不断细化防控管理制度,完善防控流程,扫码测温、查验核酸、督促戴口罩、通风消毒勤、用餐提供一次性手套……细节决定成败,防控也须用匠心。

  “这家宾馆防控工作做得最好”。人们这样口口相传,重要会议一个个找上门来,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主营业务。

  仅21年20,他们接待全国两会、扶贫攻坚、抗疫表彰、两优一先等重要会议活动39个,累计封闭管理130余天,持续为多家中央部委专项工作组提供了保障服务。

  信心产生力量,创新开辟新局。在困境中演绎一幕幕守正创新的活剧,把突出服务性、公益性与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结合得如此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实属不易。

  正如丰子恺所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说的就是他们。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现今,中国职工之家正循着“一个坚持、两个确保、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不负全总领导“擦亮中国职工之家金字招牌”的厚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振奋精神再出发

  世界上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谁唤起人的力量,谁就将力量磅礴,势不可挡。

  看发展、看前景,首先要看能否唤起人、凝聚人。

  党建引领,乃是根本。

  “李士恒讲党课啦!”2022年4月27日,A座23层会议室。党委委员、原第三党支部书记李士恒正与各支部委员分享第三党支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经验。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涉及多个方面,但加强思想建设是第一位的,极其重要。这是一个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从“南陈北李”讲到“陈延年、陈乔年”,从“黄埔三杰”讲到毛泽东的“四骁将”,从“八女投江”讲到“三大伉俪”,讲的饶有兴味,听得如痴如迷。大家从党的历史经验、革命先驱的出生入死中,深刻领悟到思想上入党比组织上入党更重要。

  课后,李士恒对同事说,“开始讲有点紧张,后来就放开了,好像还讲上瘾了,我得多讲几场”。

  其实,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在这里早已不是新鲜事。“党委班子成员哪个没讲过,都带着头呐!”人力资源部党员石芬说。

  年20206月10日,C座三层大会议厅。会议背板上“接代表、学代表系列活动之一——胡春霞代表专题报告”的字样工工整整。

  此时,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胡春霞正在讲述她平凡而不凡的故事。会场上一片寂静,每个人的心灵都经历着一场深刻洗礼。

  胡春霞是一名极普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她从洗碗工做起,勤学苦练、努力打拼、沉淀自己,从最初什么都不懂不会的“丑小鸭”,逐步成长为一名熟练掌握4门外语、技能娴熟、游刃有余的技术“大咖”,直至一跃成为全国餐饮行业的翘楚人才。

  胡春霞的精彩报告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她的经历既平凡又伟大,既普通又传奇。作为餐饮行业的同行,她诚实劳动、默默奉献、服务群众的劳动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劳模精神;追求卓越、学无止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惠园厅职工魏威有感而发。

  魏威的发言表达了干部职工见贤思齐,尽职尽责的决心和追求。

  志存高远,路在脚下。

  会展部高级主管魏志远,名如其人,脚踏实地。25年如一日,坚守在本职岗位,参加服务过多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参与接待服务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及社会各界重要宾客上百万人,是地地道道的办会“大拿”。

  他不仅业务上有一手,还热心公益事业,善行义举,奉献社会。他经常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去附近的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数十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累计达140余次,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多次获得“首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身边的榜样可亲可敬可及可学,最有说服力,最能感召人。在魏志远的带动下,2012年以来,20多名同事坚持月月给北京青草地慈善基金会希望之家捐款,累计达6万余元,助养被遗弃儿童和残疾儿童,使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餐饮部王德龙,21岁,青春洋溢的面孔,周身充满了活力。三年前从阜新第一中专学校来实习,当他沉浸在这个集体时,很快就被“家”的氛围感染了。他苦练本领,拔节成长,迅速成为业务骨干,在抗疫斗争中“火线入党”。

  当有人问他发展志向时,他腼腆地笑了,“无奋斗不青春,我也要'燃’一把!”

  有这样坚强有力、一往无前的队伍,必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必能赢得“诗和远方”。

  “一流的服务,让心灵感动四方;优良的效益,让心情收获荣光。我们的年年岁岁,把时尚领唱;我们的日日夜夜,为追梦奔忙……”请听,这是《中国职工之家之歌》在飞扬激荡。

  岁月如歌,高唱着30年的荣光;征途如虹,召唤着他们再创辉煌。

  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职工之家必将在新的征程上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不懈奋斗中续写新的华章!(郭稳才)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工的“急难愁盼”就是工会干部行走的方向
守望相助手足情,冷暖牵挂暖人心——上海工会关爱劳模、困难职工及灵活就业群体纪实
盛泽工会当好“贴心人”,凝聚职工力量,推动城市发展
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 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盘点|2016全国工会改革创新故事(四)
工会情报局丨李玉赋率全总慰问团来川送温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