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拾穗者李津:仰望星空前,要拥有足够的土地
userphoto

2023.11.06 辽宁

关注

李津个展海报

© 站台中国 & 李津

以自己名字为展览的主题,对于李津来说无疑是恰切的。他曾自诩为“良导体”,用自己的笔墨真诚传递出有关世界和生活的感受,饮食男女抑或山中高士、珍馐美馔抑或萝卜白菜,都是他丰盈内心的外化。

如果悬置题材的多元,单从笔墨中,即能感受到李津的进境。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老辣与精妙,李津称之为“功夫”。功夫不同于技艺,可以通过快速习练和领悟来解决。这需要日久年深的积淀,下笔时自有会心者明白,水墨浓淡干湿间的功力所在。由此,李津也日益向内求索,用他的原话是“捞干的”。这次访谈中,他诚恳地称自己在低头拾穗,在土地上耕耘足够时间,拥有足够坚实的土地才能仰望星空。近十年的晨课与不间断的展览,成为他求索之路的抓手和见证。不辍的晨课和站桩,投入而尽兴的生活皆是一种修炼;持续不断的展览,则是检验与观照,通过坐标与反馈来发现下一阶段的方向。

回到站台中国这次李津个展《李津》,他在水墨史的层面承接笔墨千年来的古意,但在气息和展陈方式上又是当代且新颖的。他谦虚地称艺术家为桥梁,放下有关英雄和天才执着,扎扎实实地做过渡者。也许就在不知不觉间,自度度人,渐修顿悟。

“李津个展”现场

© 站台中国 & 李津

空间

这次站台中国个展,似乎在展览方式上有很多创新,既能感受到一些传统的元素,又与当代空间非常契合。这种展览方式的思考起点是什么呢?

传统水墨的观看方式早就改变了,展陈方式不变肯定不行,甚至这也成为语言的一部分,进而直接参与画芯的部分。这就对艺术家、画廊、美术馆都提出新命题。同时,艺术正在融入当代人的生活空间,这种日常需求也在促进艺术空间思考水墨的展示方式。这次站台中国的展览就相当于二次创作,在展览作品的同时也要呈现对空间的理解,从作品本身到装裱、展览和空间形成一种递进关系。同时,这也是告诉大家,如果你拥有一面白墙,可以挂哪些东西?怎么挂这些作品?这也是画廊责任的一部分:学术性之外,作品的展示方式也有示范和教育的作用。

李津 自在图卷
 251×17.5cm  纸本设色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滑动查看全图

我在站台做个展前,跟海涛研究过这个事,尝试过很多方案,比如尝试镜框、展柜等等,后来我们达成共识:纸本作品尽量不用玻璃,最好用裸纸。一用裸纸的话,纸作为材料的魅力就出来了。但也有变化,我原来做整齐的裁切,像油画一样没有外框,只呈现画芯部分。但又觉得纸本水墨这样好像不对头,我还是喜欢有“天地”。所以我们又吸收了传统中国画的装裱,没加轴头,但是天和地的装裱比例都是按照古代传统来的。这才发觉古人的厉害,比如天头要大,欣赏作品会产生仰望的感觉。天地两头不能完全等同,但地也不能太小,必须按照相应比例,否则看着就不舒服。

李津 竹石图

纸本设色 34.5x34.4cm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还有一个变化,好多作品直接绷在板子上,除了展现裸纸的质感,也让观众增加了对厚度的理解,一般情况下纸是薄的,宣纸包在木板上,木头的特性被隐藏起来,感觉是在一张厚纸上画,这种体量感也是一种新的体验。

李津个展现场

© 站台中国 & 李津

这种尝试有好多乐趣在里头,做成立轴是一种玩法,我也可以把同样画做成横轴或者手卷,向左右拉开,又是一种感觉。像古人一样留出大量写题跋的空间,也给人一种互动性的暗示。观看空间给画面带来另一种感受,比如最初就戏笔画一条鱼,在干净的白纸上两笔线下来,就产生空灵的感觉,装裱之后挂起来,跟整个墙面产生关联,特别抓眼球。因此我们画画的时候就应该思考观看时的空间关系,而不是只想画里的内容,延伸出去就可以打破很多制约,借更多的“空间”,重新思考疏密、轻重的关系。

李津   行舟图
35×17cm  纸本水墨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李津 鱼 
纸本水墨  46x23.8cm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在水墨创作时考虑空间关系,这种意识最早是如何产生的?

十年前在今日美术馆做个展的时候,我第一次用心思考这个问题。当时在今日美术馆的主厅,非常高的空间,只展一幅画。这件作品要足够丰富和充分,展现很多情节,大家就会专注其中。那件作品是一个食物丰盛的长卷,展览时还要考虑到食物和餐桌之间的高矮等关系,我把背景刷黑,通过设置拉帘营造影院的氛围,一束光打在桌子上,观众可以转圈看画,作品中的盛宴和现实中的视觉盛宴就对应起来。

对我影响更深的,是在美国两次与贝聿铭先生吃饭。看过我的作品后,他也会谈到这是有新风格的水墨,更重要的是他对我说,“你们这一代画家应该考虑,用什么形式进入当代的展示空间。”他甚至讲,如果有条件,最好提前看展览空间,根据美术馆的特色,利用空间来创作。创作者有这样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会让作品有更好的载体。继续延伸,每次作品的展示,包括出版画册,出版社的标准、设计师的风格,艺术家都应该主动参与其中,这是当代艺术家要做的事。

李津个展现场

© 站台中国 & 李津

笔墨

在展陈上很“当代”,但是十多年来,我们都能感受到您作品笔墨上似乎有往高古和传统方向沉淀的趋势。笔墨中的古意,创作中的求新,在您看来是如何统一的?

我现在画法中传统的因素越来越多,因为越往前走,越不愿舍弃笔墨的魅力。而且随着积累,笔墨更能展示能力的提升。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笔墨好,气息就陈旧。我反对这种说法。笔墨如同戏曲的腔调,字正腔圆的唱腔容易把人拉回从前,但那种历史感不代表气息。就像这次展览,我这种接地气、烟火气足的笔墨,反而在展览中呈现出一种“洋气”,笔墨在当代的空间里也很合拍,说明这种气息不存在新旧的区分,新与旧的语言方式也不绝对,相信越往后大家会更平和地看待这个问题。

李津 肉食者不鄙
34.5x34.2cm  纸本设色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应该破除误解,不要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艺术家,似乎存在某种“最好”。题材和语言是艺术家的选择,不存在所谓绝对的最好,人也不可能一辈子什么都尝试。有些人认为只要一“陈旧”,就很难再有创造性了,现在看不是这样的。用人生几十年去对抗上千年的笔墨史,这种想法无疑太狂了,不可能,只能接它的气,然后往前走。而且你走得稍微有点不同,基本就留在那儿了,历史就会给你发奖状,但艺术家就别瞎想,那么多人美术史上也没剩几个。所以我不想这些,只是看自己擅长什么,经历和积淀可以带来自信,不是蒙人的那种自信,而是真自信,那就有戏。往前走吧。

李津  心月孤圆 

纸本水墨设色  40x23cm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您的展览一直保持稳定的频度,而且有多元的面貌,您如何看待展览的作用呢?

我不赞同在这个时代卧薪尝胆,藏而不展,因为通过展览可以进行交流,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反省自己的画,由此才能明白下一步怎么走。因为创作是面对不确定性的,确定的都是成熟的,展览要把不确定的东西拿出来,呈现不同的风格和可能性,然后就知道自己在哪个台阶上,从而发掘哪个方向是光明的,能义无反顾一步一步走下去。

李津  真趣图
37.3x129.4cm  纸本设色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水墨作品绕不开“笔墨”的问题,您当下是如何理解笔墨的呢?

笔墨代表一个人的功夫,而不是技巧。功夫是需要积累的,从量变到质变,突然有一天开窍了,因为能力的支撑可以做到手随心走。这种功夫的积累和释放,都不显山不露水。创作中一下笔,从积墨开始进入驾驭的状态,需要经过长久的磨炼。看着三笔,一掐表15分钟,但每一笔的来处和功夫都体现在质量上,背后的修炼只有自己知道。过去人看画只要打开一点,看几笔就可以判断画家的能力。如果发现自己笔墨弱了,可不是短期能追上来的事。

李津  最远的距离

 33.2x37.6cm  纸本设色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修行

您提到接千年笔墨史的“气”,这种承接似乎是一次艰难的过程。

现在越画越觉得这个没有头,先把手段放一边,起码这个人要活得有气息,功夫和人合在一起。

艺术没有捷径,相对成一点事的时候,就会发现过去的弯路都是正路必备的修行。人生不顺的时候也别小瞧自己,顶得住就行;道行如果不够,再顺的时候也感觉底气弱。修炼好的人,会有自然而然的平和与强大。

所以披荆斩棘往上走的时候,我不愿放过每个细节。人们都愿意仰望星空,反而容易陷入短视,我愿意先弯腰拾穗,火候不到看天也是白看,抬头也是井底之蛙。创作不是算计,想着扬长避短,不可能,避不了,太早仰望星空,土地拥有量不大就开始取舍,凡事总想回避短处的“智者”, 很可能把自己害了。

李津  徽派书房 

纸本水墨  35x17cm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您把水墨的创作比作修行,那如何判断修行的境界呢?对于创作者来说,境界的体悟是一种自省和体悟,对于观者来说,这又关乎对艺术价值的评判和欣赏。

对我自己来说,真认为修行还没到,真到那个境界会在艺术中“造境”。绝大多数人,包括很多大家都在描型阶段,凭感觉的体验来创作,当然这个过程很重要,但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真正的理想状态应该是“造境”,是用绘画语言造山造水,造心中的天地万物,像八大、黄宾虹这样才算达到。在理论上懂了都没用,需要修行和造化。

李津  林涧集
 10×86cm(画心 10×70cm)纸本设色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早年间我有段时间挺急的,甚至想画一些特别反市场的东西,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回到创作中,又被逼到某种非常被动的状态,反倒觉得部分拯救了自己,在语言宽度和工写能力上得到反复打磨。所以,我还是回到日常的功夫,每天的晨课坚持了九年,现在已经变成生物钟,哪怕前一天四点睡下,到5点就醒,无论如何先把定课做了。慢慢地,越来越感觉到甜头,艺术还是扎扎实实做。没有那么多开宗立派跳跃式发展的人物,好多艺术家还是“桥”,从此岸到彼岸的过渡者,不要老想着当英雄和天才,等回头历史翻篇的时候,自然会发现还有人在做这样的工作。

李津  参禅图
45.8x34.8cm  纸本设色  2023年

© 站台中国 & 李津

我们不仅注意到您在题材上的多元与变化,但在用笔上似乎有更加简练精到的趋势。用这种变化对应您提到的修行与创作,您如何看待自己的水墨创作和实践过程呢?

我是个偏“热”的人,不是偏制作性的创作者,对我的挑战是怎么保持这种热情。随着修炼的过程,就明白写意要把那些装饰和虚荣渐渐去掉,捞干的。以前认为热情和力量似乎是一种疯狂,恨不得蘸着墨一头撞上去,现在明白中国人理解的热情和力量是“收着”,轻描淡写,不是那种三板斧和洒狗血。我们需要澄清一些对大写意的误解,就像梁楷笔下的李白和泼墨仙人,越有力反而要收回来,这是中国文化中高级的地方。水墨是面对今天世界的一种文化态度,在源流上找到信心。我们这代人,一辈子就这么点觉悟,直面自己的问题,用个人化的创作贡献一点力量。其实也没有所谓被打倒的哪一代,而是视野逐渐开阔的过程,真“开”了就会找到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外展览】饕客李津:笔墨西行|李津访谈
李津的“心经”:用画画来“镇宅”
【水墨记|人物志】林爱国——幽人空山
玄思卧游 · 全国当代山水画邀请展 (岭南美术馆 · 第一辑)
我们山呼万岁从远古走来
续脉墨迹:当代水墨六人作品展将开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