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佛学问答】如何破除無明?

【佛学问答】如何破除無明?

 山东如何破除無明?
如是我闻报德寺10分钟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语音

法师开示

各位菩萨,大家吉祥!

现在我来分享今天这个提问是我们众生烦恼之本轮回之本。我们如何从无到达无无,无无明就是破除了无,变成了觉悟的众生如果没有破除无之前,就是无众生如何把破除无明落实到今生这个生命上面来我们学过十二因缘的人都知道,是爱生的一个因,在凡夫心的运作流程中,当有受生起的时候,下一个流程就会进入到爱,然后是取和有由此导向生和老死。我们今生的生命也是因为过去无明言行,然后造作了很多恶业,流转到了今生。

我们对的观察就要认识到集谛,认识到生死轮回之,在十起中触是在受和爱取、有之前我们要有这种反观察的能力,观察它的意义在哪里?不仅要了解是爱的因,以及生死流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还要通过观去改变它的性质。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面对同样的境所产生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这说明我们每个人的业不一样,本来是轮回之,我们现在要通过正确的观察,也可以使它成为解脱的上缘。

心不正,不足以明道,道不明,不足以养德,德不厚,不足以成事!

---------胡庆煌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一颗纯粹真诚的心,拿玉石来做比喻,就是纯,无瑕疵。心无瑕疵,即心中无贼。能看透世事者,心中自然无贼;能心无疑惑者,心中自然无贼;能心地坦然者,心中自然无贼。

诱惑、迷失、自私、错误、痛苦、无知、矫狂、迷惑、犹豫、欲望都是贼。反正,能带来负面结果的一切因素都是贼。贼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内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若能把心中之贼破掉,学业、事业会有改观,人生问题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

- 善始善终,可破修业之贼 -

学业、家业与事业的成就,无不需要从一而终的韧力。

曾国藩说:“凡事有极困难者,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修业的终点还能维持初心的人,本来就很少。

在修业之初,人们缺乏经验,总是雄心壮志,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了开头的几步。

但随着修业的精进,遇到的细节问题越多,各种实际的困难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手足无措。这其实就是缺乏做事手段的体现。

如果不能正视困难,及时调整策略,越挫越勇,则很容易改弦更张,放弃已经走过的路。

但不能善始善终的人,即使换到其他方向也终难成气候。

- 备前慎后,可破应事之贼 -

许多人之所以虎头蛇尾,是没有找准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最忌缓前急后,而应当备前慎后。

缓前急后,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条斯理、东拉西扯,不做准备,到真正做事时才临急抱佛脚,胡乱匆忙。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心态的放松。

而备前慎后则是做事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事情有所成效后仍然戒骄戒躁,谨慎行事。

明代吕坤曾经说过:“闲中不放过,忙时有受用。”在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未雨绸缪,学会看清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放过小细节,才能在事情真正忙碌起来的时候游刃有余。

做事取得成功或者部分成功后,应当谨慎,“小心行得万年船”,一是谨慎已有的经验不一定永远适用,要适当调整;而是谨慎面对新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新问题,防止小的失误积累成大的破坏。

- 静心敛气,可破蓄德之贼 -

做事缓前急后,不能备前慎后的根源,在于心浮气躁。“心浮气躁”之贼,不仅令事情做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养,应当用“静心敛气”来破这蓄德之贼。

一个人浮躁,影响的也许只是一个人。但浮躁再扩大开去,就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压抑氛围。

企业浮躁,急于牟利,于是就产生了毒奶粉、毒鸡蛋、地沟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于是,躁心浮气产生的道德问题,就扩大为法律问题、环境问题,最后是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

社会由个人组成,假如每个人能够少一分浮躁气,静心敛气以修身,那么社会的道德氛围就能无穷无尽地蔓延开去。


我们人是最好的物种,好在哪?就是因为我们可以种因地,其他的物种没有因地的能力,所以这就是我们人生难得,而且佛法难闻的一个根本。因为所有情生命都有第六意识,唯有人这个物种的第六意识是了了分明,其他物种的第六意识三恶道的众生是暗钝的,天的第六意识是享受福报是快乐的,因为看不到天人受苦,也看不到别人需要帮助,所以就会在这种快乐当中麻痹自己,这颗哪怕千年万年亿年很快就过去了但当福报完以后,就要堕落,天有五衰之那他马上就要堕落了所以不离开三界,在三界当中是没有安稳,没有安稳也就没有幸福而言,幸福的根本就是安稳。

阿弥陀佛

2022.08.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文欣赏】浮躁的社会 心静者胜出!
世界喧嚣,人心浮躁,若要身心安稳
禅修开智的唯识心理?[黄祖相]
盛夏已到,难免人心浮躁,不妨和我一起,在一杯白茶中顺心静气,体验人生真味#夏至 #喝茶 #白茶 #静心养性
九思三平斋《“戒浮躁”小议》
唯有心静,才不会被世俗浮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