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茶道通禅的化境

2012年09月17日 09:06
来源:无树禅茶网

茶道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清”为“佛心之流露”(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一位茶人说:“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净。赏桂轴,插花,嗅清香,闻水声,品茶味,举止端庄。五根清净之时,意念自然清净,而最终目的在使意念清净。十二时之内我心不离茶道。” 

“清”是茶道和禅宗共同拥有的意识。它既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也是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再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执著追求。

禅宗认为“本心清静”是“物我两忘”的先决条件,只有清心静虑,排除干扰、摒弃杂念,才能达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化境。因此,禅寺伽蓝大多选择风景清幽、清谧恬淡的处所;禅僧居士也每每隐居山水之间,去领略“物我合一”的清静无为之心。禅僧们恪守清心寡欲之道,参禅打坐,以清为伴;衣食住行,以淡为本。甚至连禅苑法度也名以“清规”。可以说,清”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与禅境相通的茶道,犹重清静淡雅之风,颇尚淡泊无为之情,茶室的设计,以清静为要,不尚浮华,恬淡自然,常令人有脱尘出俗之感。更重要的是,茶道的“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得这种具象的文化式样更为有效地营造出“物我合一”的禅宗化境。

将茶道的功效框定为佛教的宗质,确为精辟之论。实际上,包括禅宗在内的佛教教义,其言谛也好,论戒也罢,归根到底都是“去人欲”、“求真如”,以清促悟的一种内功。由此可见,茶道所追求的“清”,与禅的空无观几乎别无二致。 

另一部茶书《南方录》也说:“枯寂茶的本意是表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至此露地(即茶庭)草庵拂却尘芥,主客直心相交,不拘规矩寸尺法式,乃成起火、沸汤、吃茶之事也。不论他事,此乃佛心之流露也。”

把茶道视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视“清”为“佛心之流露”,深刻地揭示出茶道与禅宗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以茶论禅,以禅论茶,“禅茶一味”的本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杨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趣之茶与佛教
禅茶一味悟佛境
禅茶一味,不过是烧水点茶,不过是黄卷青灯
禅风堂 - 茶禅一味
解读茶禅文化与夹山禅茶
茶禅一味怎么解?茶与禅如何结合起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